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麼時候開始,與動漫資訊雜誌脫節的呢……

《動漫時代》是時光君接觸的第一本動漫資訊雜誌,大約98年的時候。

在互聯網沒有普及的年代,猶如一夜春風來,為閉塞的信息吹開一扇窗。國內的動漫資訊雜誌是有過輝煌的“百家爭鳴”時期的,差不多是自98年起的之後10年。那個年代的時光君還是學生,幾十塊錢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當時就嚴格規定自己每個月最多隻能買2本雜誌,最初時光君選擇了《動漫時代》和《新幹線》。最熱情的時候還給《動漫時代》投過稿。

我是什麼時候開始,與動漫資訊雜誌脫節的呢……

那段資訊志風起雲湧的時期,說得好聽叫“百家爭鳴”,說得實在一點,就是“群雄爭霸”,既然有“爭”,就有內裡的各種人才流動和市場搶奪。而時光君也是這場大戲裡的一棵牆頭草,不久,就倒向了《夢幻總動員》。

自《夢幻總動員》起,其他雜誌就都成了次要,每個月2本的規定也不再懸掛心頭,因為只需保證《夢總》的購買即可,其他都變成了不固定購買。通常是有了閒錢後,看這個月哪本內容好,就隨機買哪家的。

這裡不想評說雜誌的內容質量和定位方向,畢竟都是愛過的。之所以選擇《夢總》,還是和個人的喜好偏向有關。具體《夢總》是本怎樣風格的雜誌,大家百度一下就知道了。

我是什麼時候開始,與動漫資訊雜誌脫節的呢……

而《夢總》終究也和其他雜誌一樣,是市場競爭中的一員。也歷經了機構調整、人員變動等諸多風波。讀者通常是要和雜誌一起渡劫的,時光君和《夢總》渡過了前期的幾波劫,卻終究沒能渡過責編緋雨·焱因留學而離開的那一波。

因為緋雨·焱的離開,時光君開始疏離《夢總》,但之後也因他的回國和創業而結識了《動漫販》。2003年,緋雨·焱從加拿大留學回來,召集一干《夢總》老編輯創立了《動漫販》,於是時光君便又成了《動漫販》的讀者。

在當時,先後被捨棄的《動漫時代》、《新幹線》和《夢幻總動員》都已在資訊志的大比拼中變得低調了。當然,此間還穿插過《漫友》、《動漫雙週》、《動漫無限》、《Magic地帶》等,其中的《漫友》轉型為報導國內原創作品後還是關注了一段時間的。

我是什麼時候開始,與動漫資訊雜誌脫節的呢……

我是什麼時候開始,與動漫資訊雜誌脫節的呢……

2003年,時光君買了第一臺電腦,開始上網了。

時光君是屬於買電腦比較晚的,有很多人在此之前就已經通過網絡獲取各路信息了。自那以後,動漫迷得到資訊的途徑不再單方面通過雜誌,他們看到的東西也不再比編輯們少。而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起來後,會日語的動漫迷們更是忙不迭地購買日本原版資訊雜誌,開始接觸《New Type》、《Animage》之流了。無可避免地,國內資訊志變得不再那麼重要,唯一性地位被大大撼動了。

上述提到的那些雜誌,如今均已停刊。要說市場流失,那時光君也是流失掉的讀者之一。雖然依舊懷念那些文筆甚好的編輯們,但就“資訊”這個功能而言,真的不那麼需要了。而且實體雜誌佔地方,好多舊雜誌不知該如何處理。種種原因都導致了我們這些老讀者和資訊志們漸行漸遠……

我是什麼時候開始,與動漫資訊雜誌脫節的呢……

今天提到這些雜誌,不想說什麼感想和評論,只是對自己的記憶做一個梳理。如今人們回顧起來,依然會說那10年是中國動漫資訊雜誌從起步到巔峰的10年。而時光君有幸作了個見證。

既然這個公眾號叫【在二次元裡對話時間】,那麼,我們就時不時地向時間討回點過去的故事吧。很多故事以及故事裡的人來了又去,共同組成了過往的時間。在此起彼伏的資訊志大軍中也顛來倒去了一群編輯。桑桑、雪鷹、緋雨·焱、馳騁、鴻鵠、落落,你們現在都在哪裡?在幹著什麼?在浪潮中跌打滾爬過的人們如今是否還在努力?是否還堅持著曾經的堅持?

向早期中國動漫資訊志致敬,那是個不賣廣告,光憑雜誌銷量就能養活一個編輯部的時代。這樣的時代一去不回,但在與時間敘舊的時候,這個時代給我們平添了不少值得一聊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