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才有可能寫出一手好詩詞?

勤思有樂


學習詩詞創作,我自己有一個非常奇怪的感覺,學得越深入,越覺得自己膚淺,越覺得自己離唐宋大家相差太遠。

要學會寫詩詞並不難,但要寫出一手好詩詞則很難很難。我想,在當下,除了未入門者外,還沒有誰敢說自己寫得一手好詩詞的。



詩詞寫得好或不好,一定是有標準的,否則古代也不可能憑詩取仕。但在當下,不要說寫出好詩,能準確分辯出一首詩詞的好或不好的人都已不多。不知道怎樣才是好詩,那又怎能寫出好詩?

聲律,意象,詩法都是可以學習的,也不難學會。但即使學熟了,能運用自如了,也只能說是能寫出合格的詩詞。詩性、詩心、情懷、胸襟這些都是不可學的,得靠自我修行,自我人格的完善,而要寫出一手好詩,這些因素比技法更重要。



說句老實話,論詩詞創作技法,毛主席比起同代的很多詩詞大家都要遜色,但論胸襟、論情懷,卻是這些大家所不能比。但如果沒有強烈的主角意識,不論你怎樣訓練,都不可能寫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些詞句。當然,這也和作者本身就是那時代舞臺的主角有關。

古代的很多詩人,也不是歷史舞臺的主角,但他們依然能夠寫出一手好詩詞,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把詩詞創作當作畢生的修行,而這恰恰是當下人所做不到的。

那日,我回答“寫詩詞最重要是什麼?”的題目時便說過,學寫詩詞第一是要學好技法,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注重詩心、詩性的培育,注重自我人格的完善。前者可通過創作訓練解決,後者只能夠通過自我修行完成。



當你兩者都能達到一定高度時,那麼離寫出一手好詩詞的距離便不遠了,而現在可做的,就是對詩詞要帶有敬畏之心。


詩詞書院


網絡發達的今天,會寫詩詞的人很多,但大多經不得細讀,即使格律正確了,也平淡無味,甚至成了老幹體。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假大空。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能寫出好的詩詞呢?

我覺得有幾個條件是必不可少的。

一,詩者必須有足夠的詩詞格律知識。

這是前提,不懂格律,其餘的則無從說起,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二,詩者要有一顆善於觀察的心。

我們的詩詞創造不是憑空而來,大多是來自於生活。一棵樹,一朵花,都有可能是靈感的來源。如果你對身邊這些景語的描寫脫離了真實,那就是失敗的。比如北方的春天,桃花需要四月二十多號才開,你的詩裡如果三月份就寫的桃花夭夭,玉蝶翩翩,就貽笑大方了。

三,詩者要有一顆愛美的心。

詩詞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記錄著點滴的美,確切的說是記錄著詩人大腦一瞬間的美的火光。所以,詩者需要有不同於常人的視角和敏銳,去探索和發現,並生成美。面對花鳥,面對風雲,他們都會有著不一樣的心情,也會為無生命的賦予生命。

四,詩者要有一顆求新的心。

詩詞最怕的就是走老路子,別人寫爛了的題材,我們怎麼寫也不會出好詩句的。與其寫的平平,不如不寫。要想不走別人的套路,就需要有自己的見解,選擇不同於別人的思路,角度,手法,去進行創作。

五,作品必須有真情實感。

一首詩,能打動別人的,並非華麗詞語,而是它流露出來的感情。只有這些真實的東西,才能引起讀者共鳴。細數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名句,難道不是因為道出了我們心中的柔軟,或者喊出了我們想喊的嗎?

這樣的人知道什麼樣的詩詞是好詩詞,他們會寫會欣賞,有著獨特的審美標準,對自己也十分挑剔,有著很高的要求。他們的作品是經得起推敲的,因為在作品完成以前,已經接受了無數次自斃。


慕容婉卿Y


我喜歡古典詩詞,現代詩我不能說看不起吧,實在不叫玩意,比如穿過幾個村去睡你。

詩我喜歡李商隱的無題詩,詞我喜歡東坡居士的。但最喜歡的一句古文是: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要想寫出像點樣的詩詞,我想要有下邊幾個基礎。

  • 讀書

十年寒窗,數理化德智體,一直讀到博士後,肯定多多少少能寫一些仿一些。這一類人是讀萬卷書的。

  • 行路

讀多了讀熟了,不會呤詩也會呤。不一定有文憑,甚至沒上幾年學,可喜歡讀書,喜歡讀詩,再結合自己的經歷,肯定能直抒胸意,郭德綱是這一類人的代表,這一類人是行萬里路的。

