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版"對越自衛反擊戰",贏得順理成章,中華卻永遠失去了交趾

在雲南的邊界小鎮河口,隔江眺目,對面就是越南老街市,是越南老街省的省會。兩國之間這條河流如今我們稱之為元江,大家可能更多的稱呼它為紅河,因為四十年前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們英雄的人民子弟兵用不到三天時間就越過紅河天險,攻克老街,在全世界面前戳穿了越南所謂"第三軍事強國"的謊言。


宋朝版

中越河口口岸

在此之前的1076年,北宋熙寧九年,越南還不叫越南,是宋朝的內藩交趾,紅河也還不叫這個名字,叫富良江,但同樣是在這條河邊,宋朝的軍隊在此大破交趾軍隊,以雷霆萬鈞之勢贏得了戰爭。但是,近千年之前勝利的那場戰爭,卻沒有如千年之後的對越反擊戰一樣讓中國乘勢騰飛,反而讓原屬於中國的交趾(今越南北部)地區從法律上永遠的離開了中國。


宋朝版

北宋疆域

"所有克復州縣,已令安撫司各遣人畫定疆界,無輒侵犯。昨虜略省地人口,可並送還",以人為本的大宋王朝要回了自己被交趾擄掠的臣民,但是卻正式與交趾劃定疆界,從事實上承認交趾的國家性質,自此以後,除了明朝時中原王朝短暫地收復過交趾之外,這片土地永遠地離開了中華。

交趾在宋之前的歷史變遷

今天的越南,立國的疆域基礎是宋朝時的交趾,後來向南吞併占城,向北不斷的蠶食掠奪中原王朝的領土而來,而交趾,是在中原王朝歷次動亂時候,一步步地脫離了祖國懷抱。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嶺南,設南海、桂林,象郡,象郡就涵蓋了如今越南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地區。秦末天下大亂,南海郡龍川令趙佗據嶺南自保,建南越國,待漢朝建立後,又向大漢稱臣,成為內藩。後來南越國好好的藩屬不做,有權臣還想著搞獨立王國,被漢武帝派伏波將軍路博德平定,在公元前111年,南越國退出歷史舞臺,就地設置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其中交趾、日南、九真就是在今天越南的中北部,並且九郡之上,設交趾部,由刺史管轄。從此之後,交趾就和內地的州府一樣,成為中原王朝的郡縣,並被直接管轄。


宋朝版

北宋交趾郡

到了唐朝,唐高宗李治設安南都護府,管轄交趾地區十二州,因此交趾又稱安南。唐末,朝廷式微,各地軍閥割據混戰,自然對邊疆偏遠不毛之地就沒那麼重視了,當然更重要的是有心無力,這樣,就給了交趾本地豪強可趁之機。公元905年(唐天祐二年),唐朝滅亡前兩年,曾任宰相的獨孤損被貶為安南靜海節度使,他是明朝之前中原王朝派駐到交趾的最後一位官員,但是同年,獨孤損又被流放海南。此後,交趾本地的豪強才是據地自守,並慢慢獨立出來。

獨孤損離開以後,不久唐朝滅亡,中原進入五代十國的大混亂時期,交趾先後屬於五代之後梁和十國之南漢,可面對如此時局,交趾的土豪們自然知道可以從中漁利。首先是曲承裕開始自稱節度使,並傳承三代,後面被南漢擊敗,但是仍然是由交趾本地軍閥接手,先後有楊廷藝、矯公羨成為安南節度使,而後又有吳權於公元939年(後晉天福四年)自立為王,但是,這個時期內,交趾仍然是中原王朝屬地,雖然是由軍閥自立,但是他們仍然是中原之臣,所領的交趾土地也當然是中原之土。

可是,交趾從來就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地方,從東漢起,因為此地民風彪悍、山林險阻,對抗中原王朝的反叛舉動就一直沒斷過,但是限於地理環境和當地民俗,大都是以依靠當地豪強安撫為主,以軍事打擊叛亂者為輔。公元40年(東漢建武十六年),麓泠縣雒將之女徵側起兵,其妹徵貳相應,交趾各地越人、俚人等少數民族隨風而起,擊敗漢朝駐軍,奪城六十五,史稱"二徵起義",公元43年(東漢建武十九年),伏波將軍馬援平定叛亂,斬首二徵,就地鑄銅柱永鎮交趾,銘"銅柱折,交趾滅"。公元248年(三國吳赤烏十一年),九真軍安縣女子趙夫人起義,攻破城邑,交趾騷動,當然吳國反應很快,任陸胤為交州刺史、安南校尉,一面施恩崇信,一面收買豪強,很快平定叛亂。後來南北朝梁時有李賁叛亂,隋朝鎮壓過李佛子起事,唐朝先後鎮壓李嗣仙起義,梅叔鸞起義,平定杜英翰、楊清叛亂。當然,這在古代來說也很正常,畢竟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封建制度壓迫了所有窮苦人民。

