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執行的是諸葛亮的北伐國策,為什麼諸葛瞻還要反對姜維?

歷史一書生


阿呆認為,這隻要搞清楚幾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清楚了。

1、蜀國當時的現狀。

2、諸葛亮的北伐國策是否符合蜀國的基本利益。

3、姜維北伐的目的是什麼。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出陳倉道到五丈原。與魏軍僵持達百餘日。諸葛亮逝世,蜀軍退回漢中,至此諸葛北伐結束。

諸葛亮北伐時期的蜀國,是個怎麼樣的呢:

偏居西南一隅的蜀國版圖最小,丟失荊州後,主要地區僅巴蜀漢中等地。直到劉禪投降時,偌大個地盤盤上只有戶28萬,人口94萬,軍隊約10萬,可見國力之弱。經濟和軍事的發展都是需要人力資源的。劉備和曹操爭奪漢中時候,已經是全面參戰了,男可戰,女可運。諸葛亮也承認,他是在“益州疲弊”的情況下率師北伐的。

再看看當時魏國,有人口440萬,軍隊約60萬,力量對比差距明顯。

蜀國地方,東有長江天塹,北有秦嶺屏障,四塞險固,易守難攻。如果聯合吳國,共同地對付強魏,那麼蜀國偏安西南是沒問題的。而且益州和漢中地區優越肥沃的土地,良好的水利灌溉,加上蜀國穩固防守。資源能夠真正被開發,蜀國的經濟實力必將大增,逐鹿中原一統天下的機會自然大了不少。

諸葛亮的北伐,恰恰是:放棄蜀國的優勢,用蜀國的弱勢去攻打魏國的強勢,顯然是有悖常理的。放著險固的優勢地形不防守,不發展經濟。而是將一點可憐的家底,拿出去,翻越秦嶺,勞師遠征。

所以,北伐是違背蜀國基本利益的。諸葛亮由於手握軍政兩項大權,沒人能敢直接反對的。諸葛亮死後呢?情況就不一樣了。

無論是費禕還是蔣琬,都是主張“保境安民”,以防守為主,發展國內經濟的。而且,這是符合當時蜀國情況的,也是符合蜀國上上下下的所有人的利益的。這種思想是佔據主導地位的。所以,諸葛亮死後,劉禪就果斷地叫停了北伐。

再看看姜維,姜維是諸葛亮重點培養的接班人。對老師的遺願,他是牢記在心。再就是,姜維是天水人,姜維的心願當然是佔領關中,打回自己老家去。

而且,姜維是不管政治的,他只有一個目的:北伐。這個天水人的願望,是與蜀國人的利益相沖突,相違背的。所以,姜維的北伐,總是受到來自成都的限制。

諸葛瞻臨死時候曾經仰天長嘆:“吾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罪過啊!”

足可見,姜維的北伐,在蜀國內部看來,已經是個大禍害了。

陳壽在《三國志》中對姜維的評價:“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什麼意思呢?文武都一般,一心想立功成名,窮兵黷武,判斷不周詳,做事欠考慮,最終導致喪命。

阿呆這樣看,只是個人愚見,歡迎商榷。


阿呆夢話


姜維,諸葛亮的嫡傳弟子;諸葛瞻,諸葛亮的兒子。

極為尷尬的是,兩人同為蜀漢效力卻並沒有因為諸葛亮而關係親密,反而卻因為蜀漢的兵權之爭而鬧的沸沸揚揚。

姜維

姜維,曹魏降將,後跟隨諸葛亮為蜀漢效力,為諸葛亮所賞識並且在諸葛亮的培養下逐步成為蜀漢軍事才能和謀略僅次於諸葛亮的新起之秀。諸葛亮去世後,蜀漢的軍隊由姜維統領,在軍事上,姜維延續了諸葛亮的北伐策略,雖說效果一般但畢竟也使曹魏所忌憚。

諸葛瞻

諸葛瞻,蜀漢丞相諸葛亮之子,因其父親的光環而受到蜀主的重用,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總理中央事務。雖為諸葛亮之子,但諸葛瞻並沒有遺傳諸葛亮的謀略和才能,做事也沒有當機立斷的魄力,更沒有寬以待人的胸襟。


