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課程開發的校本實施經驗,速速get

研學旅行是課程改革中的熱點內容之一,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的特色和亮點,社會關注度很高,各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研學旅行體驗活動,那麼,如何構建研學旅行課程體系?

這次讓我們來聽聽,北京房山青龍湖中學申立菊老師團隊關於研學旅行課程開發的校本實施經驗。

經驗分享:青龍湖中學坐落於美麗的青龍湖畔,學校課程分為四個領域:人文與社會、科學與探究、藝術與審美、生命與健康,每個領域分為學科課程和實踐課程。實踐課程分為:學科實踐、學科拓展、綜合實踐。課程體系的特點:規定時間、規定選修必修、規定評價標準。


研學旅行課程開發的校本實施經驗,速速get


學校的課程體系擬作為在青龍湖地區正揚帆起航的船,學科課程以及學科實踐、拓展課程作為帆船的基礎——船身部分,綜合實踐課程作為帆,寓意綜合實踐課程助力學科課程,在靜謐美麗的青龍湖楊帆起航。

1

課程開發前的思考

1、調查發現

在眾多形式的研學旅行中,大部分學校採取的是學校推出幾條線路,學生自主選擇,沒有經濟保障的,安排在校內做一些活動,且每條線路不都是所有學生參與。

出現的問題:第一,經濟困難的學生享受不到研學旅行集體參與、集中住宿等生活體驗,無論時間還是個人因為經濟原因參與不了的感受都對學生的發展不利。第二,選擇的線路分批進行和年級集體參與的教育效果不同。第三,隨意性較強,有的學校因為各種原因可能取消開展研學活動。

2、研磨文件發現

國家在2014年8月發佈的《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中首次明確了“研學旅行”要納入中小學生日常教育範疇,提出“按照教育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研學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研學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研學為主的研學旅行體系。”

其中“縣情市情研學為主”讓我們頓開茅塞,我們的學生可以走進自己的家鄉,以基本上全體學生從經濟上都能承擔的研學旅行方式來進行實踐課程,從而達成所有學生都參與、都體驗的目標。

3、調研區域課程資源發現

北京市房山區地理環境優越、課程資源豐富,西周燕國曾設都於境內。無論是自然、文化、社會生活都獨具特色,內涵豐富,甚至享譽海外。房山的自然環境獨具特點,生態環境優越,還是革命老區,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

4、確定學校研學旅行課程開發及實施思路

因地制宜,校本化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做最適切青龍湖中學學生的研學旅行課程。

2

研學旅行課程實施

1、組建課程領導及課程研發團隊、實施團隊

課程開發領導小組由校長親自擔任。課程研發團隊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房山區民俗、歷史、文化、地質等各方面專家;二是區進校課程室的教師;三是校內由教學副校長帶領下的教研組長及各學科骨幹教師。在後期的研發過程中,這三個團隊確保了課程研發的科學性、規範性和與學生髮展吻合的適切性。

課程實施時的組織保障體系為: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下設學科工作組、活動組織組、宣傳工作組、後勤保障組。學科工作組由教學副校長擔任組長,組員是研發團隊成員,主要負責課程的開發;活動組織組由德育副校長擔任組長,組員是班主任和活動學生總指揮部的成員;宣傳工作組由辦公室主任擔任組長,組員是辦公室協調的電視臺、學校電教處老師;後勤保障組由工會主席擔任組長,組員是總務處老師。

2、依據學生三年發展目標系列構建課程


研學旅行課程開發的校本實施經驗,速速get


研學旅行課程開發的校本實施經驗,速速get


3、系列化評價,讓學生體驗成長的快樂

三年的研學旅行為經線,每次研學旅行的總評價為緯線,交集的地方是去過的每個地點每個活動每個具體的評價。這樣三年下來,學生自我的成長軌跡一目瞭然。研學旅行評價由點到線,經緯線交織,最後彙總到學生研學旅行的檔案袋參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

