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到底擁有多少軍隊,控制西南,為何能威脅康熙皇帝的統治?

繁華萬里


當年清軍入關,用許已高官厚祿的方式,大批的收買的明朝舊臣。他們以漢制漢,對投降後金的明朝軍界高層給予封賞,只要你歸順清朝,就可封王建藩。



其中臨陣倒戈,幫助清軍入關的吳三桂無疑是其中最具實權的人物。他被封為平西王,鎮守西南,乃是一方封疆大曆,雲貴地區的軍政財務大權,皆是由其掌控,“假以便宜,不復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與之類似的還有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這便是所謂的“三藩”!

康熙十二年,年不滿的二十的康熙帝,以“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為由,決議撤藩。看過電視劇《康熙王朝》的人肯定都會對康熙草率宣佈撤藩,而被孝莊訓斥的情節印象深刻。在劇中,孝莊除了斥責康熙草率之外,還毫不保留的提出了自己對撤藩的顧慮,那就是擔心宣佈撤藩後三個藩王會造反。

不得不說,從當時的形勢來看,康熙此舉,確實顯得有些過於的急躁和激進。因為當時“三藩”的實力過於強大,如此強硬的措施,勢必會給初定中原的清王朝帶來一場劫難。

首先,從地理位置上來說,當時吳三桂的勢力佔據了雲南、貴州、四川、陝西等地,整個西南差不多都被他佔了,其他兩藩—耿精忠和尚可喜分別佔據著福建和廣東,此外還有陝西的王輔臣遙相呼應,這算下來幾乎是清朝的半壁江山,怪不得吳三桂這麼有底氣。

其次,吳三桂兵力雄厚,兵力在30萬左右,耿精忠手下的兵力在15萬左右,尚可喜的兵力大約在十萬左右。

而同時期的清廷,只有15萬八旗以及20萬左右的綠營兵。雖然,從表面看實力相差並不懸殊,但是清軍可調動的機動兵力並不多。因為這個時候,清朝的敵人不僅僅是三藩,蒙古諸部的不安分分子,寶島上的鄭家勢力。三藩起兵之初,清朝僅僅調動了7萬軍隊。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比,怎麼看也是吳三桂的勝算大。


再者,最重要的一點,吳三桂是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朝廷每年撥給他600萬輛銀子的軍費,這些軍費結餘了不少。此外,吳三桂經略雲貴多年,充分利用了雲貴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大肆開採金礦、銅礦和銀礦,擴充了自己的“小金庫”。可以這樣說,經濟實力進一步刺激了吳三桂的野心。

所以,從各方面實力上來講,吳三桂其實是佔據優勢的。吳三桂起兵後,不少對清朝統治不滿的百姓,也紛紛響應。內蒙察哈爾汗、青海墨爾根臺吉亦起兵響應反清,寶島鄭家也在搖旗吶喊。


吳三桂聲勢最大時,一度據有雲貴川陝甘湘桂贛閩浙十省土地,其大軍已經飲馬長江,直指中原了,覆滅清朝似乎已經只是時間問題。

但可惜的是,吳三桂反清不過只是口號,他並沒有將清朝趕出關外,恢復漢家天下的那般雄心壯志,只要能夠劃江而治,便心滿意足了。當大家看清楚吳三桂只一切作為只是為了自己的稱帝夢的時候,便開始離心離德,遭到康熙的分化瓦解。此後再加上康熙帝又放手重用漢將、漢兵作戰,清軍戰鬥力得到提升,吳三桂的形勢立馬急轉直下,最終走向敗亡!


白話歷史君


三藩之亂前康熙帝約有40萬兵力,吳三桂兵力自然難以威脅康熙

吳三桂的兵力情況有:

1、旗下漢軍53佐公10600人;

2、綠營兵四鎮十營21600到24000人之間;

3、吳三桂額外招募的雲南土著猓猓兵。

估算起來,吳三桂就5、6萬的兵力。

三藩之亂前,吳三桂的5、6萬人,相對康熙帝的40萬,不足以構成威脅。就算三藩之亂時,吳三桂能夠調動的兵力也就是20多萬,依然難以和康熙勢均力敵。

三藩之亂不是吳三桂主動挑起的

清初設立四藩是清廷出於以漢制漢的策略,因此才有:

平西王吳三桂鎮守雲貴川;

定南王孔有德鎮守廣西;

平南王尚可喜鎮守廣東;

靖南王耿仲明鎮守福建。

吳三桂原本以為他的餘生就在鎮守雲南中度過。說句老實話,吳三桂並非主動反清的意思,否則吳三桂在就多爾袞死時,趁機反叛,割據雲貴川,不用等到康熙親政。

即便多爾袞時不反,吳三桂也會加強對雲貴川的控制,積極聯絡其他各方作為盟友。

這些事情在吳三桂造反前都沒有發生。

事實上康熙帝才是那個違約方:

多爾袞時期大清和吳三桂等三藩約定讓他們作為藩王世守南方。可連吳三桂等第一世都沒死,康熙帝就要廢除這個承諾。

吳三桂因此起兵造反,並非過錯方。在三藩沒有過錯的情況下,廢除昔日承諾,康熙帝自然沒有理由——大清的信譽在哪裡?