諸葛瞻和姜維矛盾的焦點

諸葛亮去世後,蜀漢的政治站位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呈一邊倒的都站到了蜀主劉禪一邊,主持中央事務的諸葛瞻因姜維降將的背景而上奏劉禪希望剝奪姜維的兵權,劉禪並沒有立即採納。而姜維在得知諸葛瞻要削掉自己的兵權時,就一改諸葛亮生前襲擾曹魏的北伐策略,變成了主動出擊曹魏的北伐政策,在姜維的意識形態裡,只要帶兵在外對曹魏作戰,就能借北伐之名保住兵權。但他頻繁的北伐勞民傷財,過度的消耗了貧弱的蜀漢國力,蜀漢上下怨聲載道,諸葛瞻更是藉機彈劾姜維的北伐戰爭。


兵權,才是諸葛瞻和姜維矛盾的根源。


野釣魚倌


首先,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建立蜀國後,一心急於要恢復漢室一統天下,於是盲目地揮師北伐,但是最終以慘淡的結局而告終。劉備自己也最後抑鬱致病而死。諸葛亮為了振興蜀國,事事親力親為,併力爭實現劉備一統中原的願望。只可惜,一代軍師最終也積勞成疾,亡於北伐途中。


劉備和諸葛亮先繼去世後,蜀國境況一下子陷入了令人擔憂的境地。劉禪又沒有很強的能力,國內狀況日益低下,整個國家的力量日漸衰退,根本不能與魏國相匹敵。

其次,姜維雖然也是一位著名的武將,但是他勝在勇,論計謀,遠不及諸葛孔明。諸葛亮死後,姜維進行了十多次北伐,但由於國家實力不強和指揮能力有限,這十多次北伐戰爭只是取得了幾次的勝利,大多數都是以非常慘淡的結局收場。

其實要組織一次大型的戰爭,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資,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每次戰爭都與國內生產息息相關。十幾次的北伐戰爭已經勞民傷財,造成國內生產凋敝,人民生產積極性低下,長此下去國家經濟和生產必然受到重大影響。這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很嚴峻的問題。



姜維最後一次北伐可謂是慘敗。這次戰爭造成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蜀國軍隊在戰場上已經完全陷入被動狀態。國家面臨著雙重狀況,對內民生疲憊,對外,軍隊作戰接連不利,這樣造成蜀國實力被大肆削減。諸葛瞻考慮到這些狀況,建議先放棄統一中原的戰爭,在國內休養生息,等國家元氣恢復後再發動北伐。

諸葛瞻提出這個建議後,朝堂上一片反對之聲,認為他貪生怕死,不如其父,然而諸葛瞻和他兒子後來都戰死在沙場,令人感嘆!

我是史裡淘聲,期待您的關注!


史裡淘聲


姜維北伐是諸葛亮的遺願?這從史料中找不到相關記載,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認為姜維是諸葛亮的接班人,這種認識有嚴重偏差。諸葛亮指定的後續執政團隊是以蔣琬為主,費禕、董允為輔,姜維不在其中。蔣琬等人特點基本相同,即:持重謹慎。諸葛亮既然選擇了這樣的團隊執政,其實就是選擇了放棄北伐魏國。

姜維一直想北伐,但受到了執政團隊的壓制,無法實現願意。費禕意外身亡後,姜維事實上成為蜀國第一重臣,才得以實施北伐。但姜維北伐很明顯與諸葛亮北伐情況發生了巨大改變。

首先,姜維沒有諸葛亮一樣政治軍事上的決對權威。姜維北伐文官系統全部反對,甚至將領中也多有反對者,其中包括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

其次,蜀國承平二十餘年,人心厭戰,姜維不顧反對,執意北伐,造成蜀國內部割裂,這也是讓諸葛瞻等人憂慮的。

再則蜀國與魏國實力差距越來越大,姜維的北伐以弱伐強,勝算微小,加上姜維頻繁北伐,造成蜀國上下不堪的重負。諸葛亮當年北伐,注重了減負問題。諸葛瞻反對姜維北伐可以想見。


