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王府的傳說之衡王納賢

衡王府的傳說

明太祖朱元璋立下一個規矩:天子之眾子必封王,世代相傳,分藩各地。成化年間,皇帝朱見深根據這個遺訓,封他五子朱祐祚為衡王,並仿照北京皇宮的氣派,在青州建了一座富麗堂皇的衡王府。朱祐褲在青州就藩以後,傳了六代大王有許多傳說軼事。

衡王納賢

朱祐禪號樂善子,傳說人如其名。他樂善好禮,除去按照宮廷的禮儀謁宗廟,朝天子之外,素日間居齋宮,手不釋卷,醉心於研究琴棋書畫。他的哥哥弘治皇帝因為他安份守己,頤享天年,不去幹預朝政,同自己爭權,所以稱他為“諸藩之範”,想把從前廢掉的齊王在青州的土地賜給他。他怕加重百姓的負擔,力辭不受。他注重農事,興水利,賑災民,同地方官也相處得很好。王府的人同外界發生了糾紛,他不仗勢欺人,總是說:“此乃我左右之過也!”

衡王府的傳說之衡王納賢


他藏書萬卷,當地的文人才學都能在王府自由出入。有個名士叫楊海谷,曾在皇帝駕前為官,因性驕矜,失禮儀,冒犯了皇帝,辭官回青州老家隱居,從事著述。這人書法很精,自稱已得王羲之之奧秘。衡王慕名,請他到王府做門客,他託病不出。衡王派他的侍醫趙柳南登門給楊海谷看病。這天'楊海谷正在揮毫作字,條幅堆滿了風案。趙柳南見他裝病,也不介意,向他說衡王愛才,邀請是有誠意的。潤谷笑而不答,信筆在紙上寫了一句:“自知性僻難為客”爾後擱筆起身而去。趙柳南等了好久,不見楊澠谷回來,便把他寫的這句話和內案上的條幅收攏起來,帶回王府。

衡王府的傳說之衡王納賢


趙柳南把楊澠谷的言談舉止如實稟報了衡王,朱祐褌沒生氣,他看看楊澠谷的字愛不釋手,提筆寫了一個下句廣且喜身閒不屬人。"他讓人將楊澠谷的條幅裝裱成帙,並親自為他寫了序言,叫趙柳南給他送去。楊澠谷見衡王寫的下句正合自己心意,欽佩衡王襟懷寬闊,書法詩詞造詣也深,於是滿面羞魄地登門拜謁衡王。朱祐褌待他如同上賓,請他一齊作字。他飽蘸濃墨,信筆一揮,又寫了個上句:“春風士雅能容物。”朱祐褌知道是稱頌自己的,連說:“豈敢,豈敢!接過筆來,又對了一個下句:“秋水文章不染塵。楊澠谷明白這句是指他。連說:“慚愧,慚愧!”

這件事成為衡王府流傳的佳話。現在,青州衡王府舊址有座巨大的石坊,上面鐫刻著“樂善遺風”、“象賢永譽”,氓是皇帝賜給朱祐褌的。

衡王府的傳說之衡王納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