  • 經事

還有一種人,沒文化也沒文憑,不讀書甚至只好酒貪色,但他能從底層做到高層,高屋建瓴,比一般人的心胸的氣度都要廣大,當他把人生感悟表達出來的時候,可能文采不足但絕對氣勢恢弘,劉邦是這一類人的代表,張宗昌是代表中的個例。這一類人是閱人無數的。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人生一世能留下點文字,也算是人生的意義。


最後,以毛主席詩詞壓題吧。


仙兒851201


一、選材立意

詩詞好讀難寫,這是詩人共識,如果要寫出一首好詩,更需要殫精竭慮付出心血了。而一首好詩要成功,自然要涉及許多環節,第一個環節就是選材立意。

首先是選材,許多讀者認為,詩歌選材最為容易,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往今來,宇宙空間,風雲變幻,戰火硝煙,春花秋月,錦繡河山,花鳥蟲魚,松竹梅蘭,離愁別意,風塵感嘆,生活煩惱,柴米油鹽……,世間萬物,都可爭先。事實好像也是如此,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李紳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杜甫《望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王昌齡《從軍行》“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勢不還”。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等等。

我的體會是,雖然萬事萬物均可入詩,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讓萬事萬物入詩,也不可能將萬事萬物詠成好詩。比如陶淵明就沒有見到他的邊塞詩。而李白跋山涉水,登高放歌是他的主流,而杜甫關注民生,關注社會是他責任,可見“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我的體會是儘量選自己熟悉的素材,便於選擇,便於挖掘其中內涵,也更便於發揮,比較容易寫出好詩,比如我是個教師,自然熟悉學校、教師生活,寫這類題材就駕輕就熟。前不久我已出一本詩集《園丁放歌》,其中教師題材就佔詩集的三分之一。如下首:

滿庭芳教師節座談會感吟張曉明

萬里清秋,碧空如洗,遍地鋪綴金黃。

笑談聲裡,相見問安康。又話春風桃李,

花千樹,香飄四方。何須問,艱辛萬種,

師表記心房。

山河秋色滿,菊香桂馥,競豔爭芳。

添藥都美景,裝扮酒鄉。爭說市場經濟,

激情蕩,赤子肝腸。須拋棄,彷徨譭譽,

默默育華梁。

立意,就是詩人通過詩想表達什麼?也就是詩意,這個當選好題材,詩意就確定了一大半,但是否詩達其意,可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我認為只要健康向上,讀有所感就可以了。如下首:

詠牛張曉明

躬耕低首默無聲,青草充飢腳不停。

莫道牛郎心智少,一腔熱血灑乾坤。

詩中表面上題材是詠牛,但立意就各抒己見了。農民會說借牛歌詠農民,教師看後會說讚美教師,職業不同,經歷不同,看法自然不同。但絕對不會產生歧義就可以了。

二、構思佈局

當我們選好題材準備寫詩時,先問自己,用什麼詩格或詞格來表達,選用什麼韻方便。這就要看你想表達的內容是簡單還是豐富,簡單就可以考慮五絕、七絕或小令。如果表達的內容豐富就可能考慮用五律、七律或中調、長調了。而選韻就要看你所表達的內容涉及使用哪方面的詞彙較多,就可以考慮使用這方面的韻了。

佈局就是怎樣處理已經選好的題材,是正面歌頌,還是反面諷刺,是直抒胸臆,還是委婉曲語,是借物抒情,還是卒章顯志。這些都要構思佈局好,下筆才不離初衷。要不然信馬由韁就會偏離方向,不能心如所願了。用我自己的體會來說明一下,更有直感。我幾年前到了廣州,回來後就想寫首詩,留個紀念,也算沒有白來了。題材選好了,一寫完總覺得還有意思沒有表達完,效果不太理想,於是重新構思,分解擴充,抓住廣州花城的幾個特色畫面描繪,結果還算初步滿意。

花城新詠張曉明

喜看紅棉似赤雲,大王椰樹顯精神。

滿街花卉城邊立,一片馨香漾花城。

白雲山上白雲舞,奼紫嫣紅美亦殊。

更喜此山城中立,鬧中取靜一仙廬。

髯翁老嫗笑提籃,路過花城小報攤。

晚報一疊裝籃底,精神美味更喜歡。

先烈路中先烈多,豐碑更見顯巍峨。

黃花崗畔槍聲起,起義廣州震山河。

這組小詩就像廣州花城的幾個特色鏡頭,將廣州的特點進行濃縮展示。第一首花城花木特色,紅棉嬌豔美麗,大王椰樹高達10多米,高大挺拔,精神瀟灑,滿街花卉,一片清香。第二首寫廣州白雲山,花木茂盛,奼紫嫣紅,美不勝收,更為突出的印象是在城中聳立,從住地大街走了10多分鐘就到山下。所以說它是鬧市仙廬。第三首是從另一個側面寫廣州,花城不但表面美,內心同樣也美,市民都注重文化修養。報攤特多。第四首寫廣州的歷史,廣州城是歷史上有著革命傳統的城市,反清反袁反軍閥,風雲變幻,先烈路兩邊有太多的烈士陵園。所以這就是我的構思佈局。