具體地點、具體活動以活動手冊的任務作為評價。


研學旅行課程開發的校本實施經驗,速速get


一次完整的活動,在手冊結束部分有評價量表,是針對一個主題活動的學生評價。

研學旅行課程開發的校本實施經驗,速速get


研學旅行課程開發的校本實施經驗,速速get


九年級紅色之旅開展的時間是每年的三月底,接近中考。評價定位是與學科教學聯繫,讓學生以三年研學旅行自己的實踐活動、自己的真情實感為素材,寫一篇“行走路上的故事”的作文,教師要批改。學生的最終稿要以PPT形式在班級分享。最終形成美篇集,學生人手一冊。


研學旅行課程開發的校本實施經驗,速速get


每個學生初一入學就有研學旅行檔案袋。包含有《自然之旅》《文化之旅》《紅色之旅》研學手冊,有三份課題研究報告或調查報告,有自己留下來的珍貴照片,有每個具體地點的小成果記錄(小組成員照片、住宿感受、新農村建設手抄報、小導遊解說詞、主持詞、朗誦稿、採訪記錄、職業體驗感受或成果以及研學旅行後期的物化成果或照片)。

3

研學旅行活動拓展

(一)課題組完成課題研究,做課題展示

(二)研學旅行成果物化

(三)研學旅行成果服務社會

4

研學旅行課程現在實施效果

每個年級每年學生全員體驗年級主題研學旅行活動;每個學生全程體驗三年學校研學旅行課程。真正做到:集體參加、集體住宿,每個生命都享受學校課程的教育,每個生命都綻放。

具有輻射效果。在2018年,北京市十二中朗悅學校七、八兩個年級和我們學校學生一起分別進行了“自然之旅”和“文化之旅”的研學旅行。

成果相繼在國家、市區級層面獲獎。受邀於2019年5月24日在武漢召開的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上做主題為“研學旅行因適切而美好”的經驗交流。2017年,王晴小組的課題《房山石花洞的形成與岩溶形態研究》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第二屆初中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優秀成果展示活動上獲得二等獎。2018年,《自然之旅-青龍湖中學綜合實踐活動手冊》獲房山區中學基礎教育課程建設成果一等獎,同年獲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建設優秀成果評選二等獎。2018年12月被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師資研究與培訓基地評為“全國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研究先進學校”。

5

“自然之旅”研學旅行活動

1、研學旅行活動主題

自然之旅

2、參加活動成員

七年級全體師生

3、課程目標

學生能關注自然、社會、生活中的現象,主動獲取知識,發現、分析並解決問題,形成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和用於探究的精神。

4、課程介紹

本次活動的目的首先是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同學們親自考察、實驗、採集標本、測量、繪製地圖、對比分析等多種形式,在老師的指導幫助下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養成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的科學學習方法,其次還要提高同學們的組織能力和社會生存能力。

本次活動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和生活過程都要以班級和小組為單位由同學們自行組織完成。包括學習過程的分工、總結,自行安排住宿用餐,落實學校對同學們提出的“自主生活、自主管理、自主學習、自覺成長”的要求。

增加同學們的生活、情感體驗。整個活動中希望同學們用合格公民的標準要求自己,講文明、講禮貌,注重集體利益,維護集體形象,要突出團結、互助、謙讓、責任、擔當精神,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溫度的人,讓集體充滿溫暖。

為了此次活動的開展,特級教師王建、石桂梅、民俗專家顧夢紅、黃振新老師等給予指導,我校幹部教師做了大量籌備工作。同時我們也得到了石花洞管委會、水峪村委會、東村村委會、十渡拒馬公司,長溝溼地公園管委會、房山岩博物館、房山電視臺、青龍湖衛生院、青龍湖派出所、房山教委相關科室等有關單位和個人的大力支持

5、課程實施

(一)行前籌備,包含行前課程

①組建課程實施領導及工作小組

②與資源單位聯繫

活動組織組在德育副校長的帶領下,前往前期預設的課程資源單位,聯繫活動的具體事項。

一是資源單位是否允許課程開設,比如學生到大石窩鎮的雕刻廠,因為涉及到粉塵等環保問題,可能學生在與石匠採訪過程中,一方面能夠感受到我們石匠的工匠精神,但另一方面因為有電視臺現場跟拍,工藝和粉塵等對雕刻廠有利和不利的情況都有可能公開。只有徵得資源單位的同意,才能開設此課程。

