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黃魏紫開次第,缶翁獵碣爐火純—吳昌碩《魏紫姚黃》《石鼓文》


姚黃魏紫開次第,缶翁獵碣爐火純—吳昌碩《魏紫姚黃》《石鼓文》

清 吳昌碩 魏紫姚黃 日本關西美術2016春拍 估價2250萬日元

作品鑑賞

魏紫:千葉肉紅牡丹,出於魏仁溥家;姚黃:千葉黃花牡丹,出於姚氏民家。原指宋代洛陽兩種名貴的牡丹品種。後泛指名貴的花卉。 宋·歐陽修《綠竹堂獨飲》詩:“姚黃魏紫開次第,不覺成恨俱零凋。”

姚黃魏紫開次第,缶翁獵碣爐火純——吳昌碩《魏紫姚黃》、《石鼓文》

《魏紫姚黃》與《石鼓文》兩幅作品尺寸相同,都是由吳昌碩親自題寫外盒,皆品相完好,一字一畫,珠聯璧合。《魏紫姚黃》的木盒中附有藏家後代手寫的紙條,上面記載原藏家(寫紙條者父親,當時34歲)於1922年(日本大正十年)在上海購買了此作品。但根據盒子上牧野末廣堂的標籤以及盒蓋內面的「深田先生收藏」等處可以 看出,兩幅作品應該是同時購入的。

1922年,日本高島屋為吳昌碩單獨舉辦書畫展;同年在日本東京舉辦的「第二回中日繪畫聯合展覽」上,吳昌碩、齊白石的作品被搶購,說明當時中國的花鳥畫已經在日本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備受日人追捧。也有不少像收藏此作品的藏家那樣,不遠萬里,前來中國購買心愛畫家的作品的日本人。

《石鼓文》為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內容是詠秦國君遊獵之事,因而又稱「獵碣」。據郭沫若統計,《石鼓文》字形完全的有465字。線條勻整圓潤,挺拔飽滿,頗受歷代大家推崇,是入手大篆的極佳範本。明朱簡《印章要論》說:「《石鼓文》是古今第一篆法。」吳昌碩的書法積「曾讀百漢碑,曾抱十石鼓」的功底,吳昌碩對《石鼓文》的獨到理解,與其說是臨摹,不如說是一種創造。結體取縱勢,線條獨具金石氣,圓渾遒勁、勢如破竹,勁如強駑之「氣」,圍繞於字裡行間。

《魏紫姚黃》中,「魏紫」即千葉肉紅牡丹,出於魏仁溥家;「姚黃」指千葉黃花牡丹,出於姚氏民家。泛指名貴的花卉。宋·歐陽修《綠竹堂獨飲》詩:「姚黃魏紫開次第,不覺成恨俱零雕。」張北平,即張孟皋,工畫人物,翎毛、花卉,其作賦色研麗,用筆灑脫。道光時官錢塘(今杭州)典史,「為人耿介絕俗」(吳昌碩語)。吳昌碩師其數十年。缶翁之牡丹重氣尚勢,渾厚豪放,「花中之王」的雍容感蓬勃而出。

題識:本來水際竹間芳,品第誰分紫與黃。一自移根歸上苑,頓看富貴重稱王。壬戌冬十月,偶學張北平筆意,吳昌碩年七十九。

鈐印:「吳俊之印」、「吳昌石」、「虛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