三、起承轉合

寫詩和寫文章一樣,都要注意結構的安排,一般的方法就是抓住事情、事件的發展經過,開篇、承接、高潮、結尾,四部曲,傳統的說法就是起承轉合。起就是開篇,開篇的方式很多,最常見的就是“開門見山”,直接點題,乾脆利落。毫不含糊,見下首:

蒼山洱海之觀張曉明

遠望蒼山不見海,總疑洱海是傳迷。

山峰高聳超天外,莽莽蒼蒼世間奇。

揮漿盪舟波浪起,水波清澈鷗鷺飛。

難得此海無汙染,山水相連又相依。

首聯點題,開門見山點出蒼山洱海,頷首寫山承接上聯,頸聯寫水承接首聯,結尾合寫收束。

還有開篇渲染寫法,容易吸引讀者眼球,可以說開門爆竹響,不引人注意都不行,見下首:

春曲張曉明

蛙鳴鳥唱鬧得歡,鶯歌燕舞樂空前。

叮咚不是泉水響,蝦蹦魚躍慶春天。

詩中描寫春天到了,冬眠冬休的動物都急不可耐,活蹦亂跳,發出各種聲音譜成一曲動聽的春曲。

承沒有什麼難,承接前面的意思就可以了。轉在詩中不是轉向反面,而是轉向高潮。合的最好是總結前幾句的詩意,如能顯志是最佳,也就是平常說的卒章顯志,其實就是發揮,點明立旨。見下首:

暗天初雪張曉明

暮色渺茫天宇沉,冰寒沁骨盼雪臨。

北風凜冽雪花舞,笑語歡顏是年青。

萬嶺千山披素錦,櫻花桃李又逢春。

喜觀明日百街巷,聖誕老人默默迎。

開篇是起,渲染下雪前的環境,天色陰暗,白天象傍晚,冰冷寒氣象侵入骨縫,就盼雪後天晴;接著是承,接著果然北風飄雪,課間成百上千的學生衝進操場空地,接雪花打雪仗,到處歡歌笑語。下面是轉,放開視野,千山萬嶺都被雪覆蓋,像披上素錦,櫻花李花(桃李是偏義詞,就是指李),都是雪花,披上銀裝,就像迎春盛開。尾聯作結,明日可以看到大街小巷到處都站立著雪人,就像聖誕老人迎接人們一樣,表現了瑞雪兆豐年的高興心情。

四、物我難分

詠物詩是詩歌中常見的一種,但要將詠物詩寫好也不容易,太實了象照相,太虛了霧裡看花,不知說些什麼?這個難點就是“度”的把握,不“達”不行,太“過”不利,過猶不及,既求形似,更需神似,而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說穿了它只是借物寄意,是擴大了的比喻或比擬。但要做到不即不離,不粘不脫,也確非易事。看下面的一組短詩:

春之戀曲張曉明

春風

冬霾點點遠天邊,小草棵棵舞蹁躚。

春意暖暖拂心底,百花朵朵笑開顏。

春雨

綠草茵茵掛珍珠,漣漪點點太極圖。

何時陣風烏雲起,滿眼欣樹彩蘑菇。

春雷

天崩地裂炮聲連,拉朽摧枯撼泰山。

震耳欲聾魂魄散,問心無愧做神仙。

春電

天昏地暗似塌天,霧靄沉沉愁意添。

一道激光刺花眼,雲開一線落飛泉。

春日

三陽開泰耀乾坤,卸甲丟盔渾身輕。

毛孔根根冒熱氣,天堂地獄兩分明。

春水

清波盪漾換新裝,春草柔柔柳絲長。

瓣瓣桃花喜裝點,歡歌一路總留香。

這組短詩寫了春天的六件事物,一是春風,風是無影無形,無色無味,要寫好也難,只能以物襯托,間接描繪,首句冬天的陰霾一點一點遠離我們,自然是被春風吹走,春草翩翩起舞,自然也是春風的功勞。春意暖暖像母親的手在撫摸我們的內心,當然幸福了。這又是春風的貢獻。最後是春暖花開,百花含笑,也少不春風貢獻。這樣春風的意境就出來了。