三藩之亂,錯在康熙帝毀約,而不是吳三桂實力有多強!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三藩之亂其實質就是就是滿洲與遼東軍事集團的決裂。在與南明、農民起義軍爭奪天下的過程中,出身於遼東的漢人四藩王,即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耿仲明三代(子耿繼茂,孫耿精忠)、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充當了清軍的急先鋒,可以說清朝能拿下長江以南,很大程度上就是這清初四王拼死作戰的結果。當然,定南王孔有德被李定國擊敗,身死廣西桂林,其餘三藩,吳三桂鎮雲南、耿仲明之子耿繼茂鎮福建(本與尚可喜同鎮廣東,後被移藩)、尚可喜鎮廣東,這三位功勞最大,爵位最顯,尤其是吳三桂更是後來居上,實力更是這三位藩王的領頭羊。

當然在天下初定的時候,對清廷來說,三藩逐漸失去正面作用,副作用倒是越來越明顯,甚至對清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具體說來有三個方面:

首先、消耗財政,佔用補貼,清朝財政能力遭到嚴重削弱。三藩雖然掌握了地方財權,如吳三桂,不算其採礦、茶葉、田賦、土司勒派等收入,光是鼓鑄貨幣每年獲得利息就達20萬兩,地方之利盡入自己腰包。但是清廷每年仍然要支出大量的俸餉,據清廷戶部於順治十七年奏報,僅僅供給吳三桂的銀兩就高達900餘萬兩,而當年正賦僅僅875萬兩。

《清世祖實錄·卷一百三十六》:合計天下正賦,止八百七十五萬餘兩。而云南一省,需銀九百餘萬,竭天下之正賦,不足供一省之用。




再加上耿、尚二藩,其當年共需要2000餘萬兩。當然,隨著戰事的順利推進,餉需壓力有所緩解,如康熙十一年,三藩所需銀兩為500餘萬兩,但是相對於康熙年的3000萬兩左右(查康熙三十八年,其徵銀數目為2739萬兩)的財政收入來說,仍然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目,仍然是清廷巨大的負擔。

《聖武記·卷十二》:除四川不數外,餘皆三藩協餉歲五百餘萬,雲、貴不及一半,較順治間已省四分之三。




其次,三藩私屬官僚遍佈各地,尤其是吳三桂不僅可以節制雲、貴督撫,還可以在四川、廣西、貴州三地擁有任命官員的權力,號稱“西選”,史稱“西選之官遍天下”。

《皇清奏議·卷十六》:四川、廣西、貴州三省附近滇雲,吏部查三省舉人考過職街、應選州縣者,挨序諮送平西王查缺補授。

再加上三藩有各自龐大私屬武裝力量,有此三項,足以與中央分庭抗禮,形成割據。


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對中央威脅實在巨大,搞不好有顛覆政權的可能,當時年輕的康熙皇帝認識到了形勢嚴峻,遂將“三藩、河務、漕運”三件大事書寫於宮柱之上時時警醒自己。

《清聖祖實錄·卷一百五十四》:朕聽政以來,以三藩,及河務,漕運,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書而懸之宮中柱上。

康熙要集中力量做大事,首先就是要把形同國中之國的割據勢力三藩給剷除,否則怎麼會將除三藩一事放於其他兩件大事的前面。事實上,康熙之所以能在未來治黃河、定臺灣、滅噶爾丹,其一生之功業就是基於消滅這個割據勢力基礎上完成的。


而吳三桂的猝然反叛,清軍幾乎動員了全部有生力量前去撲滅,造成了“諸禁旅皆南征,宿衛盡空”的局面,差點給清廷造成了滅頂之災,察哈爾部親王布爾尼趁清軍全力南下平叛之機反叛,兵力空虛的清廷不得不組織八旗家奴組成軍隊平叛,幸好圖海等人指揮給力,再加上漠南蒙古諸王公感於清廷三代積威和羈糜大部分王公未響應布爾尼(僅奈曼部響應布爾尼),才得以平叛成功,實在是險峻的很。

而提問中提到吳三桂的兵力多少問題,我也來說說,先來看看《聖武記》的說法,資料如下。

《聖武記·康熙勘定三藩記》:三桂藩屬五十三佐領,綠旗兵萬有二千,丁口計數萬。……破流賊,定陝,定川,定滇,取永明王於緬甸,又平水西土司安氏,四方精兵猛將多歸其部下。計五丁出一甲,甲二百設一佐領,積五十佐領,轄以左右都統。設前、後、左、右援剿四鎮,分十營,每營兵千有二百。



《聖武記》所說原有吳三桂的藩屬兵丁12000人,這應該大多是原吳三桂的關寧軍體系部隊,再加上各處降兵組成所謂“四鎮”,分“十營”,又有12000人,吳三桂的部隊按此說法只有24000人。而《清史稿》的說法則略為不同吳三桂兵力構成是原藩屬兵丁+四鎮+十營,以此加之吳三桂的部隊應該有30000多人兩種。附圖。