二是看看課程資源單位的實際情況,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比如,文化之旅計劃去昊天塔,但是在臨行前的最後考察時,昊天塔在進行周邊環境建設,課程設計組就把昊天塔的行程簡化為塔前介紹和繞塔觀察,取消了前期的分區域探究活動。

三是計劃住宿的地方的衛生和住宿人數,初步確定住宿的地點及飯費、住宿標準。

③物質準備

(1)活動組織組確定參加活動的師生數,聯繫車輛。

(2)製作班旗、橫幅、旅遊帽等。

(3)後勤保障組進行礦泉水等物品的置備。

(4)宣傳組聯繫電視臺,並安排電教處教師進行攝製和照相。

(5)調研學生家庭狀況,對困難學生進行摸底,學校統一出資給學生,保護學生隱私和自尊。

(6)學科組進行學生研學旅行手冊的研發和印刷,在課程的實施與評價上進行規劃。

④簽訂安全協議書

(1)發放問卷進行調研學生真實的身體狀況,與家長聯繫,簽訂協議書。

(2)與租車單位和旅行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書。

(3)向教委中教科報送活動方案及安全預案,等待審批。

⑤行前課程準備

(1)召開年級學生會,整體介紹研學旅行線路,請專家進行前期的相關知識培訓,給出學生查找資料的方向。

(2)學科教師推介預設的小課題,供學生選擇。

(3)學生自主選擇課題,或者自己預設課題,組建小的課題組,做好課題前期的準備。比如石花洞鐘乳石形成小組,行前就帶著相應的實驗儀器。

(4)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進行課題前期的資料蒐集。

(二)課程實施

實施過程由所有工作小組共同完成。自然之旅,七年級師生全員參與;文化之旅,八年級師生全員參與;紅色之旅,九年級學生全員參與。研學旅行從2016屆學生開始,今年是第一屆三年旅行完整參加的學生畢業。在其中,學科組進行課程的全程指導和實施以及評價。

①起點

活動內容及設計意圖:學生總指揮主持,校長動員、授活動旗,出發。

學生任務:明確活動目標,活動的內容及注意事項。明確目標,強調“研學旅行”不是“遊山玩水”;賦予儀式感,達到振奮士氣的目地。

②第一站:房山區河北鎮石花洞

活動內容:

(1)教師實地進行學科知識拓展。

(2)化學、地理、綜合實踐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拓展實驗。

(3)學生在導遊、課題指導教師、生活指導教師引領下進洞參觀考察,相關課題小組進行課題研究。

(4)出石花洞。學生及時反思,以小組或個人為單位及時完成課題、任務單、活動手冊等相關記錄。

設計意圖:落實學科10%實踐課程,有關課題小組積累數據,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準備。實地考察領略家鄉溶洞文化的婀娜多姿,及時反思,填寫任務單,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提升地理學科素養。

③第二站:房山區南窖鄉水峪村

活動內容:

(1)學生下車,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自行選擇午餐地點,學校給每個組固定資金200元,小組自行支配,不足自己解決,多餘小組使用。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與人溝通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理財意識。

(2)在水峪村廣場,由房山區退休的政治正高級教師覃老師給學生進行水峪村發展的介紹。觀看參加了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和國慶演出的水峪村傳統項目“舞中幡”表演。

任務一:探秘古商道、古石碾、古宅

任務二:調查、訪問、體驗山村生產生活

(3)定向越野

規則:每班分兩組在規定40分鐘內按照地圖提示找到標定地點的標誌物,每組找到標定點後只許取得一個標誌物,不得破壞其他標誌物。40分鐘之內回到出發點裁判成績,找到標誌物數量多而快的組獲勝。

設計意圖:提升學生地理學科素養,提升探究能力,培養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保護意識。

④第三站:房山區蒲窪鄉東村

活動內容:

(1)學生下車步行進入蒲窪東村。以小組為單位安排住宿。學校根據踩點時每個農家院客房情況,分配好學生。每個農家院確定一個學生擔任院長,院長進行統一管理,和下面的小組長進行包括帶院教師在內的所有師生的住宿安排和食宿管理。固定時間1個半小時完成。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獨立生活和集體生活能力。

