口罩到底該不該漲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阿森哥哥最近看到網上有一篇文章講為什麼漲價是合理的,點進去看了一下,基本內容就是在任何一本經濟學入門書籍上都有的那些道理,即價格是由市場供需矛盾而不是由善良意志決定的,漲價會帶動供應鏈提高產能,商家不漲也會在黑市等其他流通領域漲等等,這些道理都是對的,但依然被廣泛批評,難道是因為所謂的庸眾都是傻子,缺乏基本常識,情感代替了理智嗎?可能是,但恐怕也不都是,我一直說,講道理的時候,應該知道,任何正確的道理,正確的決策,都有其另一面。

口罩到底該不該漲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一是代價,沒有完美的正確,每一個正確的道理後面都有人在付出代價。封城封路也許是有道理的,但被封住的居民在付出代價;隔離是對的,但大量流落在外的武漢人和去過武漢的人在付出代價;控制活禽宰殺也許是對的,但大量的養殖戶在付出代價。按照市場規律辦事是對的,但真的就是沒錢買不起但每天仍要在人群中工作的窮人怎麼辦?永遠都別忘了你堅持的正確背後,有人在付出代價,別對他們視而不見。

口罩到底該不該漲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二是邊界。我以前的微博說過無數次了,所有真正有意義的討論都是關於邊界的討論,而不是正確性的討論。19塊的口罩漲到25,不應該被管制處罰,這是對的,雖然原價可能是三塊甚至是兩毛錢。但漲到850塊呢?

口罩到底該不該漲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看到你就是急需,我直接對著你漲,就一點不過分嗎?我們都在電影裡看到過大饑荒的時候賣了女兒拯救了一家的性命,這時候也要用經濟學規律來解釋嗎?所有正確的道理,常識性的規律,都是有邊界的,沒有邊界的討論都是意義不大的。

口罩到底該不該漲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很多人在講很好的道理,然後自詡冰冷而理性,對庸眾充滿了不屑。我看到這些常常挺不以為然的。沒有什麼冰冷的道理,只有冰冷的你,和你冰冷而傲慢的講述方式。

所以關於鼓勵口罩漲價“發國難財“,甚至進一步什麼商業是最大的慈善之類的觀點,這種經濟學民科的話,請大家忽視即可。

口罩到底該不該漲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在當前的形勢下,口罩不但不應該漲價,而且根本就不應該基於市場機制來分配,而應該直接由政府使用數量機制進行無償化分配。政府可以通過向私人企業的政府採購,甚至政府直接接管工廠進行生產的方式獲得口罩。這樣做會不會影響效率?肯定會的!但是目前的局面下,效率不是第一位的目標,公平才是。要確保以儘可能短的時間讓每一個社會成員公平地(包括可獲得的機會、獲得的數量和獲得的及時性上都要公平)獲得口罩才是全社會的首要目標。

口罩到底該不該漲價?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價格機制和數量機制從來就是人類進行資源和物質配置和分配的兩個基本機制。這兩種機制有效性的條件是不一樣的,在涉及到基本生存權,並且存在明顯短缺的背景下,數量機制是更有效的;不是這種情形的時候,就應該要運用價格機制,所以大多數時候,我們還是要信任和依靠價格機制。這是去年去世的魏茨曼教授的經典論文所闡述和證明過的原理。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