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校体育课都教些什么?为什么肥胖率还是那么高?以纽约为例


大家好,我是洛杉矶的伊格,这是我的第六篇文章。这些天碍于“超长年假”,大家都只能在家健身了吧?美国的情况怎样呢?今天我们讨论一下美国的肥胖率与体育课之间的关系。

首先秉承我们一贯客观的风格,不吹不黑地说,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善于运动。

经受好莱坞电影以及少数不良媒体的长期渲染下,许多朋友们都会有一种“美国人都有完美身材”的错觉。事实上:

1. 好莱坞很多演高中生的演员早已大学毕业。

2. 美国目前的“成人肥胖率”超过了三分之一。

美国学校体育课都教些什么?为什么肥胖率还是那么高?以纽约为例

这是什么概念?每三个持有美国国籍的人中就有一个人因肥胖而超重。

但是与此同时,美国崇尚健身的人群也不在少数,“八块腹肌”和“马甲线”也都成了这些人的标配,而且有些学校的体育比赛例如“美国大学篮球联赛(NCAA)”的水平相当过硬不说,有时候收视率甚至比NBA还高, 这些强烈的反差是什么造成的?美国的学校体育课有效吗?这也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美国体育课缘于战争的推动

美国学校的体育教育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百多年的希腊。在那里人们遵循着一个上帝的信条:“教育和体育,一个代表灵魂,一个代表身体,有了这两个,人就可以达到完美。”

到了近代,美国建立现代体育教育系统的推动力却是战争。因为从美国内战以来,士兵在战斗中的身体素质就逐渐成为了全国性的优先事项。于是在战后,政府便颁布了相关法律,使所有的公立学校都必须纳入体育教育计划。

美国学校体育课都教些什么?为什么肥胖率还是那么高?以纽约为例

到了一战,新兵数据显示有三分之一的人不适合战斗——这推动了提高全国学校体育课质量的法规的完善。

美国学校体育课都教些什么?为什么肥胖率还是那么高?以纽约为例

到了二战结束,相关调查又显示,由于儿童时期的营养不良,又间接造成了许多很有潜力的士兵被征兵处淘汰——这又推动了罗斯福政府引入了国家学校午餐计划,来改善美国学生的营养以及身体素质。

按说照这个节奏发展下来,美国学校的体育课质量完全可以让孩子们发展成“预备役”的水准了。

更何况一般来说,美国学校一般不会存在“数学老师霸占体育课”的情况。

因为数学老师不会为此获得额外的薪水。

内容与反差

以纽约为例,幼儿园到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每周必须至少有120分钟的体育锻炼。其中,体育老师必须已经完成了纽约州法律所要求的所有教育和培训项目——因为所有体育课必须由经过国家认证的体育老师进行。

美国学校体育课都教些什么?为什么肥胖率还是那么高?以纽约为例

无论是跑步、躲避球、跳绳、篮球、足球以及其他,在“小学”和“初中”环节,这些内容都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四项能力:

“停止”和“启动”身体信号的能力。

空间感知力。

身体各部位的识别。

身体平衡与控制。

孩子们会在老师的安排下先热身,然后投入各个学校安排的团体或个人运动训练中去。基本上大同小异。 某个小学的体育课流程是这样的:

1. 进入体育馆并热身——学生不允许坐下来休息,除非喘不过气。

2. 五分钟左右的慢跑——孩子们也可以在这个时候和同龄人“社交”。

3. 休息,围坐在一起分享“健身小贴士”——比如和大家分享最喜欢远足/跑步的地点。

4. 半小时左右的“主题”——球类等团体活动。

5. 清理体育馆并按秩序排队离开——培养责任心以及纪律。

这样其实挺科学,特别是对于“入门级别”的小孩子而言。

两极分化

可是到了高中,事情就逐渐往“两极分化”方向发展,一般的学生在体育上受到的要求会更宽松——没错,这也是美国作为“胖子”和“型男”并存国度的原因之一。

美国普通的高中生网友是这么总结的:

“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并不高,因为他知道我们不是‘学生运动员’——这些‘野兽’会去参加由他们的个人专业教练所主持的另外一门课程”

美国学校体育课都教些什么?为什么肥胖率还是那么高?以纽约为例

“这就导致了普通高中生的运动量还不如初中生,因为我们现在两周才跑步半英里,而初中生们每周跑的都是这个两倍。”

在另一面,靠体育混饭吃的人群就相反了。

“学生运动员”就好比是咱们国内的“体育特长生”,但是在美国,由于在潜在的“职业生涯”所带来的巨大商业效应的影响下,学生运动员们在受到较好的待遇下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美国学校体育课都教些什么?为什么肥胖率还是那么高?以纽约为例

一个普通的学生运动员在保证充足睡眠的情况下,每周要高强度训练20个小时以上。要知道一个UFC的现役职业拳手也就是这个水准了。但后者是为了职业生涯,而前者还只是个还没毕业的孩子。

盘桓在这些20岁左右稚嫩脑海中的问题通常是:

作为一名运动员,我是否在进步?

我正在做的事情健康吗?

我会喜欢这一切的结果吗?

蜕变的时机

能在NBA打球的收入和前途就不赘述了,下面是简单的概率问题。

在NBA每年都举办的新秀选秀环节中,都会有60名左右的球员入选,而仅在2016年,NCAA(美国大学体育协会)拥有的351所学校中,就有将近5300名球员——要知道入选环节是面向世界的。

美国学校体育课都教些什么?为什么肥胖率还是那么高?以纽约为例

事实情况是:每10000高中男子篮球运动员中,只有3名能成功进入NBA的花名册,而这些人在各自的学校中已经是上文提到、辛苦训练的佼佼者了。

所以著名NBA教练Lenny Wilkens的一句名言就是:“跟第一轮NBA选秀的概率相比,被闪电击中的概率更大。”

额外的压力

两极分化现象从学校开始,延申到了社会。在学生时代就有良好健身习惯的美国人,往往会坚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久。他们在学校就已经体会到了肌肉和心肺功能所带来的好处,这些财富一旦取得便很不情愿去放下。

美国学校体育课都教些什么?为什么肥胖率还是那么高?以纽约为例

另一方面,在学生时代就“放弃”了体育课的那群人,毕业后工作压力一大,就很容易在美国“通货膨胀式”高热量的饮食诱惑下彻底缴械投降,成功成为了CDC肥胖统计数据中的一个分子。

美国学校体育课都教些什么?为什么肥胖率还是那么高?以纽约为例

除了上文提到的两极分化现象之外,“鼠标的奴隶”和“体育课霸凌”现象也是使一些孩子退出体育课的原因。

在Quora (美国版知乎)上,经常能看到诸如“我在体育课上被欺负了该怎么办”之类的话题。直接并善于表达的“美国性格”在品性不佳的孩子身上就会以这种方式表现出来——“我恨不得用一万张嘴告诉你我比你强”——更何况是靠身体素质优势混饭吃的体育课。

美国学校体育课都教些什么?为什么肥胖率还是那么高?以纽约为例

最后,“哑铃型”的身材数据分布就逐渐形成了。在美国的大型购物中心,你经常能看到腰围尺寸惊人的胖子,而肩宽腰细、体脂超低的家伙也屡见不鲜,就像行走的蛋白质。

不过这也有好的一面。比如我经常就会在儿子想吃垃圾食品时,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对他说:“你是想做这个,还算成为那样的?”

感谢大家用心读完这篇文章,健身是终身的财富,祝大家身体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