兩種史料的不同點在於“四鎮”和“十營”是否是同一體系,再查《清世祖實錄》,吳三桂清廷於順治十七年七月,允吳三桂設置“十營”。而於同年十月,“允平西王請,設雲南援剿四鎮”。由此可知《聖武記》的確犯了錯誤,根本就沒有什麼設“四鎮”分“十營”的說法,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單位。所以,以兩種史料綜合來看吳三桂的兵力只有24000~30000人左右。

但是,令人費解的是吳三桂真的只憑這一點兵力就能在雲南起兵反抗清朝嗎?要知道吳三桂起兵後僅僅數月,席捲雲南、貴州、四川、湖南諸省,這絕對不是隻有30000兵力能做到的。所以吳三桂的兵力絕對是要多的多。

首先從目前的史料上看,吳三桂剛開始降清時的藩屬兵丁,以《清史稿》和《清史列傳》記載為2萬人,“分隸步騎兵二萬,先驅討賊”,而《清世祖實錄》則記載“以馬、步兵一萬隸平西王”。在剛開始降清之後可知吳三桂的兵力為1~2萬人,極有可能如《聖武記》所說為12000人。

其後下陝西、平四川、定雲南,又有大量的南明和農民軍降兵加入,我根據明末清初人劉健所寫的《庭聞錄》的記錄彙總,吳三桂在徵雲南時期,光在順治十七年五月前,在雲南一地吳三桂就額外的收納了降兵43879名,所以,清廷在順治十七年六月的戶部奏報上寫道吳三桂有的兵馬有70000餘人應該與真實數字相差不大。

《清世祖實錄·卷一百三十六》:雲南平西王官甲一萬員名,綠旗兵及投誠兵共六萬名。


當然,這僅僅是順治十六年六月的數字,其後仍有大量來自南明和原大西軍的降軍到來。如賀九義部將何起龍、楊朝欽等六人,率眾738人來降,丁仲柳以168人來降,黃朝用以342人來降,白文選以眾11749人來降,將軍胡順等人又帶2000餘人來降,李定國之子李嗣興率兵5000餘人來降。僅僅是《庭聞錄》記載投降吳三桂的人數已經高達近2萬,我嚴重懷疑這些部隊雖不見於清廷編制,但已經被吳三桂消化吸收。



而史書上留下的記載吳三桂的各個時期的添兵記錄也有很多。附圖。

《清聖祖實錄·卷六》康熙元年七月庚辰條:兵部議準平西王吳三桂請,添設雲南省城副將一員,中軍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馬步兵一千名。
《清聖祖實錄·卷八》康熙二年三月癸酉條:偽都督馬思良,自邊外率眾投誠,應授職銜,並偽總兵胡順等以下各員,均應請敘。
《清聖祖實錄·卷十五》康熙四年五月癸丑條:偽總兵羅大順投誠,其原管地方應編入貴州新添衛,土田照例科糧。




所以,吳三桂的編制內兵員(魏源謂藩標兵額)可能確實只有2~3萬,但是由於其封藩雲南,天高皇帝遠,自己私底下擴張的編外人馬起碼10多萬,再加上吳三桂戰起之日,還大量招募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口加入軍隊,所謂“兼煽土司儸倮兵數萬”,所以吳三桂起兵之時兵員已經有將近20萬人。再加上雲貴地區、湖南地區在吳三桂反清時,大量綠營官兵倒戈投降,如貴州巡撫曹申吉、黔西總兵王永清、沅州總兵崔世祿、貴州巡撫李本深在吳三桂反後,紛紛加入吳三桂的陣營,其軍隊規模在25萬以上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吳三桂在雲南根深蒂固,有雄厚的財政收入以及自己的官僚集團,還有龐大的軍隊,所以一旦發難,絕對能給清廷造成很大的威脅。

引用文獻:《清世祖實錄》、《清聖祖實錄》、《清史稿》、《清史列傳》、《聖武記》、《庭聞錄》、《皇清奏議》


論史


\t吳三桂反抗滿清是對的,但是不是時候。他應該在入關後不久,就反抗滿清,至少還能留下一個浪子回頭的名聲,比如李成棟。

可惜他偏偏選擇在二十年以後才開始反抗滿清,這就完全是出於私心,自然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那麼他起兵到底帶了多少人呢?

\t吳三桂剛出山海關的時候,手裡有五萬鐵騎。

吳三桂最初是山海關總兵,是大明朝抵擋滿清入關的最後一道防守。所以崇禎皇帝是給了吳三桂5萬大軍駐紮在這裡。當時山海關外已經完全是滿清的天下,而且崇禎皇帝認為沒有必要固守關外的地盤,畢竟一直浪費錢,又沒有實質性的作用。

由此可見,吳三桂對崇禎皇帝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在吳三桂的嚴密防守之下,北邊的敵人的確是進不來,可是崇禎沒想到的是,孫傳庭在潼關被斬殺,李自成打進了北京城。崇禎皇帝四處尋求勤王的軍隊,卻始終沒有人趕來,無奈之下的崇禎只好選擇自殺。

