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道文化|蘭州太平鼓:鏗鏘有力,風格獨特

門道提示: 農曆十月二十五

關於太平鼓的來源,眾說不一,明朝大將徐達為同意河山奉命西征,久攻蘭州王保保成不克,於是走訪民間,從蘭州百姓挑水的水桶受到啟發,創造了三尺長鼓,讓士兵將兵器藏在長鼓中,喬裝打扮,混入城中,攻克了城關。百姓歡欣鼓舞,讚美此鼓為"太平鼓"。

太平鼓是蘭州地區城鄉人民喜愛的民間表演形式之一,含有慶賀新年太平之意。每逢大的慶典活動,太平鼓表演都是整個活動的高潮部分,那鏗鏘有力的鼓點,顯示了黃河之濱人民的英雄氣魄,其風格獨特,具有濃厚的西北特色和藝術魄力。

門道文化|蘭州太平鼓:鏗鏘有力,風格獨特

蘭州太平鼓

蘭州太平鼓呈圓筒形,鼓身高70至75釐米,鼓面徑長45至50釐米,鼓重19至22公斤,雙面蒙牛皮,繪有二龍戲珠等圖案,鼓帶較長,可挎在肩上,便於擊打,同時又可將鼓拋向任何一個方向。

門道文化|蘭州太平鼓:鏗鏘有力,風格獨特

蘭州太平鼓

蘭州太平鼓舞是群舞,表演一開始就給人一種龍騰虎躍、普天同慶的熱烈氣氛。只見鑼鼓擊節、鼓身飛舞,眾多鼓手前縱後躍、左旋右轉、忽而天、忽而地、時而跳打、時而舉打、諸起落有序,配合默契,猶如萬馬奔騰,春雷滾滾。

門道文化|蘭州太平鼓:鏗鏘有力,風格獨特

蘭州太平鼓

太平鼓有大轎迎賓、黃河兒女、擂臺比武等多種表演形式。鼓隊有24至48人,多的達到108人。鼓手在領隊的號令下擊鑼伴奏,隊形不斷變換,一會兒是兩軍對壘、金龍交尾、雙重突圍,一會兒是車輪旋戰、跳打、蹲打、翻身打"、岸打,等等。

門道文化|蘭州太平鼓:鏗鏘有力,風格獨特

蘭州太平鼓

蘭州太平鼓經過幾代民間藝人和藝術工作者的編排、加工和完善,逐漸形成了高鼓、中鼓、低鼓三種基本打法,在此基礎上糅進戲劇架子功技法和武術技法,加強節奏的變化,單一的太平鼓擊鼓節奏衍出輕、重、緩、急的不同打法,隊形變化也更加流暢。

門道文化|蘭州太平鼓:鏗鏘有力,風格獨特

蘭州太平鼓

在蘭州市郊的農村裡,每年春節期間都有鬧"社火"的習俗。從陰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六這段時間的祭祀活動中,太平鼓隊一直充當著重要角色。正月初三起社火,太平鼓隊就打起鑼鼓,在村裡各家各戶轉一遍,名曰"掃街",目的是為了打掃各家的穢氣。

門道文化|蘭州太平鼓:鏗鏘有力,風格獨特

蘭州太平鼓

陰曆正月十六,社火即將結束,最後一項活動是"送瘟神",每當這個時候,村民們紮好一個巨大的草人,將其視為瘟神,敲鑼打鼓地把瘟神送到村外燒掉,以保來年平安順利。至此整個:鬧社火"的活動就結束了。

門道文化|蘭州太平鼓:鏗鏘有力,風格獨特

發掘、保護甘肅蘭州太平鼓舞,不僅對繼承和豐富中國鼓舞文化有積極意義,而且能增進中國古代舞蹈、音樂的學術研究。進入21世紀以來,蘭州太平鼓的生存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活動人數大量減少,年輕的鄉村"好家"也不如以前多了。需要採取措施,加強對蘭州太平鼓的挖掘、保護、整理和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