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 「美」廈門

印象 “美”廈門

說到廈門,就不能不提陳嘉庚。愛國華僑陳嘉庚作為福建大地上的著名人物,在抗日戰爭期間為祖國提供了大量軍備物資,在家鄉傾囊助學,毛主席以“華僑旗幟,民族光輝”讚揚其高貴品格。而在廈門,幾乎處處都是嘉庚先生的印記。從嘉庚先生興辦的廈大、集美校園裡,到中西合璧的建南樓群和群賢樓群,從嘉庚公園到集美學村裡的嘉庚路上,這個光輝的名字已經深深地刻在廈門人的心裡了。

印象 “美”廈門

進入廈門島的第一站就是集美學村,由陳嘉庚先生親自指導創立,這裡除了建築融中西風格於一體,在西洋風的點綴下展示出獨特的閩南風之外,還有陳嘉庚先生的事蹟和偉略讓我們敬仰折服。其建築獨具匠心,無一雷同,人稱“嘉庚風格”。

印象 “美”廈門

鰲園中的景緻包攬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書法繪畫等諸多方面,充分體現了陳嘉庚先生的治學思想,其中必看的是園內的眾多雕刻,堪稱是福建石雕藝術的瑰寶。園內有毛澤東主席親題的“集美解放紀念碑”,此乃主席為小鎮題寫碑名獨一例。園內還有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的陵墓。

印象 “美”廈門

說起廈門大學,人們第一個準保感覺到“美”,其次便會想起它裡邊發生的愛情故事。整個大學不僅學術氛圍濃郁,還有芙蓉湖、情人谷水庫等美景,靜謐而浪漫的氣息充斥著校園。常常聽到遊人後悔說沒來廈大讀書。

印象 “美”廈門

胡裡山炮臺是洋務運動的產物,炮臺採用半地堡式、半城垣式,是典型的明清風格和西洋風格融會的建築。此外,它在抗日保衛戰中,曾擊沉日軍“箬竹”型13號艦,創造了輝煌戰績。現在,這些炮臺還存在於廈門,雖然已飽經滄桑,但是它仍以驕傲的姿態來展示著舊日的輝煌。

印象 “美”廈門

南普陀寺是標準的閩南風格佛寺,不過這裡的香火才是讓它聲名遠揚的原因,其香火之旺,使得來自五湖四海的進香者與遊人終日絡繹不絕。每年的觀音誕辰期間,更是善男信女叩拜祈福的節日。此外,在南普陀寺嚐嚐當地有名的素菜也是不可忽略的項目,南普陀素餅榮獲過“中國名點”金鼎獎,是廈門著名特產。

印象 “美”廈門

其實環島路不過就是一條環海路而已但是關鍵就在於它連接了眾多的景點,並且集旅遊、觀光和休閒娛樂於一身,行至路盡,依然讓人深感不捨。在環島路上可以租到雙座或三座的自行車,騎車慢行在海濱路上,別有一番感受。

印象 “美”廈門

萬國建築博覽是鼓浪嶼島上千座中西合璧建築的統稱。其中不乏傳統的廟宇,還有江南古典園林風格建築;有日本屋舍,也有歐陸風格的西方國家領事館。行走其中,會感覺傳統與現代、中國和西方之間文化、建築之間的碰撞和交融。

印象 “美”廈門

日光巖俗稱“晃巖”,是鼓浪嶼的最高峰。日光巖寺俗稱“一片瓦”,當年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在音樂、書法、繪畫和戲劇方面都頗有造詣的弘一法師,就曾在此地閉關8個月。弘一法師出家後,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度眾生出苦海,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其一生都充滿了傳奇色彩,前半生東渡日本留學,學油畫、學音樂,創造話劇,開創中國第一裸體課,絢麗至極;後半生一心向佛,普度眾人,歸於平淡。而你走進了日光巖寺,看到舊日弘一法師閉關之地,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位老人為世人所留下的無盡的精神財富呢?登至日光巖可覽廈門勝景。這日光巖頂峰的巨石,是廈門的象徵。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時,曾屯兵於此,故而名聲大振。此外,這裡還有弘一法師的閉關之地—日光巖寺。

印象 “美”廈門

菽莊花園是甲午戰爭後,林維源及其子叔臧不願當亡國奴,遷到鼓浪嶼居住所建的。花園利用天然地形巧妙佈局,行走其中除了震撼於它具有江南園林的精巧雅緻外,還能感受到洋溢在空氣中的不屈愛國情,最讚的是,這裡還有世界一流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

印象 “美”廈門

鼓浪嶼音樂廳主體建築掩映在古老的樟樹及榕樹下,經過時,總是會隱隱聽到鋼琴聲。此處經常不定期地舉辦室內樂、古典音樂演奏會,可以說是音樂愛好者們交流的理想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