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疫情時期做好教育工作,校長需要有這3種非常規思維!

非常時期,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也處於非常狀態。針對疫情期間的教育工作,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院長餘清臣教授認為,教育工作者建立戰略思維非常重要,能夠讓學校工作不走或少走彎路。

希望本篇分享能啟發您思考:例如,校長如何提前謀劃疫情期與正式開學期間的銜接?老師如何更合理地佈置遠程教學作業?等等。

專家提醒:疫情時期做好教育工作,校長需要有這3種非常規思維!


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間切實地開展教育工作,這是當下教育工作者們需要思考的一個核心問題。一線的教育工作者特別需要從根本上把握當下教育工作的形勢大局並建立起自己的戰略思維,從而在根本上拿捏“停課不停學”的分寸和尺度,這樣才能在根本上避免讓自身的教育努力走上彎路。建立當下教育工作的戰略思維,明確當下教育處在非常規時期是極其重要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在對當下教育工作非常規特性的深入分析之後才能真正建立起當下教育工作的非常規思維體系。

1

戰略思維之變化性思維

當下教育處在與過去的常規教育有區別的非常規時期,

變化性思維是當代教育工作的起點思維。隨著疫情的到來,今天的日子在直觀上不再是過去常態的重複,當下的教育工作需要在不同往日的要求中展開。

首先,不同以往的日子意味著開展教育工作的資源和情境不同了,以往的豐富資料設備、大段交流活動時間、專門教育設施等核心教育資源不再具備了,師生以往的平和心境和便捷的面對面交流等常規情境也不能保障了。此時,放下面對面教學理想的刻守,轉而探索跨越時空的在線教學就是變化性思維的一個要求和體現。

其次,不同以往的日子意味著當下教育工作針對的需求和目標也要不同了。面對眼前的疫情,非畢業升學壓力下的學生們會更多看到健康比分數重要,平安比榮譽更根本,社會參與比個人功利更有格局。在這種情況下,常規目標和常規內容的教育在價值和意義上的位置開始動搖和下降,此時的教育就需要轉而強調傳統針對新需求和目標的教育內容,而不是一味使用在線教學的方式傳授常規的課程知識。

最後,不同以往的日子意味著教育的做事方式也不能恪守了,舊有的教育工作開展能力和方式要更新了。過去,優秀的師生更多擁有了面授能力和現實教學活動組織架橋,但這在疫情時期的師生分隔狀態下大都不能用上了。現在適合進行的在線學習與教學所要求的素養和方式並不是師生已經普遍具備的,優質的在線學習需要學生具備低監督下的高度自主性,優質的在線教學需要教師具備穿越時空的內容重組和流暢表達,這些方面的師生準備不足也是不少教師進行在線教學時“翻車”的根源。

以上這一切都意味,儘管以往教育常規的很多方面並沒有被疫情根本觸動,但是當前顯示和要求最多的則是對以往教育常規的變化。當下的教育工作要立足變化,要變化目標、變化內容、變化手段和變化能力,堅守過去的教育常規就冒著過時、脫節和折騰的危險。

2

戰略思維之應對性思維

當下教育處在不會延續很長時間的非常規時期,應對性思維是當下教育工作的主導思維。疫情帶來的非常規時期不會持久,有限時間內戰勝疫情應該不僅是美好的願望,而且是對國家和民眾力量的必要信心。

對於非畢業升學壓力下的學生來說,這段時間本來要完成的常規教育內容完全可以在以後的一段時間補過來。在這段時期,更為緊要的恰恰不是常規的學習和教學,而是學習對幸福生活和美好世界的另一面的感受、體悟和應對。在價值上,特殊時期的這種感受、體悟和應對能夠從反面促成著學生們對幸福生活和美好世界的根本追求。

因此,面對較短的非常規階段,開展教育工作特別需要應對性思維,要時刻針對那些稍縱即逝的情境與時機,要優先滿足即時的主導教育需要。在這個方面,學習防疫知識、調適恐慌心理、甄別信息真偽、判斷社會事件甚至直接參與社會行動,都成了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優先滿足的主導需要,這是需要通過應對性教育工作優先滿足的教育需要。此外,應對性思維還包括一種性價比思維,特別強調多使用臨時性手段解決即時的問題,因為當下面臨的非常規問題在很大可能上是不重複出現的。根據這個邏輯,竭盡全部人力和財力發展高質量的在線教育就不是當下教育工作應對性思維的一個結論,除非因為疫情帶來的師生隔離成為常態。

3

戰略思維之前瞻性思維

當下教育處在與未來的常規有延續的非常規時期,前瞻性思維是當下教育工作的昇華思維。儘管疫情還在繼續,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想見當下非常規階段之後的未來是一個擁有自身常規的世界,而且未來的常規與當下的非常規會有內在的聯繫。當下教育工作在主體上需要應對性思維,然而教育發展的歷史經驗也表明不少流傳的教育常規就是起源此前非常規時期的應對性措施,當下教育的應對性思維具有轉變為未來教育常規的昇華可能。

當前不少教師開發的在線教學主要應該作為即時應對性的教育途徑,然而一些從未進行在線教學的優秀教師通過這次在線教學實操的“被迫訓練”,有可能開發出非常優質的在線課程和創新出更富有活力的在線教學模式。所以,非常規的當下教育工作還要保有開闢未來教育美好前景的期待和熱情,要兼有前瞻性思維。只有兼有了前瞻性思維,各種教育工作者才更可能把當下應對即時需要的防疫知識教育、信息辨別教育、社會事件判斷教育變成未來常規的健康教育、信息素養教育和人文社會教育,也才能不讓此時為非常規教育所作的即時應對工作完全荒廢。

在疫情延續期間,思考當下的教育工作需要開始於變化、著眼於應對、兼顧著前瞻,三者有機地構成了當下教育工作的非常規思維體系。

具體到落實“停課不停學”的在線學習和教學開展方面,這種非常規思維就要求:使用在線教育方式要同步變化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在目標和內容上不能滿足於以往常規的培養目標和課程內容;使用在線教育方式要追求以暫時手段即時應對當下教育的突出需要,強調利用各種已有在線資源和途徑實施防護知識、心理調適、信息篩選、社會觀察和參與的教育;使用在線教育方式要兼顧未來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要前瞻性地探索和創新未來常規教育可用的一些新途徑和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