二是春雨:詩中藉助了三個畫面來刻畫春雨,春草茵茵掛著一顆顆晶瑩的珍珠,自然是春雨。水池中隨著一個個漣漪形成相碰構成一個個太極圖,這自然是春雨點點造成的。路上下起了春雨,少女們撐起了彩色的花傘,就形成了七彩蘑菇。

大家注意,好的詠物詩一般都不出現實物名的,下面幾首就自己體會一下。好的詠物詩是物中有我,物我難分,這是較高境界。如駱賓王的《在獄詠蟬》就是如此,所以流傳千古。再看下一首:

小小金魚張曉明

(序:外出看病三月餘,九尾金魚僅餘一。憐見天天藏角落,呼朋喚友內焦急。)

小小金魚也怕孤,滴滴淚水看時無。

影形相吊伏缸底,秋雨霜天萬色枯。

夥伴緣來雖陌路,友朋相遇應為福。

你追我趕騰細浪,起舞蹁躚樂美圖。

在這首詩中,魚就是我,我就是魚,幾年前的秋天,我突然得了一場大病,毫無預感,只能孤身離開外出看病,內心流淚不敢外露,怕影響加重親人憂愁與感傷。秋天本就是多愁之季,在我眼中,更是萬物蕭索,一片灰暗。到了外地,有了新的朋友,心情逐漸好轉。所以說物我難分。

五、雕詞刻字

人們喜歡看詩讀詩,也就是因為古典詩詞語言精練,字詞優美,音韻起伏,朗朗上口。人們往往把詩詞看成美的化身,與畫並稱,如詩如畫。正因如此,詩人也就特別關注詩歌語言的追求,煉字煉句毫不放鬆。也留下許多古人煉字煉句的佳話,“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盧廷讓《苦吟》),“吟成五個字,用破一生心”(方千《贈路明府》),說明古人在煉字上要花費很多心思,還要做到“句中有餘味,篇中有餘意”(姜夔《白石道人詩說》),並達到“意新語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歐陽修《六一詩語》)的境界。如下一首:

太陽花①張曉明

小花小葉難鉤眼,五彩繽紛也斑斕。

雲捲雲舒幾如意,花開花落總自然。

[注]①太陽花:草本花卉,花只有指甲大小,葉片只有米粒大,不顯眼。

這是一首詠物寄懷的小詩,是我個人的寫照,凡人一個,小花一朵,難登大雅之堂,同樣花開花落。其中首句的“鉤”字,最初是“入”、“落”、“花”、“盯”、“顯”,都覺得不滿意,最後用了這個“鉤”字,用最強的方式拉住別人欣賞都無用,因為此花太平凡,太普通了。但如何顯出太陽花不凡之處呢?第二句中的“五彩”,開始是“色彩”、“彩色”、“花開”,但最後確定用“五彩”是表現太陽花多姿多彩的另一面。下面兩句就屬於煉句了,人生不能因為普通平凡,就整天愁眉不展,比高比低自尋煩惱。坎坷挫折是人生常態,當你越過大半人生回首而望,就會覺得一些人你爭我鬥斤斤計較是那麼的可笑可嘆。因此坐看風雲變幻,平視坎坷起落也是一種境界,因此就有了下兩句:“雲捲雲舒幾如意,花開花落總自然”。再看下一首:

遊閣皂山三層樓有感①張曉明

季春有空去遊山,一路清風黛色嵐。

聞訊山莊有山菜,心中想著口中饞。

摩雲播雨不思後,入畫描春總靠前。

腳軟腰痠終不悔,蘭蕨蕎筍賽河鮮。

[注]①三層樓:是閣皂山上一山莊名,以農家山菜野菜聞名。

這首詩中最花腦筋的就是頸聯,“摩雲”指撫摸白雲,指山高景美,“播雨”其實就是揮汗,手摸頭上臉上一把,一揮手就“播雨”了。“入畫”是指一路有人照相,走得越靠前,照相自然就多了。“描春”是邊爬山邊議論山間的春景美景新景,景色美不勝收,讚美不停於口。這就把爬山的樂趣展露無遺了,而這兩句又是對偶句,自然要花心血了。