順治元年,李自成自西安東犯,太原、寧武、大同皆陷,又分兵破真定。莊烈帝封三桂平西伯,並起襄提督京營,徵三桂入衛。---《清史稿》

那麼距離崇禎那麼近的吳三桂為什麼沒有趕回來呢?其實吳三桂是在往回趕,不過他的速度有點小慢。當時的他應該是在觀望著,畢竟趕回去也未必救得了崇禎皇帝。

大明亡國後,吳三桂在李自成和多爾袞的共同招降下,最終選擇了滿清的多爾袞。不過我們要注意一點,吳三桂在山海關和李自成打了很長時間,幾乎快頂不住的時候,多爾袞才放清兵入關。

\t這就是說吳三桂的五萬鐵騎,極有可能在這一戰中,傷亡過半。多爾袞是聰明人,他不會讓一個如此強大的吳三桂成為自己的臂膀,擁有五萬鐵騎,如果還可以合法地在自己的統治之下存活,對滿清王朝來說是非常大的威懾力。

\t所以入關以後的吳三桂兵馬,大約是在三萬左右,這個是沒有具體統計的數據。如果李自成的大軍沒那麼孬的話,應該能給吳三桂造成毀滅2萬的打擊。

\t吳三桂帶兵南下,幫助滿清平定中原。

在多爾袞入關以後,吳三桂雖然也帶著自己的人馬。但是有一個大前提就是,吳三桂必須要受到滿清親王的節制。

吳三桂帶著自己的大軍跟隨阿濟格一起進入山西,陝西等地,對李自成的殘餘人馬繼續發起進攻。這個時候的吳三桂是不可能擴編的,所以他所帶領的人馬應該就在三萬左右。

後來多鐸南下的大軍也選擇西進,結果把李自成的老家西安給佔領了。這個時候清政府卻突然將吳三桂從前線調出關外,讓他鎮守錦州。

尋命英親王阿濟格為大將軍,西討自成,三桂率所部從,自邊外趨綏德,二年,克延安、鄜州,進攻西安。自成以數十萬人迎戰,三桂督兵奮擊,斬數萬級。自成出武關南走,師從之,自襄陽下武昌,自成走死。師復東徇九江。---《清史稿》

傻子都知道,多爾袞這是在表態,你吳三桂手握重兵,此刻應該要做出選擇,到底是徹底成為滿清臣子,還是要繼續向著光復大明。

所以說吳三桂真正成為漢奸,是在這個時候。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吳三桂連忙稱呼崇禎為故主,尊奉順治皇帝為新主人,這才被多爾袞重新調入關內。

此後吳三桂就徹頭徹尾開始為滿清政府賣命,他在漢中、重慶、四川等地屠殺大量農民起義軍,在打入雲南以後,在此地開府設置辦事處。尤其是在他絞殺了南明永曆皇帝以後,吳三桂被正式封為平西王。

\t所以吳三桂應該在這段時間內,是擴充了一部分兵力的。畢竟他誅殺了大量的朱明政權後裔,充分得到了清政府的認可。

\t尤其是在李國翰死後,無人掣肘吳三桂的兵權,從此吳三桂掌握了西南大軍的所有通兵權,人數在八萬左右。

\t吳三桂起兵反清,號稱20萬大軍,至少也有15萬之眾。

吳三桂坐鎮雲南14年,他在這裡其實也不斷招兵買馬,所以在他起兵抗清的時候,號稱20萬大軍,那可不是帶著多少水分的。

他自身至少也有10萬大軍作為基礎,否則不敢出兵。此外還有尚可喜和耿精忠兩路人馬,他們都是統治一省的大員,手裡少說也各自都有五萬人馬。所以說北伐抗清的力量應該有20萬,至少也有15萬那麼多。

十六年正月,由榔奔永昌。二月,三桂與尚善、卓布泰合軍克雲南會城,破文選玉龍關,取永昌,由榔走緬甸。師渡潞江,定國設伏磨盤山,詗知之,分八隊迎擊,斬殺過半。取騰越,追至南甸,乃振旅自永昌、大理、姚安還。---《清史稿》

\t再加上吳三桂聯絡了自己在各地的其他黨羽,比如說四川的鄭蛟麟、譚弘,陝西的王輔臣,廣西的孫延齡等等,20萬大軍是鐵定有的。

這次反叛的風頭非常大,以至於康熙自己都打算退回關外,他認為,滿清人馬的確還是太少,所以壓根就不可能戰勝如此龐大的反抗力量。

當然後來是平定了,不過花費了足足8年時間。這需要何等的毅力和決心,才能把這場戰爭拖8年之久呢?可見吳三桂的力量的確太強大,要不是他歲數大了,康熙未必就能戰勝吳三桂。



\t總結:在大明失去人心以後,吳三桂再起義等於徒勞。

為什麼吳三桂的起義必然失敗呢?因為那些忠於大明的臣子們幾乎都被殺光了。留下來的都是被強行剃了頭的人,他們哪裡有什麼熱血去為了恢復大明而努力呢?

而且吳三桂帶來的這些士兵,經歷了14年的安逸生活,一方面歲數不小了,另一方面戰鬥力也下降了,他們真的能夠承擔起恢復大明的重任?

