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五服”?古代五服之內彼此都相重相親,現代人添加一“表”都疏遠了,今人不重親嗎?

凌寒獨自開


五服,是指父系宗族關係中五代以內的親屬。具體的說,有共同的祖父母而不同父母的兄弟姐妹是三服血親,他們互以“堂兄弟姐妹”相稱;有共同的曾祖父母而不同祖父母的兄弟姐妹是四服血親,他們則以“從兄弟姐妹相稱”;同高祖而不同曾祖之下的族人則為五服血親,他們間互稱“族兄弟姐妹”。如此,同一高祖之下的晚輩們,都屬五服內的親屬。當然,這些晚輩們中,不論班輩相同與否,統稱為五服內的親屬。

古時候,每當有婚喪嫁娶之宗族大事,五服親屬們必須到場,按親疏關係履行自己的義務,這在

《紅樓夢》中殯葬儀式上講述的很清楚。這個風俗,在現在的農村還是很常見的。

有人重五服而輕表親,是不對的。所謂的“表親”,是指母系親屬關係,也就是外祖父母之下的兄弟姐妹們。其實,有共同外祖父母或姑舅間的表兄弟姐妹們,關係等同於堂兄弟姐妹,等同於三服血親。所以說:表親怎麼會關係疏遠呢?不僅現在沒有疏遠,古時更沒有疏遠。

再看《紅樓夢》,寶玉跟黛玉是表親,跟賈璉探春是堂兄妹,跟惜春是同族兄妹。

現在是父系社會,所以以父系宗族記錄家譜。但是,表親等同於三服,這一點一定要請楚!所以,遠近親疏,自己體會吧!

如下圖簡略譜系中,所有人同屬五服內的親屬。



鹽地荊花


問題問何為“五服'?"五服是民間的通俗說法,也就是連續五代人。以吃瓜群眾甲為例,甲自身是一代人,往上數,父親、祖父、曾祖父,到了甲就是四代人,甲的子女是第五代人,甲的子女的子女是第六代人。甲和他的同一個曾祖父的堂兄弟是四服以內,甲的子女和甲的堂兄弟的子女是五服以內;甲的子女的子女和甲的堂兄弟的子女的子女是第六輩,也就是出了五服,不在那麼親了,已經形同鄰居了。以後家中有紅白喜事、婚喪嫁娶,就以老少爺們的身份出現了。五服以內的人,無論誰家有了大小事,一般都會積極主動前來幫忙的,所謂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說的就是這樣的事。

啥叫表親?表親其實就是姻親。不如,吃瓜群眾甲,他的表親有:姨家的表兄表弟和表妹;姑家的表兄表弟和表妹;舅舅家的表兄表弟和表妹。在舊時代,表親是可以結婚的,一般情況下,侄女隨姑的多些,就是一個女孩可以嫁給姑家的兒子,自己的表哥或表弟。《紅樓夢》裡面的賈寶玉和林黛玉就是姑舅表親。歷史上有名的表兄弟還有隋煬帝楊廣和唐高祖李淵。

題目所問的問題,其實只是風俗使然。有些老表之間有可能走動的比五服以內的人還要勤快一些,關鍵還是看自己怎樣去處。


一株吊蘭


何為五服?五服就是由父系家族組成的中國古代社會,以父宗為重,其親屬範圍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性後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孫的九個世代,通常稱為本宗九族。所以五服就是指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自身這五代。在我國古代五服還有另外三種含義。但是根據你說的這種情況,這裡的五服應該就是指的這一種情況。



在我國古代男尊女卑,一個家族親屬的遠近,是以父系親屬為重劃分的。在那時的社會生活中,人們是很看重一個家族的勢力,這是能否安身立命的最根本基礎。父系氏族、男權社會已深深地根植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中。那時候的社會,宗族的力量是很強大的。所以說古代人重親也不為過。


如今我們的社會制度和生活環境,與那個時候已經有天壤之別。社會和生活的變化必然會,改變人們對親屬族親的認識。親屬之間的各種依附關係越來越少,由此就會呈現出一種親情淡化的現象。不過即使到現在父宗為重的思想根深蒂固,也並沒有完全消除。你說的表親,那是母親那一面的親戚,自然也就更靠不上邊了。不過現在有一種比較奇怪的現象,很多家庭親戚之間,與父親那一邊的親戚,相處的大多不融洽。這不得不說是有其深層次的原因的。


當然這也不能說現代人就不重視親情了,我們在思想認識上都有了極大的提高,對宗族親情的淡化,是國家社會開放發展的結果。但是無論怎樣開放發展,我們對親情的理念依然沒有變,中華民族悠遠的親情文化也不會變。如果你感覺到親情疏遠了,那麼你就應該重溫一下,咱們的親情文化。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不適聯繫必刪。)


奇奇樂見


五服,指血親關係。指男系家族中血緣關係親密的五個系統關係!一般認為是父系五代人之間關係!

由於血緣親近,族內人死後,這五代的族人按理來說必須參加葬禮,不去,就失禮,違背宗法,不認親。去,還要穿喪服完成喪葬儀式!

五代的宗族人員,又根據血緣遠近,穿不同“等級喪服”。子孫穿斬麻,就是麻布織成的布料,用刀斬裁而成衣服,以示最該痛苦,孝順。 堂兄弟,穿剪麻衣服,就是做的不太粗糙,稍稍舒服一點。

關係越遠,穿的越舒服。血緣關係遠過直系五代,不用穿喪服。

後來,我們就用出五服關係,表示血緣關係已經很遠了!


百葉居士


五服,是指父系輩分的五代人。同一父親,系胞兄弟。同一祖父(爺爺),系叔兄弟。同一太祖父,系堂兄弟。同一宗祖父,宗兄弟。同一族祖父,系族兄弟。其實五服內按輩分分長幼。沒有疏遠之分。五服內一家有事,五服內長幼,都要去,各司其職。古代人沒有疏遠之說,現代也沒有。


海納百川94189


我們農村的,現在還是五服內,有事都到場,最重要的就是老人去世,五服內必須有孝的!表親是看來往,來往多了就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