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讓“女大學生”這個稱謂變成了低俗的狂歡?

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從沒想到有一天和教育有關的人,會在別人眼中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教授,叫獸!專家,磚家!連老師都不時爆出負面新聞,但我一直都相信,這只是湯鍋中的幾顆老鼠屎罷了。

但唯有曾經讓人羨慕仰望的女大學生,卻在當下輿論氛圍中,“負面標籤”越來越多,裸貸、捐卵、包養、援交、性交易、虛榮等等醜聞,不斷曝出,刺人眼球。

是誰讓“女大學生”這個稱謂變成了低俗的狂歡?

我的弟弟就曾兩次接到陌生號碼的來電,他的同學在網上貸款,貸款時留得朋友電話有一個是他的,現在對方聯繫不上那女同學了,弟弟問對方貸了多少?對方說三千多…………

那麼在現實中,她們的行為是更加不堪入目,還是被輿論消費,過分被汙名化?

是誰讓“女大學生”這個稱謂變成了低俗的狂歡?

我認為,捐卵、包養,尤其是深陷裸貸的女大學生,確實大有人在,但女大學生有著龐大的基礎數量,這並非女大學生的普遍行為。

只是媒體在報道時,好像一碰到“女大學生”這幾個字就莫名的興奮,給人一種都在自甘墮落的錯覺,故意“奪眼球”。

是誰讓“女大學生”這個稱謂變成了低俗的狂歡?

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真實的生活之中,絕大多數女大學生還是比較努力上進的,考研、考公務員,乃至到了工作崗位上以後,女大學生都表現的越來越優秀。

我們一直都講男女平等,但在很多時候,女生想要超越男生很困難,就算持平男性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這也說明他們很努力很上進很優秀。

是誰讓“女大學生”這個稱謂變成了低俗的狂歡?

任何團體和組織都會有害群之馬,當官的有人腐敗,做科研的有人抄襲,男大學生中也有人賭博,嫖娼,吸毒,所以我們不能一葉蔽目,以偏概全。

總之,我們不能一看到“女人”、“大學生”、尤其是“女大學生”就開始興奮,開始腦抽性批判,開始探討關於“女大學生的墮落之路”。

是誰讓“女大學生”這個稱謂變成了低俗的狂歡?

她們不是垃圾桶,不能所有垃圾都往她們裡面裝,別在用“女性變壞就有錢”的偏見,對女大學生這個詞進行侮辱了。

而媒體也不能為了迎合大眾低俗且帶有偏見的口味,而熱衷曝光誇大有關女大學生的負面的信息。

是誰讓“女大學生”這個稱謂變成了低俗的狂歡?

女大學生不是商品,哪一起有關女大學生醜聞的曝出,裡面沒有男人呢,只是男人們被媒體選擇性忽視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