交趾在宋初的肆意妄為

到了宋朝,中原王朝軍力下降,並且對邊遠四夷之地也沒那麼看重了,宋真宗就說過,"祖宗開疆如此其大,慎守而已,安用勞民以貪無用之土乎?",於是,這種統治者的短視和國力的力有不逮,直接使得交趾跳出了中央掌控。


宋朝版

宋軍圖畫

公元944年,吳權去世後,交趾進入封建領主混戰時代,即"十二使君之亂",但是,越是混亂才有人才脫穎而出。公元968年(宋太祖開寶元年),本土軍閥丁部領削平十二使君,統一交趾,建立"大瞿越國",這是越南歷史上首次建國,並且時機選的再恰當不過,是在北宋初建的時候,因此直接被北宋承認了,到973年(開寶六年),丁部領遣使求北宋王朝冊封,宋太祖接受了,封其為校檢太尉、交趾郡王,視交趾為內藩,雖然仍然是以內職分封,但也承認了交趾立國事實。

到富良江之戰之前,交趾也是動盪不堪,其國三易,丁氏廢長立幼,權臣黎桓黃袍加身,建立黎朝,併成功擊敗宋太宗的南征大軍,正式鞏固了交趾的藩屬國地位,而後李公蘊代黎朝自立,建立李朝。同時,在國家層面,宋朝仍然和交趾保留著內藩關係,按照制度,其實此時的交趾比高麗是高一個級別的內藩,但比羈靡州還低一個級別,可也是屬於隨時能立州縣的,因為交趾和宋朝在邊境還沒有明確的領土劃分,對北宋來說,我的是我,你的還是我的。

根據宋朝冊封藩國制度,一般的外藩王位承襲,如占城、三佛齊等國家,在朝貢時上表,朝廷就直接予以冊封;高麗則不同,得由其嗣子請命,然後冊封為高麗國王;交趾又不同,交趾王立,先封嗣子為校檢太尉、交趾郡王領靜海軍節度使,過幾年後,封南平王,死後朝廷追封南越王,三次晉封,這是其他藩屬國沒有的待遇。為什麼,因為交趾在宋朝統治者看來,仍然是自己的地盤,“蓋以安南本交州內地,實吾藩鎮,因仍世襲,使護安南一道,非他外邦自有土地人民,不盡臣之比也

。”

按道理說,宋朝時的中央政府對交趾也沒話說了,恩榮無比,就算是每次交趾進貢,都要摺合成錢財,優厚地返還給他們,並不指望他們能幹多少事,安安心心幫大宋守好南方邊界就行,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交趾好像有那麼點夜郎自大的意思,不斷侵襲宋朝南界,最終當然只能換來大宋王師的雷霆之怒。

因為大宋換了一位進取的帝王,還有一個矢志"富國強兵"得宰相,宋神宗與王安石這對君臣開始執掌大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他們要建立一個鐵血大宋。


宋朝版

宋神宗圖像

"聚財積穀,寓兵於兵,則可以鞭笞四夷,盡復唐之故疆","振威武,恢復舊疆,快忠義不平之心,雪祖宗累朝之憤",四周那些不聽話的人,已經都被列入了黑名單,燕雲十六州可能沒那麼快,可小小交趾還來騷擾,那就必須抽刀見血了。

大宋朝野的雷霆之怒

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寧八年),交趾權臣太尉、輔國李常傑竟然以王安石"行青苗助役之法,荼毒生民"為由大舉侵犯,領兵十萬,水陸並進。十一月二十日,水路攻陷欽州,二十三日,再陷廉州;陸路破邕州(今南寧)太平、永平、遷陸、古萬四個城寨,並圍邕州城。雖然以前宋邊境的地方官員也對應對交趾侵略有一套方案,並且還有自神宗登基後,王安石先後啟用沈起和劉彝知桂州,就近準備對交趾的軍事鬥爭。但是,面對突如其來的交趾大軍,邊境完全沒有準備,一時間烽煙四起,交趾如入無人之境。