羽書遲


諸葛亮46歲得子,名瞻,字思遠。幼即聰敏好學。但諸葛亮卻在致其兄諸葛瑾的信中說:“嫌其早成,恐不成重器耳”。事實上,完全不出諸葛亮的預料。諸葛亮亡後,諸葛瞻繼承了父親的爵位武鄉侯,尚公主,與董厥共同輔佐劉禪,大權在握。但他對劉禪寵信宦官黃皓卻束手無策。他認為姜維連年動兵北伐,使蜀國日益貧弱,希望罷免姜維的兵權,也沒有成功。

諸葛瞻提議罷姜維兵權,雖然有為蜀國打算的意思,但也有完全控制蜀國軍政大權的想法。不過他並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對他的看法和對身後大事的安排。所以姜維一直在與魏國交戰應該是劉禪和姜維共同在遵守諸葛亮的遺法,不是他的反對可以阻止的。姜維雖然北伐無功,卻對蜀國內部和外部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自古以來,兩代君王對一個臣下堅信不疑的,恐怕也只有諸葛亮做到了。

諸葛瞻後來在鄧艾伐蜀的時候,沒有采納部下的正確建議而終於導致了蜀國的徹底滅亡。唯一可以告慰諸葛亮的就是他的子孫以及關、張、趙等忠臣的後人,大都以身殉國了。


亦喻之


這是蜀人思想的變化。

季漢(蜀國)作為偏遠小國,遠居川蜀,地勢崎嶇複雜,不利於耕種。更重要的是川蜀經歷了多次戰亂後人口已經十分稀少,與曹魏的中原地帶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史書記載劉禪投降時整個蜀國的人口不過“九十萬人”!魏國坐擁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廣袤的土地,發展會越來越快,蜀魏兩國國力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隨著時間的增長,魏滅蜀就會越來越容易。

姜維算是最清醒的那個人,他清楚的知道必須“以攻代守”,以此來拖延魏國發展的速度。打過魔獸爭霸遊戲的人都知道,前期不騷擾,後期兩行淚,這和季漢的處境其實差不多。然而可惜的是姜維“志大才疏”,屢次北伐近乎徒勞無功,還空耗國力,於是引起了整個朝堂的牴觸和反感。

其實從費禕開始,季漢的朝堂中“保境安民”的思想就開始佔據主流的位置了。

姜維是個純粹的“好戰分子”,他的好戰應該是源於兩方面原因,一個是前面說的“以攻代守”的戰略思想,一個是姜維想要立功做大事的思想。

陳壽在《三國志》中對他的評價可以說是切中了要害:“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老子有云:"治大國者猶烹小鮮。"況於區區蕞爾,而可屢擾乎哉?”

陳壽說:姜維有點能力,希望自己能立功名,從而“窮文黷武”,但是因為姜維的能力有限,所以就這樣失敗了。

陳壽的評價真可謂是一針見血!從陳壽的評價中我們可以看的出來,姜維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這一點費禕也曾經對姜維明說過,《三國志•費禕傳》:“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

姜維的北伐屢次失敗,而且還打了不少敗仗,要知道蜀國作為小國,承受戰敗的能力本來就弱,但姜維意識不到這一點,反而屢次北伐,不顧國內羸弱不堪的政治和經濟,這是姜維“明斷不周”的地方。

那麼諸葛瞻為什麼不認可姜維呢?

諸葛瞻戰死江油的時候曾經仰天長嘆:“吾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罪過啊!”

諸葛瞻和姜維不一樣,姜維這個人只知道打仗,對政治和朝堂上的事很少過問,完全不同於諸葛亮的“軍事政治一把抓”,所以姜維對於川蜀的經濟和國力並沒有特別清晰的認識。而諸葛瞻則很少離開朝堂,他對自家的根底是十分清楚的。

諸葛瞻看著姜維一次又一次的北伐徒勞無功,國力被姜維打的越來越弱,自己是很焦慮而且無奈的。所以後來諸葛瞻曾經聯合了董厥試圖扳倒姜維。但是姜維在軍方的地位和聲望實在是太高了!最終也沒有成功。

所以我們來評價姜維這個人,應該讚賞他不服輸的精神和堅強的意志,但也要清醒的認識到他能力的欠缺和所犯的錯誤。要知道,如果不是姜維採取了錯誤的戰略,把益州的門戶——漢中拱手讓給了曹魏,也就不會出現後來的鄧艾“偷渡陰平”兵臨成都的結果了。