\t吳三桂說是要反清復明,其實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在滿清尚未穩定的時候他不反抗,在被封為平西王的時候,他也不反抗。偏偏是在康熙要削藩的時候,他選擇了反抗。

\t那麼他到底在圖些什麼呢?還不是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所以說吳三桂的行為誰都看得出來是為了什麼,既然如此,誰還肯為他如此賣命呢?


江湖小曉生


順治年間裁員吳三桂軍隊數量從6萬人減至24000人剩下的都是精銳。裁撤三藩起兵之後,新招募的軍隊很多,三藩及其響應的軍隊一併算上叛亂起兵的時候是10萬人。

在發動叛亂之後,迅速擴充到了30多萬。在不長的時間裡,吳三桂已經控制了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地區,整個西南地區幾乎都在吳三桂的手裡。面對複雜的局面,康熙皇帝雖然沒有料到,清朝方面根本沒有準備。吳三桂的兵力其實很強,起事前期也是一路順風順水,主要是響應的明朝舊臣比較多,僅憑自己手下的兵力,他很快就打到了長江南岸。吳三桂糧餉充足,這幾十萬軍隊中,還有當年鎮守山海關的明軍精銳,十分善戰,清王朝就是靠吳三桂洪承疇這些降臣打下了大半的江山,八旗軍隊在於袁崇煥作戰的時間裡損失相當嚴重,導致兵力不足,只能依靠漢軍打天下。

吳三桂畢竟是60多歲的人了,野心已經消磨殆盡。在佔領湖南等地之後,吳三桂的軍隊開始進行防禦,如果趁機繼續渡江北上,把江北各戰略要地拿下,吳三桂將佔據絕對優勢,但正是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吳三桂選擇鎮守江南,待觀察形勢後再做決定,這麼一觀察就是三個月之久,清朝則利用好這段時間,從全國各地調兵遣將。

由於吳三桂在軍事上犯了錯誤,他的軍事攻勢持續了幾年就停止了。雙方在西北、西南、中南、華南相持了八年。公元1678年,吳三桂七十八歲,等不及了,在湖南衡陽匆匆忙忙地登上皇帝寶座,國號大周。可是到這年秋天,他就病死了。

1681年,清軍分3路攻進雲南昆明,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自殺,清軍最後平定了叛亂勢力,統一了南方。


笑談古今趣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吳三桂沒有什麼兵力。

之所以誇大吳三桂的實力,主要是滿清史學家替康熙歌功頌德。

吳三桂加上他所有的盟友,包括不可靠的廣西,臺灣,半個青海,準格爾等地,一共也不過六七個省。

而康熙手中還有十幾個省。

吳三桂自己和盟友控制的地盤,大多是偏僻貧窮省份,無法和康熙手上的省份相比。

就經濟上,康熙有絕對的優勢。

而三藩起兵的時候,各自只有二三萬,或者三四萬兵力。

吳三桂嫡系兵力只有4萬多。

其餘兵力要麼是盟友,要麼就是打仗以後臨時加入或者投降的。

所以,雖然吳三桂名義上有20多萬部隊,其實沒什麼了不起,都是臨時平走的烏合之眾。

相反,清軍有立即可以使用的嫡系部隊三四十萬,還有至少三四十萬後備兵力。

這些軍隊都是比較可靠的,康熙的清軍就實力上佔據很大優勢。

所以,吳三桂初期確實很牛逼。

孫延齡、耿精忠反叛後,吳三桂集團攻勢猛烈,康熙失去了滇、黔、湘、川、桂、閩六省大部分地盤。

然而,康熙並不慌張,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優勢,也就是穩紮穩打,通過持久戰消耗敵人,通過兵力優勢碾壓敵人。

隨後,雙方在江西、浙江、福建、陝西等地陷入持久戰,戰局轉為對吳軍不利。

眼見,吳三桂越來越不行,他的集團開始崩潰。

耿精忠、尚之信之流紛紛倒戈,清軍開始反攻。

吳三桂並死前,局勢已經不可收拾,吳軍必敗無疑了。

其實,現在看來,只要康熙不犯錯誤,吳三桂根本就不可能打贏。他的實力根本不可能和康熙對抗。

其實,吳三桂剛開始也沒有想到能夠打的這麼好,竟然一舉佔領西南半壁江山。

其實,不是吳三桂打得好,而是清軍尤其是八旗腐化的太快。

吳軍一進攻,曾經驍勇的八旗軍就張皇失措,一觸即潰。

這叫風水輪流轉。

以前八旗軍是光腳不怕穿鞋的,現在他們則是穿鞋的,吳軍是光腳的。


薩沙


首先,是在政治上的分化瓦解,以集中力量打擊吳三桂。在吳三桂舉起叛旗之後,康熙立即在全國範圍之內公佈其罪狀,處死其在京之子,並且停撤尚、耿二藩,對於精忠在京諸弟,仍處寬容措施。此後,耿精忠、尚之信、王輔臣一一反清,康熙始終進行招撫,稱其變亂為“無知被惑”,表白說自己絕不是食言,會保持對他們的態度。