宋朝版

宋軍圖畫

但是,宋朝的也是不缺英雄的。邕州被圍之後,知州蘇緘堅持守城,他收攏廂軍二千八百人和招募城內百姓數百人頑強抵抗,"緘日夜行勞士卒,以神臂弓僕賊、殪象不可勝計",堅守四十多天,殺敵一萬五千多。但是,遇到了豬隊友,廣西都監張守節率軍救援,又畏葸不前,在崑崙關被李常傑打敗,張守節被陣斬,被俘的宋軍有人當了反骨仔,獻計破城,蘇緘"義不死賊手",殺了自己全家三十六人,而後自焚(南寧市2002年定蘇緘殉難處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城內百姓因此沒有一個投降。然後交趾就滅絕人性,竟然屠城,"殺吏卒、土丁、居民五萬餘人,以百首為一積,凡五百八十餘積,並欽、廉所殺,無慮十萬人"。交趾如此行徑,宋廷震動,當了這麼多年老好人,還能遇上農夫與蛇的故事,必須給他點顏色看看。


宋朝版

宋代軍服

熙寧九年二月,先以趙卨為安南道行軍總管、經略安撫招討使,嘉州防禦使李憲為副,而後臨陣換帥,把帝國雙璧之一、與狄青齊名的名將郭逵調過去當主帥,趙卨當副手。十二月一日,舉兵出界,前鋒張世矩在決立隘與交趾兵遭遇,首戰告捷,以泰山壓頂之勢力克交趾兵,"賊以象拒戰,逵使強弩射之,以巨刀斬象鼻,象卻走,自踐其軍,大兵乘之,賊潰去

"。

此後郭逵派手下燕達先後平定廣源州和永平,本來趙卨建議,廣源離交州也就十二個驛站,不如兵分三路、齊頭並進,這樣能出其不意。但是郭逵說,在下連、古弄洞還有敵軍敗兵一萬多,這個不能不防。於是留下三千輕騎防備,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放出消息說從這個兩個地方攻入交州,交趾軍果然上當,在夾口隘設伏,郭逵偵察到後,偷偷從兜頂嶺繞路,抵達富良江邊,也就是到達了主戰場。

此時離交州城不到三十里,交趾感到了極大的軍事壓力,在富良江南岸佈置戰艦四百餘艘,奪取制江權,使得宋軍不能渡河,也不能與交趾決戰,企圖把宋軍拖垮。但是宋軍將領兵法都是玩透了的,郭逵又是宿將,因此採取誘敵深入的戰術,讓前軍示弱,引誘交趾出兵。交趾果然上當,以數萬之兵想一舉拿下宋軍,宋軍演戲也是一把好手,剛開始做出前軍失利的假象,郭逵都把親兵填進去了,而後燕達見時機成熟出兵,交趾一見宋援軍,知道上當了,開始後撤,這麼好的戰機稍縱即逝啊,宋軍埋伏的騎兵、步軍盡數齊發,大敗交趾,殺傷無數,堵在紅河裡淹死的人不可勝數,"水為之三日不留",陣斬交趾太子李洪真。

交趾慘敗之後,統治者李乾德惶恐不安,立即遣使向郭逵投降,並獻出蘇茂、思琅、門、諒、廣源五州之地,郭逵鑑於已經大勝,並且所率軍士因為南方瘴癘也死傷過半,"凡徵安南兵十萬,夫二十餘萬,冒暑涉瘴,死亡過半,存者皆病猝",再打下去也不現實,索性納降回去了。

但是,關鍵還在戰後的處理上。熙寧十年二月,郭逵報捷的奏摺送到了汴梁,神宗為了以示大度,以及對藩屬領土沒有奪佔之心,在熙寧十年及以後的邊界談判中,"令所差官以朝廷恩信曉諭乾德,令送還所擄人口,給與疆土",當時交趾獻出歸還給大宋的領土也全部不要,只要回了原屬於宋朝的臣民。


宋朝版

清朝徵越南之富良江之戰

自此以後,越南正式脫離中國版圖,但是,富良江之戰也為西南邊境帶來了長久的和平,交趾謹守藩國本分,按時朝貢,雙方經濟、文化交流密切,宋、交再無大規模戰爭,大家安享太平。

參考資料:1.《宋朝與越南關係研究》,鄧昌友

2.《中越古代戰爭性質研究》,周增亮

3.《續資治通鑑》,畢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