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丽娅的唐朝妆容、孙俪的“甄嬛”扮相,古人化妆原来大有学问

佟丽娅的唐朝妆容、孙俪的“甄嬛”扮相,古人化妆原来大有学问

如今很多女孩自称精致的猪猪女孩,而化妆是走向精致的第一步。猪猪女孩们的化妆品从隔离、粉底、眼影到腮红、眉笔、口红应有尽有。


佟丽娅的唐朝妆容、孙俪的“甄嬛”扮相,古人化妆原来大有学问

其实,女性的爱美之心自古有之,古时的女生们不仅有品种繁多的化妆品,化妆的步骤也很讲究,包括了敷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厣、描斜红、涂唇脂等程序。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讲古代猪猪女孩的化妆品和化妆术。

佟丽娅的唐朝妆容、孙俪的“甄嬛”扮相,古人化妆原来大有学问

第一步:敷粉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里的“粉”指的就是化妆用的妆粉,相当于现代的粉底。

最早的妆粉是铅粉,我们常说的“洗净铅华”,就是古人形容美女卸妆后素颜的样子。秦汉时期有一种叫“胡粉”的铅粉,就因为颜色白皙、质地细腻、容易携带而大受欢迎。

佟丽娅的唐朝妆容、孙俪的“甄嬛”扮相,古人化妆原来大有学问

《 梳妆图》 俞涤凡绘

不过,长期使用铅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于是猪猪女孩们又研制出2.0版本的粉底——米粉,也叫“粉英”,北魏的《齐民要术》里就记载了如何用大米或粟米制作“粉英”。

第二步:抹胭脂

胭脂就是古代版的腮红,它是把一种叫“红蓝”的花朵提炼出红色素后调入油脂,形成凝固的化妆品。

佟丽娅的唐朝妆容、孙俪的“甄嬛”扮相,古人化妆原来大有学问

至于上妆手法,有的猪猪女孩喜欢把胭脂和妆粉混合,使之变成粉红色后涂在脸上;有的喜欢先抹粉再涂胭脂;还有的喜欢先涂胭脂再用白粉轻轻铺开,类似于现代女生先用腮红上色,再扑一层蜜粉定妆。

第三步:画黛眉

画眉的风气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猪猪女孩们只能用烧焦的柳枝来涂眉毛。后来出现了石黛,就是把黑色矿石磨成粉以后加水调和,用来画眉。南朝诗人徐陵《玉台新咏序》中记有“南部石黛,最发双蛾”

佟丽娅的唐朝妆容、孙俪的“甄嬛”扮相,古人化妆原来大有学问

再后来,又出现了铜黛、青雀头黛、螺子黛。其中螺子黛产自古波斯国,制作工序复杂,产量稀少,价格十分昂贵,是一种进口奢侈品,难怪在《甄嬛传》中,华妃会为了一斛螺子黛对甄嬛恨之入骨了。

到了唐玄宗时期,猪猪女孩们对画眉的执着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流行的眉形至少有十几种,完爆现在的韩式半永久。

第四步:贴花钿

在古装剧中,美人们额头画的花朵图案就是花钿。《木兰辞》里的“对镜贴花黄”,描写的就是花木兰贴黄色花钿的情景。


佟丽娅的唐朝妆容、孙俪的“甄嬛”扮相,古人化妆原来大有学问

佟丽娅在《国家宝藏》里的古装扮相

花钿的形状除了花,还有小鱼、小鸟甚至大象等动物形象,用料有金箔、纸、鱼腮骨、鱼鳞等,还有人把蜻蜓的翅膀剪下来涂上金色作为花钿。

为了牢固地把花钿粘在额头,猪猪女孩们发明了一种用鱼鳔制成的胶,对着呵气、沾点口水就能粘得很牢,卸妆时用热水敷一下就行,算是古代版的双面胶。

第五步:点面靥

唐代仕女的两颊酒窝处常画有两小块圆形或弯月形的图案,这就是面靥,也叫做妆靥,主要流行于唐宋时期。

面靥有的是用胭脂画的,有的则用金箔、羽毛贴上去。形状有黄豆或钱币大小的圆点,也有各种花卉。晚唐以后,猪猪女孩们对面靥的热爱到了痴迷的地步,加入了鸟兽等五花八门的元素,经常一贴就是好几片,贴得满脸都是。

佟丽娅的唐朝妆容、孙俪的“甄嬛”扮相,古人化妆原来大有学问

第六步:描斜红

在出土唐代的女俑上,经常可以看到太阳穴部位画有两道红色的月牙形妆饰,有的还故意描绘成残破的形状。

佟丽娅的唐朝妆容、孙俪的“甄嬛”扮相,古人化妆原来大有学问

据张泌《妆楼记》载,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十分宠爱一位撞伤后头上留下疤痕的宫女,引来其他宫女纷纷效仿,用胭脂在头部画上血痕,渐渐的就形成了斜红这种妆容。听起来跟天后王菲的“晒伤妆”是不是有点异曲同工呢?

第七步:涂唇脂

古代涂口红并不是像电视剧里那样,拿张红纸轻轻一抿就上色。口红在古代叫做口脂或者唇脂,做法是在动物脂肪中加入从花朵提炼的色素、香料、蜜蜡等材料,装在贝壳里面。

到了唐代,中国第一支管状口红面世了,《唐书·百官志》中记载“口脂盛以碧缕牙筒”,是指用雕花象牙筒来盛口脂,十分的高大上。

佟丽娅的唐朝妆容、孙俪的“甄嬛”扮相,古人化妆原来大有学问

盛放在小圆盒中的唇脂 ,湖南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

当时的口脂色号非常齐全,名字也很好听,比如石榴娇、小朱龙、媚花奴、天宫巧,比起现代的什么姨妈色、南瓜色可高级多了。晚唐时期还流行过一段时间乌唇,就是现在的“吃土色”,真可谓领先潮流上千年。

虽然古代的生产技术不如现代发达,但古人不管是化妆品的种类还是化妆的步骤,讲究程度一点都不输现代。看来,精致的猪猪女孩不管生活在哪个朝代,都会把自己打扮得美美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