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己,明白自己,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有人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做出一番成绩。

诚以为然。

《世说新语》有一则故事,有一对兄弟:戴逯和戴逵。哥想为民除害,弟弟却选择在东山隐居。

当时的太傅谢安问哥哥戴逯,“你们兄弟二人的志向和事业,为什么相差那么大?“

了解自己,明白自己,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哥哥戴逯回答:“我是受不了那个忧愁,弟弟则是改不了这个乐趣。”

他的原话是““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

一母同胞,两个兄弟却做了不同的选择,影响了他们整个人生,但这两个兄弟,却都对自己的选择甘之如饴。

他们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知道哪种选择适合自己。

01 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为自己负责

阿里巴巴大管家蔡崇信,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前是其他公司副总裁,年薪百万美元,结果碰上马云, 马云给他开了500元一个月工资。


了解自己,明白自己,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换成其他人,可能就拂袖而去了,这差距可比银河的两端,可是蔡崇信不,他已经过了只为钱的阶段。

他的太太知道了,劝他不要去,不说有没有前途吧,这500元算啥?

蔡崇信衡量再三,终于选择加入阿里巴巴。

有了他,阿里巴巴才迈入了快车道。

有了他,阿里巴巴才从一个家族企业变成了一家公司。

有了他,阿里巴巴才征服了一个又一个投资难题,顺风顺水的走到了现在的巨无霸地位。

如果蔡崇信仍然在原来的公司,也可能就那样了,但是,他舍弃了一切,来到了草创的阿里巴巴,把一个家族企业带成几百亿规模的大公司,这种机会稍纵即逝,他幸运的抓住了。

了解自己,明白自己,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他成就了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也成就了他。

现在的他,已经淡出阿里巴巴,专心投入自己的篮球事业,买了一支球队,又踏入了新的征程。

有人会说,他有积蓄啊,年薪百万美元,肯定能支撑很多年,换了我是他,也可以只拿500元,等阿里巴巴壮大。

可是,当初的阿里巴巴,只有十八罗汉的草台班子,连公司都没注册,谁也不知道啥时候可能会倒闭。

和阿里巴巴同期的公司,倒闭了多少家?

我们每次选择,都要遵寻自己的心,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么,我们就能发挥出全部的潜力。


02 选择淡然的生活,也是一种乐趣


了解自己,明白自己,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孔子的大弟子,早就悟到了这个道理。

在《论语》里有提,“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住在简陋的巷子里,每天只吃很少的食物和水,换了别人肯定很忧愁,他却不改他的快乐。

杨丽丽是内蒙古人,在大学毕业后,做了北漂,整天和六七个姑娘挤在一间宿舍里,每天加班至深夜。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个月,她有些迷惘了,觉得北漂可能不是自己的好选择。

接下来和同事逛潘家园,改变了她的一生。

她一下子爱上了制作桔杆画,认真的拜师学艺。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她从心里萌发了回家乡创立桔杆画工作室的念头。

家里漫山遍野都是桔杆,不缺原材料。而且她打算在网上销售,那么工作室在哪都可以。

于是,她回了家乡,父母听了她的想法,拿出了30万元支持她。

开头生意很少,但是她还是沉住气,每次都会发视频在网上,渐渐地,生意稳定增长起来。

那些原来只能焚烧的桔杆,在她的手里变成了画,变成了艺术,对她而言,就是最大的满足。


了解自己,明白自己,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三毛说:平凡简单,安于平凡,真不简单。

杨丽丽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能每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是一种幸福。


03 从小事做起

荀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积累。

董怀利和母亲都是缝补匠,他们每天都在一家商场门口帮人缝补衣服。

他和妈妈缝出来的衣物,基本看不出缝补的痕迹。渐渐地,有人找他们缝补奢侈品,一条名牌牛仔裤收费几百上千是常有的事。

2018年,有人花5000元请他们缝补保时捷的车篷。

这个车篷好像被烫了一个洞,顾客要求缝补的不留痕迹。他和母亲花了几天时间缝补好了,不仔细辨认,根本看不出缝补过的痕迹。

现在,他们已经靠缝补这门技术在杭州买了一套房。

董怀利刚开始和母亲一起去商场门口缝补时,遭受到很多异样眼光,很多人都觉得一个大小伙子,有手有脚,不找个正式工作,反而在商场门口摆摊缝补衣服,实在不太好。

可是,董怀利说:“靠手艺吃饭,没什么好丢人的。”

他的技术征服了大家,渐渐地,也就没了其他的声音。

了解自己,明白自己,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在古代,有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回乡种地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的心境,他不为抛弃掉官职而可惜,只为能见到南山而欣喜。

总之,有人选择逆流而上,迎接更大的挑战,有人选择淡然的生活,人生,是自己过的,只要适合自己,自己没有遗憾就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