九尾讀正史


三國時期,蜀國勢力由巴蜀本地勢力丶劉表父子帶來的東州勢力、劉備帶來的荊州勢力共同構成。三股勢力互相爭鬥,而蜀國又相對實力較弱,因此諸葛武侯就只好打著匡扶漢室的名義,靠北伐戰爭去壓制蜀國內部的派系紛爭。其次是以攻為守,掌握攻防的主動權,防止魏國大舉進犯。還有就是諸葛武侯也抱有一絲僥倖,假如魏軍統帥出現重大的戰略性錯誤,如果諸葛武侯也足夠幸運,也許也存在一舉成功的拿下中原的可能性。

縱觀歷史,諸葛武侯的戰略目的實現了一半,那就是有效的壓制了蜀國內部的派系爭鬥,成功的掌握了蜀魏戰爭的節奏,有效的阻止了魏國的大舉進犯,保障了蜀漢政權的生存安全。

諸葛武侯歸天后,姜維將軍堅持老上司的既定國策,繼續北伐,而諸葛瞻則反對姜維將軍北伐,個人認為諸葛瞻的反對有一定的合理性:

1,姜維將軍沒有諸葛武侯的權勢和威望,壓不住蜀國內部紛爭。北伐的這一層意義失去了。

2,蜀國立國已有幾十年,派系紛爭已經很和緩了。

3,蜀國國力已難以支撐經年累月的北伐戰爭了。

4,天下大局已定,人心已不再向漢,蜀漢將要滅亡已是明擺著的事,只是個時間問題而已。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看破不說破而已。所謂忠君愛國,只是礙於情面和傳統道德,本著忠義的做人原則而已。


鬼影147951010


姜維之所以能夠被諸葛亮選為“接班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姜維堅決的支持並執行諸葛亮的北伐“國策”。

但是,就是在諸葛亮活著的時候,他的北伐國策,並不是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贊同。北伐能夠成為“國策” 其實是諸葛亮打著完成劉備的“匡扶漢室”的遺願的幌子,實現自己的個人理想,憑藉自己的“相父”的強勢地位強加於蜀國(蜀漢)的結果。

在蜀國內部,打心眼裡贊同諸葛亮的這個國策的官員並不是太多。當然,劉備的老部下還是支持的不少。

以當時的蜀國的國情來看,丟了荊州僅佔有益州和漢中一部的蜀漢,全國的人口也就大約八十萬,與曹魏所佔的北方中原地區相比,全國的人口未必能趕得上曹魏可以動員的兵力總數量,對比的差距是巨大的。

另外,諸葛亮由漢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戰略,基本上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靠著出祁山,穿越秦嶺攻長安挺進中原這個“勞師遠征”的路子,必然是遭到曹魏步步為營的防守和抵抗,諸葛亮的戰線會拉的很長,無論是兵力還是糧草供應都會是極大的問題。

事實證明,當曹魏(司馬懿)採取了正確的防守戰略之後,諸葛亮的北伐幾乎就是僅僅耗費糧食而已,六出祁山無一不“無功而返”,但是連年的爭戰,卻讓蜀國的消耗很大,可以想象號稱天府之國的蜀漢為什麼會是諸葛亮說的“益州疲弊”。

實際上,在劉備和東吳陸遜的夷陵大戰敗於猇亭的時候,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經基本穩定,而佔據主動地位的肯定不是蜀國。假如蜀國和吳國的聯盟還能有實質的信任的話,還是完全有可能至少和曹魏抗衡和對峙,那個時候才有可能待“局勢大變”。

但是從關羽失荊州敗走麥城被呂蒙所殺到劉備舉兵復仇導致猇亭火燒連營敗走白帝城羞憤而死,蜀國和吳國的聯盟,實際上已經完全沒有了信任的基礎,所謂聯盟也就僅僅是“面和心不和”,靠一紙“和平協議”來支撐。