六、獨樂眾樂

現在有些人寫古典詩詞,總喜歡顯得自己水平高,與眾不同,因此喜歡在詩中用典,彷彿不用典就不成詩,或就不是古典詩,這樣一來就給讀者增加了難度,就會給人以“讀不懂就不讀”的感覺。孟子曾在一文中提到一次與齊宣王的會面,講到欣賞音樂的話題,孟子問齊宣王:“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又問:“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眾。”(《孟子·梁惠王下》)我就簡單歸納為“獨樂與眾樂”。如果詩人寫詩是自娛自樂,孤芳自賞,那麼怎樣發揮都無可異議,這就叫獨樂。如果詩人寫詩是想和大家共賞,是眾樂。那麼就有得一說,起碼你的詩能讓別人讀得順、讀得通、讀得懂,而不是讓人望而卻步,結果只會拒人千里之外。據說香港前幾年搞了一次唐詩民意測驗,選出十首最佳唐詩,結果出人意料之外,十首詩為:1.《遊子吟》,2.《清明》,3.《靜夜思》,4.《登黃鶴樓》,5.《樂遊原》,6.《春曉》,7.《賦得古原草送別》,8.《憫農》,9.《早發白帝城》,10.《回鄉偶書》。在浩如煙海的唐詩中選出的這十首,大家都知道很短、通俗、易懂、上口、易記。沒有一首是複雜的,這些普通的詩卻能流傳千古,獲萬眾稱讚,不能不說,這些都是好詩。看下面一首:

臨江書感羅樹人

依稀猶見古城風,更慕先賢遍雪鴻。

介甫降生才似海,文山誓死氣如虹。

捐軀報國楊兵部,抱恨歸林向伯恭。

誦讀遺詩餘悵惘,大江東去浪匆匆。

這首詩八句其中五句含典,讀起來當然特別吃力,自然不討人喜歡。

大家再看下一首:

臨江感懷張曉明

鐘樓聳立半空中①,水面浮橋影無蹤②。

萬壽宮中諸神在③,大觀樓上存古風④。

蕭江書院已重建⑤,十座城門早成空⑥。

萬戶炊煙今何在⑦,袁河新月古今同。

[注]①鐘樓:又名“鐘鼓樓”,古語云:“臨江有座鐘鼓樓,還有一截在天裡頭。”②浮橋:在袁河水面,建水泥橋後拆除。③萬壽宮:是省內保存完好,規模較大的道教聖地。④大觀樓:江西省現存最大最完整的道臺衙門。建於宋代,“臨江府”解縉所書。⑤蕭江書院:古代就有,現已重建蕭江書院群,還有石龍書院、薌林書院、明經書院等。⑥十座城門:臨江古城建有十座城門,現在連城牆的一塊磚也難見了。⑦萬戶千家:臨江府鼎盛時“城內三萬戶,城外八千煙”。

這首詩同樣古城臨江懷古,但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也比前詩更有歷史滄桑感、厚重感。詩中不能說不能用典,但要融合詩中不露痕跡。

七、走進生活關注民生

詩歌要走出書齋,走進社會。除了對詩歌本身的要求:通俗易懂、上口易記之外,還得走進生活,關注民生、關注社會,這樣才能做到:與民共賞,與民同樂,達到眾樂的境界,如果詩人能夠理解百姓的煩惱,道出他們的心聲,那當然更受歡迎了。見下一組小詩:

《過年》張曉明

年年難過年年過,涉水跋山費蹉跎。

力盡精疲回鄉裡,一家團圓歡樂多。

離鄉背井為生存,結綵張燈夢裡真。

兒女雙親難團聚,一行清淚到天明。

電話兩頭笑語歡,一腔悲苦苦難言。何日過年不離棄,萬家歡笑樂團圓。

一提過年心內酸,一票難求難上天。萬馬千軍擠獨木,親人相隔眼望穿。

這組短詩反映了中國春節交通的困境,特別是農民工,家中有父母兒女,都希望春節能夠團圓,但現實的殘酷往往會打碎許多人的夢想,有人接連打了16個鐘頭的訂票電話,都沒有成功,也有人二、三年都不能回家團聚。這組詩發在網上,得到人們的好評,因為說出了他們的心聲。見下一首:

《嘿!哥們種田去》張曉明

背井離鄉真沮喪,拋家別子更心傷。

慈親辛苦鋤地壟,稚子頑皮逃課堂。

月月全家難團聚,年年萬戶總彷徨。

種田政府今貼補,喜煞異鄉種田郎。

詩中歌頌了政府幫助農民的行為,種田交公糧,幾千年來都是如此,現在政府為了縮小城鄉差距,不但不收公糧,而且反給補貼,這肯定會喜煞種田郎了。

八、一題多解

我原本是教數學的,在教學生解數學題時,為了教學生打開思路,最常用的辦法就是在解題時,教會學生一題多解,開闊學生思路。在詩歌寫作中也可以藉助這種方法,圍繞一個題材,一個主題,採用發散思維的方式,從多角度多側面來反映事物的本質,人們自然也就從多方面來了解事物,還可以擴充我們好不容易找到的題材。一舉數得,何不樂乎!下面一組詩是我對“父親節”的感嘆:

《父親們的遺憾》張曉明

時遇太平節日頻,父親節至冷如冰。

反思父教千年敗,回味其責百樹人。

棍棒高懸出孝子,腳拳齊下是愛心。

簡單粗暴人人怕,阻斷親人代代情。

[注]6月第三週日是父親節,五父散步殘陽中,唯吾接女兒祝福短信,為天下父親們遺憾。

《父親節有感》張曉明

為父過節心不甘,母親節到百花鮮。

要說世俗眼光淺,兒女心中也莽然。

餬口養家挑重擔,奔波勞碌哪的閒。

無非父愛如山重,難有溫情脈脈憐。(疼愛)

《父愛如山》張曉明

父愛如山壓力重,母慈似水沁心田。

教兒總是為父任,方式難說不頗偏。

父訓廳堂聲吼吼,母慈房內淚漣漣。

總說世上媽媽好,難忘父親棍棒痕。

《父親節反思》張曉明

嚴父過節心裡冷,暖心問候不靠邊。

沉思是否有緣故,答案身藏在腹間。

兒女學習難得管,牌桌缺角總得閒。

工資只要交家內,為父職責就瞭然。

這組詩圍繞父親節父親受冷這個題材,以多方面透視,檢討受冷的原因,一是傳統體罰留下的後果。“棍棒高懸出孝子,腳拳齊下是愛心。”父親認為對,子女內心不一定接受。二是沒有時間管,父親往往是家中的頂樑柱,總是上下操勞四處奔走。三是將父親與母親進行對比,一個紅臉一個白臉,自然父親形象吃虧。四是真的不管,“兒女學習難得管,牌桌缺角總得閒。”所以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九、弘揚特色

一個人的詩寫得好不好,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看法不一定統一,如果這個人的詩有特點有特色,那就不容易否定。大到國家的發展,中國改革開放,走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之路,這得到世人的贊同。小到一個城市的發展,樟樹市抓住本市的特色藥、酒、鹽,實施戰略決策,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一馬當先。所以我們在平時寫詩時就應該清醒,發揚自己的特色,天長日久也就自然形成自己的風格。比如在總體上,多寫你熟悉的生活,這樣也可以多發揮你的所長,在寫應景詩時,多找不同的特點,這樣才不會形成眾口一詞,千人一面了。這方面我也有點小體會,我是教書的,自然熟悉學校師生生活,所以我寫這方面的詩就比較多,上個月就在省刊發表一首,這就是別人難以比擬的優勢。再比如去年慶祝建黨90週年,因為我代表學校完成上交稿件任務,我交了四篇《跟你走,永不回頭》、《柱石》、《珍惜》、《有一首歌》,從不同的角度下筆,效果良好,榮獲地區級一等獎一個,二等獎二個,三等獎一個,這就是特色的效果。請看下面二首:

《國之有難人有責》張曉明

汶川地震賑災捐款,有一乞討老人捐出全部家產105元,令人讚歎不已,感慨萬千。

看人能否論貧窮,乞丐為何曰富翁。

掏盡身家紓國難,傾囊只有百元紅。

善心一片驚民眾,甘露雖微挽世風。

國盛家興擔重任,丹心熱血映天空。

《血奶——母愛的真諦》張曉明

汶川地震有一母子埋入廢墟三日,斷水絕食,嬰命難保,母親刺破十指,以血代奶,嬰存母亡,感地動天……

母子遭災清淚連,深埋斷壁已三天。

空空腸胃無奶汁,奄奄幼嬰一命懸。

血奶滴滴延子命,愛心汩汩震河山。

感天動地真慈愛,蓋世新歌萬古傳。

汶川地震,震動國人,也震動世界,許多人用詩記錄此事,大多詩都是似曾相識,因為題材相似,地震之慘,搶救之急,國人聲援,總理慰問,容易形成千詩一面,而上面二首就選擇了兩個不同的側面表現地震,一是乞丐捐出全部家產,二是母親以血代奶救兒,這就是特色之處,還有一首《師魂的真諦》,是寫一位教師雙手撐地擋住上面落下的磚石,挽救了三個小學生生命而犧牲。這樣即給人較深印象,又不怕重複。