第二,在軍事上,康熙制定了一套準確與周密的作戰計劃。在一方面,他派遣將士分赴常德、四川、荊州、安慶,以阻截吳軍以及割斷吳、耿聯繫;在另一方面,他積極部署後方,以山東兗州、山西太原為後方軍隊的集中點。變亂髮生後,吳軍來勢兇猛,迅速攻陷嶽州、衡陽等地。後耿精忠據福建反清,繼而陝西提督王輔臣亦在吳三桂的誘引之下反清,佔領平涼,和進攻四川的吳將王屏藩互相呼應。數月之間,陝、甘、川、湘、黔等省均為吳軍控制。吳三桂自然被勝利衝昏頭腦。自以為用兵之術天下無雙,企圖開始壓迫康熙和談。

然而,康熙早已看穿其狡詐心理,不但不為所動,還積極備戰。首先,命清軍挺進嶽州,展開直接進攻。其次,在慰勉王輔臣失敗之後,進軍平涼,迫王投降,王屏藩亦失去聲援,逃往漢中。最後,得知吳三桂“謀結青海多爾濟”之企圖,康熙立即命張勇屯甘州防禦,使青海與碩特各部“歸故巢”。自此,清廷大體平定陝甘,以致吳三桂陰謀徹底破產。後於十月,耿精忠降清,福建被收復。康熙十五年五月,清軍又攻取了廣西。

康熙十六年五月,於清鎮南將軍莽依圖之進攻以及吳三桂逼迫助餉之下,尚之信走投無路,只能降清。之後,吳三桂只餘四省,府庫空虛。而且,吳軍橫徵暴斂,使人民怨聲載道,眾叛親離。為維繫人心,康熙十七年三月,吳三桂于衡陽稱帝,國號“周”。八月,清軍壓境,吳氣絕而亡。清軍於十八年初先後攻佔長沙、衡陽。十九年正月,清軍提督攻克成都。二十年十月,昆明城下,清軍大獲全勝。三桂孫世璠自殺,餘黨被活捉,械送北京而處以磔刑。至此,康熙平定三藩之亂,清廷取得最後勝利。

三藩之亂的兵力如何呢

三藩之亂中,三藩和清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在八年的對峙中,消耗了極大的人力物力。三藩之亂兵力的對比,現在已經沒有一個明確的史料。但是從清史以及地方史記中,依然能看出不少端倪。

在三藩之亂開始初期,清朝廷只是調集了7萬軍隊。這些軍隊,包括滿洲八旗、科爾沁、察哈爾等地的兵馬。因為當時的清廷還不知道八旗軍的戰鬥力已經下降,因此對於吳三桂的叛亂並沒有太大的重視,最終導致了三藩之亂前期的失敗。

清政府在戰爭初期遭受到了很大的損失。雖然清政府當時在全國有45萬軍隊,但是由於中國太大,再除去保護京城的11萬人,能作戰的部隊也只有30萬左右。這30萬分散在全國各地。實際參加叛亂的清軍,只有15萬左右。這樣懸殊的兵力對比,清軍卻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通過對三藩之亂兵力的研究,可以看出,即使三藩佔據了兵力上的優勢,但是若沒有人民的支持,最終還是會失敗。

三藩之亂時吳三桂到底有多少兵馬

“三藩之亂吳三桂有多少兵馬”這個問題一直受到史學界的爭論,一直都沒有充足的證據來證明。人云亦云,以下就是我對“三藩之亂吳三桂有多少兵馬”這個問題的看法。

但是無論吳三桂的兵馬再多,處於國運上升期的清王朝,依然能被歷史所眷顧,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舟曉


公元1673年,平西王吳三桂在雲南發動了叛亂。隨後,耿精忠和尚可喜也先後叛亂,這次叛亂被稱為三藩之亂。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吳三桂的軍隊佔領了雲南、貴州、四川、廣西、湖南等地,直接威脅了康熙皇帝的統治。那麼,吳三桂到底擁有多少軍隊,為何有這麼大的能力呢?

公元1644年,吳三桂投降了清朝之後,便充當了清朝馬前卒的角色。在清朝統一全國的戰爭中,吳三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西南地區的形勢還很不穩定,南明政權的殘餘勢力一直蠢蠢欲動。因此,清朝把吳三桂留在了雲南,利用吳三桂對於南明殘餘勢力。至於耿精忠和尚可喜則分佈在廣東和福建,他們是為了對付鄭氏集團。當時,吳三桂手下有6萬多軍隊。清朝以國庫緊張為理由,要求吳三桂大幅度裁軍。最終,吳三桂的軍隊編制只剩下了24000人。請注意,這是朝廷要求的數字,朝廷只下撥這些軍隊的費用。其實,吳三桂僅僅裁撤了2萬多軍隊,剩下大約4萬軍隊都是精銳力量。

由於朝廷只提供24000人的軍費,其餘1萬多人的費用,吳三桂需要依靠雲貴等地的財政養活。為了防止清朝最高層過河拆橋,吳三桂並沒有徹底剿滅南明殘餘勢力,而是留下了一部分。這樣一來,清朝就不得不依靠吳三桂處理西南地區的軍政事務。在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在位的最初期,朝廷把西南地區的選官權力交給了吳三桂,這就是著名的西選官制度。吳三桂有權力任命雲南、貴州兩個省的各級官員,除此之外,吳三桂的很多舊部在四川、陝西、廣西等地為官。當時,有“西選之官遍天下”的說法。雖然在名義上,吳三桂只有4萬軍隊,但對各地區的控制力很驚人。

