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縣:織就一張網,佈局萬千格,連起民心橋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鄒穎 肖永明

有事情,找“格格”。一張網格服務牌,把網格里的群眾和服務網格的三個“格格”(網格員、網格長、網格聯絡員)距離拉近了、情感加深了、心更貼心了。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新化縣探索建立全時空佈局、全要素彙集、全方位保障、全過程覆蓋的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以精細化管理、心貼心服務推動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明確劃分標準,科學構建網格體系

新化縣有31個鄉鎮(街道、場、區)、687個村(社區)、152萬人口,國土面積3636平方公里,區域面積廣、管理人口多,社會治理和疫情防控難度大。為合理科學構建全縣網格體系,精準有效實施網格化服務,新化縣廣泛聽取幹部群眾意見,進一步明確網格劃分標準,按照每個網格400人左右的標準適當調整網格範圍,科學精準劃分網格(行政村網格劃分以自然村或院落為基礎,以村定補幹部包片區為責任單位,包片區的村定補幹部為網格員;城市社區網格劃分以小區、院落或樓棟為基礎,以社區定補幹部包片區為責任單位,包片區的社區定補幹部為網格員)。同時,切合地方實際,將易地扶貧搬遷點、農貿市場、商務樓棟、園區、校區等納入網格重點管理區域,將全縣5354個疫情防控網格調整為4035個網格。在全縣網格構架搭建成型的基礎上,採取“網格化+微信群”模式,構建縣、鄉、村、網格四級微信群,將微信群延伸到每一個居民家庭,全縣疫情防控有情況、報網格,有事情、找網格,有任務、交網格,網格化管理服務效能得到有效發揮。

選派精幹力量,充實一線網格力量

網格有沒有力量,關鍵在人。新化縣委、縣政府著眼全局,統籌調配,建立起縣鄉村三級網格長-網格聯絡員-網格員的分層管理體制,確保每一個網格有一名網格員+網格聯絡員在崗負責。明確由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村網格長,帶領全村(社區)網格內所有網格員履行主體責任,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由村(社區)定補幹部(含村黨組織書記)擔任網格員,當好疫情防控宣傳員、排查員、信息員、勸導員、服務員。同時,從鄉鎮機關、各級駐村扶貧工作隊、縣直機關選派4035名政治素質好、綜合素質高的幹部擔任網格聯絡員,充實到每一個網格,履行指導專員、把關專員、督辦專員、協調專員“四個專員”職責,進一步發揮網格在疫情防控、社會治理等基層服務管理中的多元化基礎性作用,切實形成網格合力。

強化督查指導,壓緊壓實網格責任

通過明確網格管理人員的“任務書”、“責任單”和“時間表”,推動縣、鄉、村三級網格長一級帶著一級幹、一級做給一級看,切實讓網格管理的“神經末梢”敏感起來,真正實現全縣網格“一盤棋”。縣紀委監委7個督查組、縣防指網格管理組採取 “四不兩直”的方式深入網格一線,實地督導網格員、網格長和網格聯絡員的履職到崗到位、涉鄂涉外赴京人員情況摸排到位、弱勢群體的服務關心到位、重大疫情風險情況防控到位情況,同步開展電話問卷調查,切實壓實網格員、網格長、網格聯絡員等相關人員的工作責任。同時,認真聽取幹部群眾對網格化管理工作的意見建議,並及時反饋給縣防疫指揮部,切實做到網格化管理服務邊探索邊督查邊提高。

鼓勵探索創新,廣泛凝聚網格力量

全縣統一製作網格服務牌、網格員(聯絡員)工作證和紅袖章,亮身份、明責任,將網格員、網格長、網格聯絡員的聯繫方式公示公開到每一戶、每一個門店,實現網格化服務管理點對點找得到人、辦得了事。鼓勵基層積極探索創新,上梅街道將“上梅紅”樓棟志願服務“微治理”模式融入到網格管理體系,探索建立了由169個網格、507名網格相關人員、1960名“上梅紅”志願者組建的“3+1+N”網格防疫體系,全街道搭建起以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任總網格長、社區幹部(村定補幹部)任網格長、樓棟(院落)長任網格員的三級網格系統,由一名縣鄉機關幹部擔任網格聯絡員指導和協助網格長工作,帶動N名“上梅紅”志願者協助網格員開展工作,疫情防控期間做到了服務沉到網格、矛盾不出網格、問題解決在網格。奉家鎮渠江源村第一書記、02號網格聯絡員鄒志偉藉助科技力量,在全村各網格點安裝32個攝像頭,做好“雪亮工程”, 探索網格化管理基層治理新模式,並以腿勤、手快、心暖的網格服務贏得大山深處群眾的一致“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