這樣的內外政治環境下,諸葛亮的北伐,就真的變成了徹頭徹尾的“雞肋”。

諸葛亮堅持北伐,無非就是通過北伐把蜀國的兵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同時通過北伐來達到打壓類似於李嚴這樣的反對派,當然,反對派不止是李嚴,還有費禕和蔣琬等老臣,益州的本土官員和當地士紳也沒有幾個願意諸葛亮沒完沒了的一次次北伐。

但除了李嚴,沒有人敢挑戰諸葛亮的權威。

其實那個時候的重點,應該是加強防禦,休養生息。因為益州自古以來就是“易守難攻”,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但是,一旦開始休養生息,諸葛亮的絕對“統治”地位就會受到威脅。所以他寧可累死,愁死也不會停下來。

諸葛亮攻佔天水收服了姜維,他看好這位聽話的,堅決執行他的北伐國策的降將,把姜維培養成了自己的接班人,但是,姜維並非是一個能擔當此任的“大才”,《三國志》當中對姜維的評價並不怎麼樣——“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

也就是說這個姜維,志大才疏還窮兵黷武,處事判斷不周,最終被殺。

諸葛亮死後,蜀國上下對北伐這件事的意見有了比較高度的統一,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在諸葛亮死後承繼了諸葛亮的爵位,隨後也繼任了諸葛亮的軍師將軍,統管蜀國軍政事務,但是諸葛亮死後,劉禪開始擺脫長期受諸葛亮壓制的陰影,他走到了前臺,開始了蜀國的“後主”時期,為了削弱包括諸葛瞻,姜維的勢力,劉禪在諸葛瞻的支持下,強令姜維停止北伐,但姜維屯兵漢中,相當於“擁兵自重”,朝堂之上就變成了諸葛瞻和劉禪的代言人宦官黃皓之間的鬥爭了。

後主劉禪決心偏安一隅,諸葛瞻的主要心思是和黃皓爭奪朝廷大權,益州本土官員忙著自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士紳們巴不得不要打仗。

而姜維則開始了所謂的“屯兵避禍”。

誰還顧得上北伐啊!


步武堂


北伐中原,恢復漢室是諸葛亮和劉備的政治抱負。所以不管怎麼樣,都是要進行下去的。這個政治抱負在蜀國初期對蜀國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當北伐無果之後,這個抱負就變成包袱了。

所以,到了蜀國後期,在看到北伐無利可圖的時候,只注重眼前利益的一部分人就開始反對北伐了,其中諸葛瞻是代表。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呢?我認為可以分兩方面。

首先,蜀國後期國力大減,國內矛盾縱生。諸葛亮在的時候,還可以壓制住國內的種種矛盾,讓後方少起波瀾。並且諸葛亮是丞相,對內政很是瞭解。他的北伐中原是建立在能穩定蜀國國勢的基礎上的,即使是敗了,損失也能控制在可接受範圍之內。

但是姜維是大將軍,主要的精力在軍事上,關於內政主要是靠著蔣琬、費禕等人來維持。對於軍人來說,他只管好國家大勢,專心打仗就好,對內政的壓力瞭解的沒有諸葛亮那麼透徹,所以後期雖然堅持了北伐的政治抱負,但是卻被北伐拖累了國力,北伐變成了政治包袱。

而諸葛瞻等人看到卻是國內的疲弊,遠不及自己的父親諸葛亮在世時的祥和,加上姜維北伐不能建功,所以整個耐性已經被磨滅了,開始發對姜維。

另外,諸葛瞻雖然聰慧,但是治國之能遠不及其父親,他從下也沒有經歷過政務和軍陣的磨練,所以看事情比較膚淺,只看到了北伐的無力和國內的疲弊,卻不明白父親的親傳弟子姜維為何要在這種情況下堅持北伐,也沒有能力去改善國內疲弊現狀。只能通過最笨的方法來制止姜維。


綠茵中國


姜維文武全才,但是從費禕開始 諸葛瞻 黃浩個個限制姜維的兵力,再有才也沒用啊,呂思勉先生就說過蔣琬費禕的時候是曹魏動亂最大的時候,最有機會,可以這兩人不北伐,等到人家穩定了再去還有個屁用。所以說姜維是個悲情人物,堅決執行丞相的北伐路線,以攻代守的策略,但是北境最亂的時機已過,且人才輩出,漢內部掣肘又多,沒辦法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