十、靈感難得

靈感就是圍繞已久的難題,有時會像一道智慧之光的顯現,答案呼之欲出。我原來教數學的時候,對解平面幾何題最傷腦筋,總是碰到難題望圖興嘆,無從下手,思考很久不能解決,可有時腦中靈光一閃,一條輔助線出現了,畫好輔助線,難題就迎刃而解了。對於寫詩我也有此體會,有時候選好一個題材,左思右想總難下筆,如果強迫下筆,結果也是慘不忍睹,如果就此放棄,結果當然是不了終了。如果不放棄,死纏爛打,不罷不休,有時就會突然腦中閃出一個切入點,或一個思路,如果趕快實施,就會心隨所願,如果忽視耽擱,靈感就會飛往天外,蹤跡難以再現。下面舉一實例說說體會。

2010年,我在宜興陶都的伯父張志安,八十大壽,我就想寫一首詩,一、二個壽聯給他老人家祝壽,我知道完成這個任務比較難,因我伯父詩、書、畫都有很高的造詣,畫號稱中國畫雞第一,詩、書法出過專集,他當時已出版16本詩、書、畫專集,所教的學生遍及美國、日本、新加坡、越南、朝鮮等地,達到大師高級技師級的學生就有100多個,如果我寫的詩或壽聯不好,很難入他的眼,特別是壽聯,還要書寫條幅掛入壽堂,質量太差,在他的友人、學生面前就太丟人,也給伯父丟面子了。因此我做好準備,靜下心來完成艱鉅任務,詩比較快就寫好了,就是壽聯傷腦筋,日思夜想,上下推敲,總覺詞不達意,自己看了都不滿意,更別說伯父了。那些天總感覺頭昏腦漲,口乾舌苦,寫出來不滿意又撕掉,寫出來不如意又撕掉,廢紙都積了一小簍了,還是不滿意,後來沒有辦法我就打算放棄,就把祝壽詩寄過去算了。就在這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參加伯父的一個畫展,而且這個畫展又是壽堂,我一路看過去,前言、簡介、雞畫、山水畫、瓷畫……,友人、學生的祝壽聯,突然眼前一亮,在一邊發現了我撰寫的壽聯,還蠻多一共有五聯,仔細看了十分滿意,不禁哈哈大笑,一笑就醒了。我馬上穿衣下床,拿出紙筆記下夢中出現的壽聯,內容如下:

伯父張志安八十華誕賀張曉明

教壇上下殫精竭慮,培養乾坤萬千桃李

畫卷開合孤詣苦心,展現詩畫雙絕才情

國畫瓷畫畫遍山川雲海人生百態

散文詩文文傳日月星辰世間真情

袁贛水雙匯孕育赤子鍾靈毓秀

陶瓷都二絕薰陶大家畫魄詩魂

[注]伯父出生地在臨江袁河對面的洲上鄉,袁河與贛江相匯之處,伯父原在瓷都景德鎮美院,後在陶都宜興陶校任教。

贛水清清盪滌遊子萬千思緒

鐘聲幽幽牽出離人一縷情懷

[注]鐘聲指祖屋旁臨江鐘鼓樓的鐘聲。

風雨如晦講臺辛勤耕耘四十載樹起三千良棟

歲月如歌畫壇任意馳騁六十年育出一羽神雞

[注]伯父張志安號稱中國畫雞第一。

詩歌和壽聯寄給伯父,得到了表揚,伯父很滿意,這就是靈感的難以置信的作用。所以,當靈感來臨時,一定要抓住機會。但空坐空等,沒有付出,靈感也永遠不會降臨到你身上。

十一、詩味自然

詩詞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文學形式,比較而言,比其他體裁要求要高、要嚴,駕馭也就要難一些,但也不需要為雅而雅,刻意求工,那樣只會適得其反,功虧一簣。好詩給人的映象是:易讀易懂,讀後一品,留有遺味。易讀易懂就是要求自然,不要故弄玄虛,故作高雅,讀後有遺味和回味,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詩味。寫詩做到易讀易懂容易,做到有詩味較難,我們看畫家作畫,揮筆而出,信手塗鴉,功夫不久,一幅美畫就呈現眼前,而且畫味很足,如果由此得出結論,說畫畫太容易了,那就大錯特錯了。“臺下千日功,臺上一分鐘”,寫詩也是如此,要想出詩味,也需要時間的磨鍊,寫詩才能提高,到時詩中自然含有詩味。見下二首:

《垂釣樂》張曉明

垂釣總說養脾性,空竿難見笑顏回。

日懸頭頂不言熱,月掛柳梢才叫遲。

眼看浮標上下動,手持兜網暗中急。

魚蝦大小均為運,滿簍笑聲漫魚池。

《嘿!哥們釣魚去》張曉明

欣臨週末邀釣迷,電掣風馳內心急。

選點還得看風向,下食更需觀瘦肥。

手忙腳亂鉤剛下,嘴上呢喃告牟尼。

失望無需留臉上,繞圈菜場滿家嘻。

兩首詩同一題材都是釣魚,但結果不同,前一首是釣到了魚,後一首是空竿而回,但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釣到了魚,自然“滿簍笑聲漫魚池”,沒有釣到魚,曲徑通幽“繞圈菜場滿家嘻”,買兩條魚回去,全家笑嘻嘻。詩中散發一種釣魚的樂趣。這就是寫普通之事,一樣也出詩味。

十二、遵規守律

餃子好吃,就是難做,詩詞好讀,就是難寫,這是詩詞愛好者的共同心聲。主要是古典詩詞的清規戒律太多了。比如一首絕句或一首小令,幾十個字只有幾句,就有如下要求: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音有定韻。層層把關,卡得你透不過氣來,往往束手無策。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特別是原來寫慣了自由詩的,更是感到不自由,我自己就有切身體會,我原來就愛好寫自由詩,後來加入了省、市詩詞協會,這就給我帶來了壓力,古典詩詞協會的不會寫古典詩詞就是天大的笑話了,沒有辦法,只能磨刀千日了,再一試鋒芒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筆,大致上能把握格律了。如果想好了一個題材大致十~二十分鐘就可搞定了,但不是百分之百的符合格律要求。時代在發展,社會在前進,詩詞格律也應該有所改變,比如音韻上的入聲字,現在已經消失,如果還按古韻押韻就會讓古典詩詞走進死衚衕了。應該改為今天的新韻押韻。還有平仄相對,只要大致符合就行了,不能因格害意。做到下面幾點就可以了:①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②平仄上,一、二句相對,二、三句相粘。③仄起平收的七言,前四字避免孤平,後三字避免三平。④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偶(起碼一聯要對)。⑤韻腳放寬,可用中華新韻。詞還是按詞牌要求走。因寫詩的時候多,寫詞就更少。

另外,一首詩的好壞不是看它是否遵守了格律,不是越遵守格律的越是好詩,那樣的話設計一套電腦程序,那就可以產出成千上萬首好詩出來了,也不需詩人絞盡腦汁了。我的看法是:清(清新自然)、真(真情實感)、特(不同凡響,詞工句美,有詩眼)、物(詩中有物),符合這四個特點就是一首好詩。見下一首:

《農家小院真可愛》張曉明

農家小院真可愛,瓜果菜蔬滿地栽。

奼紫嫣紅連翠綠,是花是菜費神猜。

黃瓜甜脆剛罷口,玉米噴香又滿腮。

粒粒葡萄賽瑪瑙,葫蘆偷入洞房來①。

[注]葫蘆藤長得伸進了新房。

這首詩主要抒發繁華鬧市城裡人的心中夢想,基本符合清、真、特、物的要求。“偷”字意味深長,是個詩眼。


厚德揚善文化小館


對詩詞歌賦要有絕對的天賦和異稟,對人性要有超乎尋常的感悟和發現,對愛和恨都能拿捏到尺度剛剛好。然後,精神和靈魂達到高度的統一,才能夠寫出好的詩詞。






蓉兒尋找靖哥哥


寫詩

用十幾上百人的思維

描述一個天真

和不疼不癢的傷痕

以及      過濾後的笑容

要不是有音符的存在

或許       滿世界都會扭動

催情著花粉

儘快去和蝴蝶相擁

把粘得一塌糊塗的粉色

抖落在一張紙上

如生命

如線譜

如你放大數倍的想象

如美女款款而來

印上一朵燦爛

從此

紙張便有聲有色

蝌蚪般

活在你的眼前


五峰道人796


離秋

把秋天,

放在一個湖裡;

秋天輕如一幅畫,

湖水重若一塊玉。

我用一隻船槳,

掃出一片漣漪;

看是否勾勒出,

妙筆丹青的詩意。

你驚呼——莫動!

莫要驚擾了水中的魚,

來吧,任我的愜意,

在水中盪漾;

任你的痴情,

沉澱在湖底。

走吧,何必在意,

晚秋涼涼的風語;

有誰會信,

你我帶走一湖秋色。

這塊玉,

系在你的胸前;

這幅畫,

藏在我的心裡……



用戶76919971981


意從心生,心亦連靈,詩之境也。


馬西昌


七絕《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故事多,

人間萬象盡包羅。

新聞趣事尋常見,

絕世奇才有幾何?

這首七絕詩詞就是我的回答。


靈猴問天司空


觸情而發,靈心一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