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印象是如何塑造的

山東的經濟一直是比較好的,僅次於廣東和江蘇,雖近些年與前兩名的差距略有拉大,但第三的位置坐的還是相當穩。問題來了,經濟尚可的山東,但給人的印象卻不很深刻,包括山東人自己也這麼認為,原因何在?

1.山東電視臺功不可沒。山東作為省衛視,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廣告,“挖掘機技術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治不孕不育,到濟南……”,即便是選秀節目也都是五音不全的參賽選手,選秀節目最大的貢獻是輸送了“大衣哥”。即便山影出的電視劇均屬精品,但一般從來不在山東電視臺播出。對比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我在努力的想山東衛視一個能叫出名的節目,“陽光快車道”,不過主持人去寫寫雞湯了,可惜。

2.省會濟南市出名的大縣城。去過濟南的都有相同的感受,濟南除了泉城廣場附近建築稍顯華麗之外,其他位置的建築沒有體現出一個省會城市的身份。其實濟南的家底並不錯,歷史悠久(輪起歷史,山東各城市好像都有的說道),有美名“泉城”,有瓊瑤阿姨加持過的“大明湖”,有母親河黃河,還有省會的頭銜,應該能發展的很好。

3.山東各城市發展均衡,瓜分了較大的經濟總量。山東不同於廣東,湖南,湖北等地區,主要的一兩個城市佔據了全省一半的GDP,山東16地市有15個在全國城市排名進入前100,城市發展均衡,沒有一城獨大,這是優勢,同時也沒有特別突出的城市,最好的青島也沒能排進前十。

4.山東人保守。受儒家文化深刻的影響,山東人給人的印象普遍偏保守,當然整個北方地區均大體如此,遠遠沒有江浙地區的人激進,善於變革,善於創新,這種印象很難說那種因素決定的,但總體感覺是如此。

5.山東的主體經濟是傳統行業。山東能叫出名字的企業比如海爾,海信,青島啤酒等,都是成立很早的企業,諸如新興的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等,均不是在山東,不得不承認,杭州因為有了阿里巴巴,這座城市給人的感覺就是青春活力的。

山東的印象是如何塑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