年幼的康熙皇帝逐步長大以後,開始對三藩動手。其實,雙方都沒有底氣。三藩認為朝廷必須依靠自己,不會立刻撤藩。康熙皇帝則認為,三藩不敢造反,更何況吳三桂的兒子還在朝廷的手裡。其實,在朝廷傳出準備策反的消息以後,吳三桂已經開始秘密聚攏舊部了。在康熙皇帝下達撤藩之前,吳三桂的軍隊總數已經達到了七八萬左右。康熙12年,三藩之一的尚可喜請求告老還鄉,這本來是以退為進的辦法。可是沒有想到,康熙皇帝直接同意了尚可喜的請求,而且同時撤銷了吳三桂和耿精忠。不得不說,此時才20歲的康熙皇帝失算了。原本以為三藩不敢反,可是三藩最後真的發動了叛亂。

以往有關著述大多認為三藩兵力總數約有10萬,還有的認為只吳三桂就擁有7萬人。實際上這些數字並不精確。

史載,耿、尚二藩各有按旗兵編制的十五佐領(300人),綠營兵6000餘人。吳藩有按旗兵編制的五十三佐領,綠營兵有“四鎮十營”。按:三藩藩屬五丁出一甲,甲二百設一佐領。吳藩的“十營”,每營有兵1200人,共12000人;“四鎮”,每鎮有步戰兵、守兵2400人。共9600人。

三藩總的兵額應是50200人(32200+9000+9000)。如果再加上參加三藩之亂的孫延齡部3000人,也不會超過55000人。

三藩還有眾多的丁口。如果按五丁出一甲計算,吳藩有53000人,尚、耿二藩和孫延齡部各有15000人。總數約10萬人。丁口和兵額合在一起,三藩部屬總在十五六萬人以上。

必須指出,以上僅是按清朝定製計算的。實際上,三藩額外編制的兵馬數目一定不少。

雖然三藩的固定兵額只及清朝總兵力的八分之一,但是在三藩變亂後,加上響應者的兵力,總數大大超過清廷用於平亂的兵力。這就成為戰爭初期三藩軍隊來勢洶洶、清軍戰略保守如只在荊州——嶽州一帶防禦吳軍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人認為吳三桂既然擁有這麼多的軍隊,就應該一口氣打過長江去。其實,吳三桂沒有這樣的能力,也沒有這樣的野心。吳三桂已經是60多歲的人了,根本就沒有一統天下的野心。他只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在清朝撤藩之後,吳三桂才發動了叛亂。吳三桂雖然擁有30多萬軍隊,但這些軍隊分屬於不同的派系,軍隊的成分也非常複雜。吳三桂根本不可能大舉北伐,至於清朝的康熙皇帝則看透了這一點。

一方面調集各路軍隊鎮壓,另一方面對吳三桂的部下進行分化瓦解。經過2年多的戰爭之後,清朝方面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吳三桂的叛亂總計持續了8年,在叛亂期間,吳三桂還當了一把皇帝癮。在鎮壓吳三桂叛亂的過程中,清朝的八旗軍出現了戰鬥力下降的問題,漢人組成的綠營兵開始抬頭。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到了清朝乾隆時期,八旗子弟已經徹底喪失了戰鬥力,只能依靠綠營兵作戰。


我本落魄小書童


吳三桂起兵之時,號稱有二十萬大軍,當然這個是沒人當真的,就像當年曹操帶著二十多萬人就號稱八十三萬一樣,有很大的水分。

在《清世祖實錄》裡記載:雲南平西王下,官甲一萬員名,綠旗兵及投誠兵共六萬名。這個是官方實時檔案,也就是說清王朝給吳三桂的編制就是這七萬人。


吳藩核心關寧鐵騎只有一萬來人,所以吳三桂開始順風順水,後來戰線拉長,兵力不足,就難以為繼了



這七萬人中,所謂的”官甲”應該就是吳三桂賴以起家的前明關寧鐵騎,編制為漢八旗五十三個佐領。佐領的制度是”五丁出一甲,甲二百設一佐領”,也就是五名成年男子中出一名現役甲兵,一個佐領下轄二百名甲兵,那麼吳三桂麾下的直系精銳就是這10600人。

綠旗兵即綠營兵,吳三桂麾下有四鎮十營。每營有兵1200人,共12000人;每鎮有步戰兵、守兵2400人。共9600人。綠營兵總計21600人,加上漢八旗合計32200人。

吳藩不但兵少,戰鬥力對比也不容樂觀,畢竟幾十年前,他們的先輩就是八旗的手下敗將

其餘的三四萬人就不好統計了,其來源也很複雜,包括吳三桂平定西南地區收羅的土司武裝,投降的南明軍隊。後者又包括原明朝正規軍、大西軍、大順軍等等。

此外吳三桂還有一些隱性武裝,例如平涼提督王輔臣、貴州提督李本深、四川總兵吳之茂等都是其舊部心腹,各有直屬軍隊數千,也隨其起兵反清。這樣算下來,吳三桂反清時,總兵力約10萬人,所以才能迅速地席捲西南。

