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與夏天正式say hello

立夏

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

門外無人問落花,

綠色冉冉遍天涯。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今天3時3分

迎來立夏節氣

至此,我們可以與夏天

正式說聲“你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萬物至此皆已長大,故名立夏。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

立夏|今日与夏天正式say hello
立夏|今日与夏天正式say hello
立夏|今日与夏天正式say hello

立夏節氣起源

立夏這個節氣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的轉換,為一年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

實際上,若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是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鬥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進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開。立夏時節,萬物繁茂。

立夏|今日与夏天正式say hello立夏|今日与夏天正式say hello

立夏三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道

立夏有三候:

一候螻蟈鳴

二候蚯蚓出

三候王瓜生

說的是立夏時節首先可以聽到拉拉蛄在田間的鳴叫聲,接著大地上可以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其實,造物主給立夏還有一個更為明顯的標誌:青蛙開始鳴叫。此時進入夜晚,蛙聲此起彼伏。

立夏|今日与夏天正式say hello
立夏|今日与夏天正式say hello

立夏習俗

稱體重

過去民間有“立夏日,忌不稱體重”之說。

要稱體重,怎麼稱?一般來說,就是在屋樑或大樹上掛一杆大秤,雙手拉住秤鉤,兩足懸空;小孩坐在籮筐內或四腳朝天的凳子上,籮筐或凳子吊在秤鉤上。

體重增加了,叫發福,體重減了,叫消肉。據說立夏之日稱了體重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人們希望通過稱人這個舉動,添福增壽。

立夏|今日与夏天正式say hello

喝冷飲

《帝京景物略》載雲:“立夏日啟冰……編氓(指老百姓)得賣買,手二銅盞疊之,其生磕,曰‘冰盞 ’。”

清人讓廉的《春明歲時瑣記》也記載:“(立夏日)市中敲銅盞賣梅湯者,與賣西瓜者鏗聒遠近。”

據考證,上面所說的“銅盞”,實際就是盛冰鎮飲料的木桶。“銅盞”一般都是黑漆銅箍,桶蓋上有一根銅製的月牙幌子,既表示這酸梅湯是在夜裡製成的,也是招徠顧客的標誌。

立夏|今日与夏天正式say hello

忌坐石階

立夏這天,小孩忌坐石階,如果坐了,就要坐7根石階,才可以百病消散。忌坐門檻,否則將招來夏天腳骨痠痛,如坐了就得再坐上6道門檻合成7數,方可解魘。

吃茶葉蛋

過去母親擇此日為女孩子穿耳朵,穿時要哄孩子吃茶葉蛋,當孩子張口咬蛋時一針穿過。

立夏|今日与夏天正式say hello立夏|今日与夏天正式say hello

立夏詩詞

《立夏》

左河水南國似暑北國春,

綠秀江淮萬木蔭。時病時蟲人撒藥,

忽寒忽熱藥纏人。

《立夏》

陸游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

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立夏|今日与夏天正式say hello

《山中立夏用坐客韻》

文天祥

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

窮吟到雲黑,淡飲勝裙紅。

一陣絃聲好,人間解慍風。

立夏詩畫

(近)吳藕汀多年不見小黃魚,

寄客何來櫻筍廚。立夏將離春去也,

幾枝蕙草正芳舒。

立夏|今日与夏天正式say hello
立夏|今日与夏天正式say hello立夏|今日与夏天正式say hello
立夏|今日与夏天正式say hello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