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最獨特”五代戰機,其可與f-22抗衡,為何會退出舞臺?

清ai小叄


題主說的是俄羅斯研發的造型獨特的蘇47吧,前掠翼的科幻造型,當年可是非常受到中國人歡迎的一款戰機喲!

在五代機最初的摸索中,走在最前沿的公司可沒有山寨的對象參考,他們只能根據自己的理解的先進理念進行探索研發。S-37“金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由蘇霍伊公司開發的第一款五代機驗證機,它主要驗證前掠翼帶來的高機動性能、複合材料、後視雷達、短距起降、電傳操控系統等等一系列新技術,說白了他就是蘇霍伊的一隻“小白鼠”,是一架技術驗證機。後來這款戰機被命名為蘇47,說明在空軍中已經有了“戶口”,差點就轉正。最後沒有服役,還是俄羅斯經過評估,認同了美國的F22戰機更符合下一代戰機的空戰理念,也就承認了蘇47戰機點歪了科技樹,最後放棄而研發新的T50!

在美蘇正版時代,武器研發上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差距並不明顯。但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蘇聯大部分遺產,在最初的五代機(西方稱四代機)研發上最初也並不落後。

蘇霍伊1997年首飛的S-37(Su-47的試驗機),他的獨特造型吸引了世界軍迷的目光,積累了大量粉絲,尤其在中國更受關注和歡迎。俄系戰機的傳統更注重機動能力和電子壓制,這些都在S-37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蘇霍伊對未來空戰的理解上進行了全面的驗證,尤其是超級機動性、隱身性、短距起降、複合材料等進行充分的驗證,還在未來戰機的多功能型(空戰、對地打擊)、後視雷達(發動機兩側兩個圓錐,短的一個是減速傘包,比較長的一個就是後視雷達)進行了驗證,下面我們來具體的捋一捋:

1、蘇47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他的前掠翼造型,以及獨特的擁有前、中、尾三對機翼,這給飛機的整體升力帶來了加成,還降低了機翼的曲折載荷,前掠翼的好處還降低了機動時的誘導阻力,帶來的效果就是超強的機動性,尤其在高亞音速時的機動性,這樣蘇47就擁有著其他戰機無法比擬的狗鬥能力!

2、蘇47的大展弦比機翼、升力大的優點還增大了航程,短距起降能力非常強,這些都在蘇47上得到了驗證。

3、另一個亮點就是後視雷達,尾部發動機兩側比較長的一個圓錐裡裝著一個小型後視雷達,這樣能夠有效的發現後方的偷襲的敵人,這代表著蘇47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有著越肩攻擊能力的戰機,這在當時是其他戰機不具備的。(如今的蘇57同時安裝了5個相控陣雷達,具有了幾乎360度掃描的能力,也具備了這樣的能力!)

4、隱身性。蘇47同樣有考慮隱身能力,氣動佈局上同樣考慮減小雷達波反射面積,同樣有內置彈倉,在腹部的中央位置。但是對於蘇47的尺寸比蘇27還大,這樣的重型戰機內置彈倉只能裝2枚導彈,這方面和F22的隱身能力和載彈能力都差距明顯!

5、蘇47還驗證了複合材料,但是當年的複合材料上並不成熟,還驗證了最新的電傳飛控系統等等

當然在前掠翼的研發上並非俄羅斯獨家,美國同樣進行了類似的研究,只是美國在論證後認為這樣的技術並不可取,因此後來就不了了之了!

綜合來說:從技術研發上來說,蘇47是達到了俄羅斯最初的既定目標,算是一款成功戰機,蘇47的研發和F22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在很多性能方面也領先於F22,特別在機動性方面是強於美國F-22A“猛禽”戰機的,在在其他某些性能方面也超過了F22的性能。但是在對未來空戰理念的理解上,蘇47輸給了F22,這是最致命的。蘇47被俄羅斯放棄說明俄羅斯自己也意識到了自己對未來科技的理解上點歪了科技樹,這也是被俄羅斯放棄的根本原因!


狼煙火燎


最獨特的五代機,指的是蘇47吧。

作為前掠翼戰機,蘇47的確是獨特的。作為前掠翼戰機,它也有很多優勢,也有很多劣勢,其中有兩個劣勢直接要了蘇47的命。

第一,鴨翼和前掠翼對正向隱身能力的影響

為了儘可能減少RCS,五代戰機一般嚴格遵循平行原則,也就是全機稜邊儘量做到與主翼平行。

因為對於RCS來說,幾何角度最好是不要改變的,一旦改變就會在不同法線方向產生鏡面回波。而且要求儘量將產生的法線集中到幾個方位內,只要一偏離這幾個方位,雷達就無法接收到回波。



上述圖片我們就可以明顯看見,F-22的主翼與平尾前後緣都是平的,進氣口附面層隔道也是嚴格遵循平行原則的。 而在這一點上,蘇47做的並不好。

第二,較差的超音速性能,相同狀況下前掠翼的前緣斜掠角更小,前掠翼的展弦比比後掠機型更大,展弦比更大跨,超音速就會偏大,這就會影響到超音速性能。

這兩個就是導致蘇47被蘇57淘汰的主要原因。



第三,俯仰配平能力筆者在網絡上查找了一些關於蘇47金雕航展表演的視頻。這些視頻很多都是重複的,真正的內容很少。

在這些視頻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 前面已經介紹過,前掠翼機型由於機翼位置的問題,很難去放置尾翼。蘇47卻採用了三翼面佈局,蘇47機翼翼根有向前延伸的邊條並裝有前平尾。

按理說三翼面能夠增加飛機的俯仰配平能力,但是我個人認為平尾在蘇47上可能並沒有實際的作用。 在視頻中,蘇47展現出的平尾配平能力很一般,平尾也在偏轉,但是偏轉的幅度很小,就這個幅度來說,平尾提供的俯仰力矩可能較小,至少在視頻中是這樣體現的。

我國五代機J20就是注重超音速的典範。

超音速性能和隱形直接扼殺了蘇47的後續發展,蘇57代替蘇47的位置,成為了俄羅斯的五代機。


英雄光


問題說的是蘇47吧?那就說說

在當前的幾款五代戰機當中俄羅斯的T-50是非常有競爭是力的,它能夠與美國的f-22進行抗衡,但是其實在T-50之前他們還有一款戰機蘇-47。聽名字就知道這些依然是蘇聯遺留下來的戰機,並且在1997年就已經完成了定型後面通過對這款戰機的一些功能加工和一些裝備的升級後2010年進行了試飛。

很多人都以為這一款戰機即將投入到俄羅斯的服役使但是讓人驚訝的是通過這一次試飛之後。蘇-47就退出了俄羅斯的軍事武器行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最特色的設計,蘇-47的最獨特設計是它的機翼設計採用了反向向前的機翼。與平常的機翼不同這一款戰機使用的完全相反的一個機翼方向設計,這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和擺脫戰機的一些毛病和問題,並且能夠更加方便的躲避其他戰機的一些行為和攻擊。這種反向向前的機翼設計也會機翼帶來了更小一方面的沉重,也就是說相比於普通的轟炸機來說這款飛機的機翼更小。這就在戰鬥過程中給它增添了更長的保護色。只能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樣的機翼也同樣給它帶來了一些限制性的發展。

這一款反向向前的機翼最大的問題就是有超音速風行的影響,因為這樣的一個飛行速度會由於風速快對機翼造成折斷的影響,也是這樣的原因蘇-47才一直沒有投入俄羅斯的戰機使用行列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