兵少的吳三桂最明智的策略是迅速北上與八旗決戰,不過其人始終不脫割據稱王的小家子氣,也沒有破釜沉舟的魄力

即使有十萬大軍,相比清朝,吳三桂兵力依然太少,精銳就更少,比起滿洲八旗差一半,比起整個八旗軍差得更多。且清朝尚有幾十萬綠營兵。雖然康熙年間八旗武備廢弛,但尚有餘威。從整個軍事實力上對比,吳三桂和清朝根本不在一個等級。吳三桂能夠持續八年,真是全靠滿清的歧視漢人政策:“信滿人之心,常勝於信漢人”,“漢人有所顧忌而不敢盡忠於朝廷,滿人又有所憑藉而無以取信於天下矣”

而且吳三桂有割據之意,但沒有造反推翻清朝的打算。他甘做滿清走狗,大肆絞殺明朝皇族,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就是被他所殺。可以說絕了自己後路。吳三桂也只是想偏安一隅,就像明朝沐英家族那樣世代鎮守雲南,做一個土皇帝。如果清王朝等到吳三桂死後再逐步削藩,就不會有三藩之亂了。

青年康熙圖樣圖森破,後世的吹噓不能掩蓋他在削藩政策方面的短視和急功近利

但是年輕衝動的康熙皇帝卸磨殺驢,想一紙詔書就把三藩解決掉,逼得吳三桂不得不造反。要不是吳三桂私心太重,名聲太差,不得人心,軍事政治準備不足,起兵後戰略失誤,這場倉促的戰爭結局還不知道會是如何呢。

所以康熙皇帝心有餘悸地表示:”八年之間,兵疲民困。幸荷上天眷佑,祖宗福庇,逆賊遂爾蕩平。倘復再延數年,將若之何?”


海軍史研究會員


吳三桂有多少兵馬,史家說法眾多!

從清朝登記在冊的數據來看,吳三桂麾下有五十三佐領,大概五萬兵馬,但實際數字可能遠遠不止,例如山陝總督王輔臣就投奔了吳三桂,除此以外,貴州總督李本深,四川總兵吳之茂也是吳三桂的手下,他們後來也都依附吳三桂,跟隨造反。加上吳三桂暗藏的私兵,以及起兵以後臨時招募的人馬,總兵力至少在十萬以上。

三藩之二的耿精忠手下有15萬軍隊,尚之信手下也有10萬人以上(這哥倆兵力應該有一定水分),叛軍的總兵力應該在在三十萬左右。

而清廷對吳三桂叛亂明顯準備不足,現在的影視作品為了把康熙塑造為英明聖主,往往把三藩作亂寫的十分簡單,要知道從吳三桂起兵的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到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清軍進入雲貴省城,吳世璠自殺,前後八年,清兵入關到康熙登基也只有十八年,平叛並非電視所體現的那樣一帆風順。

三藩之亂開始初期,清朝廷只是調集了7萬軍隊,雖然清政府當時在全國有四十五萬軍隊,但是由於中國太大,再除去保護京城的11萬人,能作戰的部隊也只有30萬左右。這三十萬,分散在全國各地。後期實際參加叛亂的清軍,也只有15萬左右。還是個小孩的康熙並沒有意識到,入關多年的八旗子弟早已不是當年隨著祖父縱橫關外的辮子軍,所以在戰爭初期一敗再敗,岌岌可危。

吳三桂之所以戰敗,在於他缺乏進取精神,初期叛軍高歌猛進,一直到達長江南岸,本該再接再厲,利用清軍反應不及的機會擴大戰果,但吳三桂卻不過長江,在松滋一停就是三個多月,白白失去了大好時機,謀士劉玄初寫了封信,勸其渡江北上,他卻無動於衷,逗留觀望,企圖與清廷分長江而治。

吳三桂為什麼這麼做,歷史沒有記載,但日慕鄉關認為,吳三桂的性格可能是失敗的重要原因。

作為明朝寄予厚望的將領,吳三桂的軍事才能不逞多讓,但他的性格卻缺乏軍人的鐵血,瞻前顧後,待價而沽,與其說是個軍人,不如說更像個商人。

李自成入了北京,吳三桂在清軍和農民軍之間搖擺,最終選擇了清軍,做了平西王,吳三桂又瞻前顧後,唯恐鳥盡弓藏,最終在康熙的衝動下舉兵造反,打到長江又想著劃江而治,踟躇不前。

除了性格,年齡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吳三桂61歲起兵,體力精力都不如以前,野心也沒有那麼大,想著偏安一隅也屬正常。

可惜爭天下不是做生意,要麼全贏,要麼全輸,患得患失只會白白喪失機會。再加上他早年反覆無常,背叛大明,勒死永曆皇帝,縱然打著驅除滿人的旗號,漢人中的有志之士卻早已對他喪失信心,等到康熙平定王輔臣,剪除吳三桂的臂膀,全力對他用兵的時候,失敗也就不可避免。

人心喪盡,兵多兵少,失敗不過是時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