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手可及,咫尺天涯:人到中年為什麼每天不想回家?(深度好文)

現代人有一個通病:“回家為什麼那麼難?”

其實下班之後正常的理論應該是立刻回家,撲倒在床上好好休息一下,但是現在都市的男女們下班之後卻不想馬上回家,第一選擇是去和同事們朋友們喝酒,夜幕降臨的時候,各種各樣的小清吧和酒樓高朋滿座。

  • 其實這不是現代都市文化,背後是我們現代都市白領的淚水。

其實我們現在的家庭關係可以用四點去解釋:“觀察、感受、需要、請求”這是美國心理學博士馬歇爾.盧森寶在《非暴力溝通》裡面提出的觀念。

觸手可及,咫尺天涯:人到中年為什麼每天不想回家?(深度好文)

即使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讓雙方相處,卻又不願意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在夫妻雙方彼此相處的事情上,那麼就是給婚姻雙方感情警鐘的一個信號。

完成一天的工作,結束了晚上的應酬,把車開到地下車庫,遲遲的不想回家,點上一支思緒,安靜的享受一天中屬於自己的一分鐘,因為你知道,下車以後你就不再是你自己,你也不屬於你自己,你有各種各樣的角色,你是子女,你是愛人,你是父母,你是職工,你什麼都是,可你就是不是你本人。


“咦,何老師?”公司小張加完班看到何老師居然在公司樓下抓娃娃,而現在已經是夜裡11點多了。

何老師西裝筆挺,夾著公文包,正站在一臺娃娃機面前抓娃娃。

“真巧啊。”聽到有人叫自己,何老師轉頭看到小張點了點頭,平時在公司兩個人不是一個部門,也沒有什麼交集,此刻何老師彷彿知己一般和小張攀談起來。

其實今天沒那麼多工作,也沒有應酬,何老師在辦公室坐了許久,實在無聊起身準備回家,路過娃娃機的時候就抓娃娃打發時間。

觸手可及,咫尺天涯:人到中年為什麼每天不想回家?(深度好文)

聊到高興的地方,小張也改變了回家的主意,二人決定找一個清吧去坐坐,經過攀談才知道,何老師基本都會約應酬,沒有應酬就自己約朋友吃飯喝酒,實在沒有地方去就在公司坐著,商場轉轉,打打遊戲機,甚至坐在地鐵站看電視也不會去。

她的妻子卻以為老何每天都要忙碌到半夜,實際上,都是何老師的謊言。

這一幕,在現代都市社會無時不刻的上演著。


其實造成這些原因有以下幾點:

中年焦慮。

人到中年對什麼事情都力不從心,隨著經濟高速的膨脹,維持每一個家庭的生活成本也越來越高,薪水的上漲一直追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

根據南京2019年人均收入3750元來計算,不吃不喝要75年才能在南京買一套正常價位的房子,月收入10000是中層收入水平,僅僅佔百分之十三的人口,而且還要防止被更努力的年輕人幹掉。

家,是焦慮的源泉,有工作,有房子,有車並沒有給生活帶來安穩,有了這些組成的家,反而是壓力的源泉。

觸手可及,咫尺天涯:人到中年為什麼每天不想回家?(深度好文)

無法溝通。

都說幸福婚姻的維繫靠夫妻雙方的溝通。

可是徒有形式,再怎麼溝通也回不到當年,夫妻雙方多年的文化差異,各自經歷的不同,已經導致的沒有溝通一致的可能性。

夫妻兩人需要的是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可是哪有那麼容易做到。她解決不了他工作的問題,他也回答不了她哪家商城打折。

當婚姻二人失去溝通的本質,那麼回家也不過是對著一張冷冰冰的木頭,那回一個沒有溫度的家自然是不願意的。

觸手可及,咫尺天涯:人到中年為什麼每天不想回家?(深度好文)

失去感情。

最後一個原因是最可悲的,也是情況最多的。那就是失去的愛情的本質。無法否認,很多人在第一次婚姻的面前,就是為了完成生而為人的基礎任務吧。

在兩個度過最初的七年之癢後,雙方的感情日益差距,慢慢的冷卻,到厭煩,每日在外遇到各種鶯鶯燕燕,幾十年如一日的對著一張臉,的確是無法給感情保溫。

所以失去感情也是最寒心,最悲涼的不想回家的原因。


觸手可及,咫尺天涯:人到中年為什麼每天不想回家?(深度好文)

那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很多人自己想改變,或者想改變自己的愛人,那麼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點:

  1. 責任制,角色分工明確回到正確家庭關係的第一步,就是開誠佈公,責任制去轉變雙方的事物,主外的也要嘗試家庭瑣事,主內的也要學習自我成長,這樣才有共同的語言,才會讓冰冷的感情逐漸升溫。
  2. 檢討與自我檢討不要一味的指責對方,多想想自己的過錯。加州大學的教育學家庭關係學博士曾今說過,不針對矛盾的根源,無論什麼方式去解決都是錯誤的。你不知道自身哪裡讓對方不滿的時候,無論什麼事情都不能彌補。孔子曰”吾一日三省吾身。”這樣才能快速的解決問題。
  3. 擁抱對方,重找愛情一味的逃避和指責是無法解決任何問題的,你首先一定要學會擁抱對方,先讓對方感覺到你的溫度,然後才會慢慢的融化。冰凍三尺而非一日之寒,日積月累的絕望,不是一下就能消除的,要慢慢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親情的因素,你們一定可以重新找到當年的愛情。

好了,今天關於我們每個人不想回家的問題就到這裡,很感謝你的觀看,有什麼想說的嗎?在評論區留言,關注瞭解更多生活人際知識!

總之,讓你的“家”發揮作用,有溫度,家才是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