(2)全體學生集中,到村子較為寬敞的踩點時選好的一處地方去看星星,此處由區地理正高級王建老師全程指導。

設計意圖:蒲窪東村地勢較高,有“小西藏”的美譽。選擇的地方照明不是很亮,能夠觀察到天際的星星,有的課題小組提前帶上了高倍望遠鏡。讓學生充分利用好外出的每個時間與大自然融合,探秘星空奧秘,體驗天然之美,激發學生對廣漠宇宙的熱愛。實地觀察,激發學生探索星空的興趣。

(3)第二天,山地考察。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永不放棄,堅持到底,到達頂峰的決心和毅力。同時觀察山體南面、背面,山上、山腰、山下不同區域植被的特點,學會運用識花等小程序進行植被識別和確認。此處,由區教師進修學校生物教研員晉有奇和學校生物教師全程指導。

⑤第四站十渡中的九渡

活動內容:觀察周圍山體並拍照,認識不同地勢類型;判斷河流的方向,居民居住的特點;觀察漂流區域周邊的花木,他們的花有什麼不同特點?晚上十渡小廣場,篝火晚會。

⑥第五站房山區十渡鎮七渡、第六站長溝溼地公園、第七站房山岩石公園

(1)房山七渡觀看“旭日東昇”景觀。設計意圖:讓學生考察岩石斷層景觀,進行地理知識的拓展及實地考察。

(2)房山長溝溼地公園。學生觀察平原地區的植被特點,與蒲窪高山地帶的植被進行對比 。設計意圖:進行平原和山頂植被的特點的對比,實踐感悟植物特點以及體驗信息技術的運用。

(3)房山周口店岩石地質公園。學生觀察多樣的岩石,體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考察亂採亂挖後遺留的大坑。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激發學生對家鄉的保護和建設之情。

⑦學校

學生集中,照集體照,總結提升,整理出行前帶的物品,帽子等回收,下屆再用。

六、課程評價


研學旅行課程開發的校本實施經驗,速速get


七、行後課程

學生開展課題研究,物化成果——木工和衍紙結合的《石花洞》等。


研學旅行課程開發的校本實施經驗,速速get


6

“自然之旅”行後課程案

1、課程背景

七年級學生普遍動手能力不強,思考問題不夠全面,缺乏深度與廣度。經過一個學期的木工實踐教學,學生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工具的基本使用技巧,並且在創意設計能力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年5月七年級學生都要進行主題為“走進自然,茁壯成長”的“自然之旅”研學旅行,行程中學生要在民俗村--水峪村實地考察保存下來的古村落。其中古宅建築風格就是運用榫卯結構。“榫卯結構的應用製作”是研學旅行行後課程的一個內容。

2、課程目標

價值體認:培養和發展興趣專長,形成積極的勞動觀念和態度,感悟中國傳統木工技藝 ,提升愛國情懷。

責任擔當:發揚繼承傳統文化從自己做起,培養責任擔當的意識和能力。

問題解決:運用勞技課所學到的木工知識,解決研學成果物化的問題。

創意物化:在設計製作過程中,發展實踐創新意識和審美意識,提高創意實現能力。

3、課程過程

第一階段:選擇主題;

第二階段:調查研究;

第三階段:創意設計;

第四階段:實踐製作;

第五階段:彙報展示。

7

研學旅行與學科教學的結合形式

題目:行走路上的故事

行文過程:

一、明確中考寫作要求

二、學生完成問卷,自主選材

三、從自然、人文兩個維度分別進行細節描述

四、手繪或計算機設計製作作文思維導圖。要求:能夠體現作文的主題、結構、內容、角度、細節等。

五、文字表達,陳述文章脈絡。

六、初成文

七、選取活動照片及表現主題的音樂

八、以ppt形式在班會中分享

九、在教師和同學的建議下修改初稿,形成最後稿。

十、兩個班的作文製作成美篇集。

研學旅行課程開發的校本實施經驗,速速get

研學旅行課程開發的校本實施經驗,速速get

研學旅行課程開發的校本實施經驗,速速get

研學旅行課程開發的校本實施經驗,速速ge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