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是如何助力延邊脫貧攻堅的?

豬鼻子兔


最近這幾年,很多地方政府搞扶貧項目都選擇了種植黑木耳,主要是因為看到了市場上對於食用菌的需求逐漸增加,更主要的還是這個產業門檻低,勞動強度不高,適合老、弱、病、殘等勞動力弱的貧困戶,讓他們有了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能力。

因此,黑木耳扶貧產業得到貧困戶的廣泛認可。政府扶持起來也容易起效果,見政績!對雙方都利,何樂而不為呢?











不做庸人不自擾的庸人


延邊地區森林覆蓋率高,自然資源豐富,氣候適宜,種植黑木耳十分有利,早在多年前,當地已有部份農民從事黑木耳種植。

近年來,當地政府為了帶動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及時調整產業結構,依據市場需求大力發展黑木耳種植,並在技術資金上積極幫扶,引導當地種植戶走上規模化發展之路。

一,開展技術培訓,使廣大農民及時學會掌握了黑木耳生產,加工技術。

二,千方百計籌集資金,興建木耳產業園區及菌包廠等生產加工基地,吸納沒有能力條件種植的農民進廠做工。

三,聯繫各個銀行,提供扶貧代款,使廣大種植戶擴大生產,形成專業鎮,專業村,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四,利用網絡,報紙,電商等平臺,多方尋求市場,幫助種植戶銷售產品,解決了廣大種植戶的後顧之憂。

目前,在延邊地區,黑木耳種植已形成了特色優勢,帶動了菌種生產,成品加工銷售等行業的迅猛發展。據統計,目前,黑木耳種植戶已達上萬戶,形成專業鎮5個,專業村120多個,近四萬多人從事相關工作,年生產黑木耳6萬噸,產值四十億元,。昔曰,毫不起眼的黑木耳,如今成為延邊廣大農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


大哥帶你看鄉村


北耳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由汪清縣政府出資成立。公司的黨委書記孫立新介紹以前汪清的木耳產業小而散,縣委縣政府為了把汪清的木耳振興起來,成立了汪清鎮北耳科技有限公司,在該公司的帶領下,廣大農民也與到建立、推廣“汪清木耳”這一品牌當中去,在此過程中,將揮灑汗水,收穫碩果,最後脫貧。[送心][送心][送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