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還我爸爸”,孩子親子作業完成,兩個寶寶卻失去了爸爸


導語

當今社會,競爭意識越來越強。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當然,老師也不例外,希望自己帶的班級,學生能更優秀,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於是老師牽頭,帶著家長,白天在學校上課,晚上家長在家裡輔導。不浪費一點點的時間。

“老師,你還我爸爸”,孩子親子作業完成,兩個寶寶卻失去了爸爸


於是很多家長變成了課外老師,下了班除了陪做作業,批改作業,還要發展很多親子項目。疲憊不堪之外,更有甚者,因為孩子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發生了無法挽回的意外。這不,一個親子作業,讓兩個寶寶失去了爸爸。

案例

一個38歲的二胎爸爸,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抓蝌蚪的親子作業,帶著兩個孩子來到河邊抓蝌蚪。在爸爸作業的過程中,孩子卻不幸落水,為了救自己孩子。父親下水去撈,結果卻再也沒有上岸。事後,老師慰問親屬,兩個孩子哭著對老師說“老師,你還我爸爸。”本來幸福的一家四口,現在成為了永遠的遺憾。

“老師,你還我爸爸”,孩子親子作業完成,兩個寶寶卻失去了爸爸


家長在生活中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

1、不斷傳遞水火無情的道理。

從上面的案例,我們可以發現,如果孩子特別注意安全,有這方面的意識,那麼也不會發生父親救子,不幸身亡的慘劇了。因為孩子在沒有人教授的情況下,是不會懂得那些是安全的,那些是危險的。在他們的眼裡,只有好玩和不好玩的區別。

“老師,你還我爸爸”,孩子親子作業完成,兩個寶寶卻失去了爸爸


玩水當然就是他們認為好玩的事情。可是水火最無情。父母的疏忽,不加提醒,等悲劇發生的時候,連哭都哭不出來。所以不斷的傳遞水火無情的道理,讓孩子有安全意識,尤為重要。每個孩子都是心頭肉,都希望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所以從小就要培養,那麼孩子才會有怕的概念。

2、正確的自救方式。

除了傳遞一些安全道理,必要的自救方式也有告訴孩子,如果不幸落水了,如何穩定情緒,保持呼吸,游泳的正確姿勢等,都是需要教授給他們的。當然除了會游泳,滅火、防電、受傷後的自救,都要告訴給孩子。很多教育視頻和電視媒體也有相關資料,可以蒐集給孩子看。

“老師,你還我爸爸”,孩子親子作業完成,兩個寶寶卻失去了爸爸


3、遠離危險的環境。

孩子疏忽是因為不懂,但大人疏忽那真是有點太放鬆戒備了。很多環境其實是危險。小區的噴水池,就經常發生漏電身亡的事故,無一例外的不是孩子就是家人受到了傷害。孩子希望玩水,家人也覺得可行。殊不知,很多環境本身就存在隱患。水碰到電,孩子一碰,那就是最大的危險。有比如在海灘上玩耍,父母一不注意,孩子就自己游泳去了,可是往往意外也發生了。

“老師,你還我爸爸”,孩子親子作業完成,兩個寶寶卻失去了爸爸


走路看手機不看孩子,出了車禍,這樣的悲劇比比皆是。所以遠離危險的環境,應該從家長做起,你不去,孩子也不會不敢去。時刻提醒自己,帶娃要上心啊。畢竟孩子就這麼一個。

總之,這裡提醒大家安全意識除了孩子要有,家長更應該具備。多關注安全話題,多多學習,是成年人的必修課。關於這個話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討論。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朗媽咪,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贊 + 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