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的快乐教育,别再让它成为孩子痛恨父母的理由!


该死的快乐教育,别再让它成为孩子痛恨父母的理由!


“快乐教育”已暴露出了它的罪行,

在中国,坚守这2点,才是爱孩子!



“那些相信‘快乐就好’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讲真,请别再奉行“快乐教育”了,这是在害己害娃,千万别等到“水落石出”时才来悔恨。

千万不要教孩子在该奋斗的年纪,安逸青春! 因为孩子的教育时光一去就不复返了,不要被任何事耽误了——孩子本该获取美好知识和见识的大好光阴,这与孩子的未来有关。

希望朋友的悔恨教训能引发各位爸妈的思考,我的反思是:做到这2点,才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


该死的快乐教育,别再让它成为孩子痛恨父母的理由!


01

孩子终于要上高中了,

老爸却内疚忧伤百感交集!

最近,我有一个很好的哥们很难过,他思前想后今天的结局,他痛恨的骂了句:——都怪这该死的“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怎么他了?


事情是这样的,他的女儿明年就要高考了,含辛茹苦养大孩子,终于要上高中了,本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可是却遇到了一个“不能用钱”解决的难题。

从小到大,他和夫人都很注重孩子的教育,给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当然,高中也想好了,得上名牌高中。

可此时就尴尬了,上名校,成绩可是硬指标啊,孩子的成绩却是“学渣”级别,于是这半年来,他猛给孩子找名师猛补课,语文、数学、英语……一门不拉下,孩子也很愿意学,但遗憾的是——成绩却未见提升。

看着孩子的成绩,早已规划好的出国读名校梦也破碎了,就在两梦破碎之际,他喜出望外想可以让孩子读艺术学校,文化分要求没那么高,女儿也正好喜欢画画,或许有希望,于是他找到了在广美美院授教的朋友进行咨询,也就是我的夫人。

该死的快乐教育,别再让它成为孩子痛恨父母的理由!

但其实现在广美美院附中也是面向全球招生的,对艺术专业的门槛也不低,再加上朋友女儿并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训练,跟那些美术专业考取院校的学生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即使通过这半年的猛补课,也恐怕望尘莫及,最最最重要的是孩子已经不愿意系统学习了,自由学习已经在她心中根深蒂固了。

就这样,朋友面临着“没得选又不甘心”的境地。这对于有能力给孩子好条件的父亲来说,是一个很尴尬的境遇。

看他来回踱步很不是滋味,他从小对女儿宠爱有加,也信奉快乐教育能让孩子快乐一生,但没想到正是他崇尚的教育法害了他。

在孩子需要发展能力的时候,他错误地选择了不培养。但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国外名校,成绩永远是硬指标,任由孩子成绩好坏的快乐童年,真不适合中国。

该死的快乐教育,别再让它成为孩子痛恨父母的理由!


02

被玩坏的快乐教育害人不浅,

请记住一点:快乐教育≠放任孩子

正确看待快乐教育,不是放任式的顺其自然!

这几年,快乐教育犹如雨后春笋般扎根在新一代父母心中,本来是一种很棒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却被望文生义式的误读。

最早的“快乐教育”由英国教育学者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他在书中写到: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


在他理念的培养下,他的侄子小斯宾塞14岁就被剑桥大学录取,其他几个孩子也成为了各个领域的精英。

当然,用“快乐教育”培养出杰出人才的事迹不计其数,这也是很多家长趋之若鹜的最重要原因。

但很不幸,中国只吸取了前半部分,而遗忘了后半部分,在中国“快乐教育”被解读成: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时候尽情玩,以后学习的时间长着呢!

不压抑孩子的天性,孩子想学就学,想不学就不学。

尽量减少学习的数量和时间,让孩子有更多时间玩耍。

学习成绩都是次要的,只要孩子快乐就好。


是的,这种妖魔化的“快乐教育”的确让孩子快乐无比,但却忽视了赫伯特•斯宾塞的重点,那就是:

快乐教育≠放任自流、什么都不学。若不通过辛苦努力的学习,他的侄子能被名校录取?能成为行业的精英吗?


因此,快乐教育从来都不是放任孩子,而是:

通过更巧妙的教育方法,顺应、激发孩子的内驱动力,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主动辛苦”的学习,并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我认为这是一种阳光、自信的心态。

所以教育从来就不是顺其自然,而是让孩子觉得“一切是顺其自然”,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除了对“快乐教育”不要产生误解之外,以下这点也很重要!


该死的快乐教育,别再让它成为孩子痛恨父母的理由!


03

在漫漫长路的教育旅途中,

孩子未来的大方向一定不能丢!

我觉得对孩子真正的爱就在于在他们需要被引导、开发的时候,我们去正确引导他们,帮他们把一个“蓄势待发”的自己准备好。

这就需要我们给孩子一些确定性的方向,并且不断引导、教导他们在该有的年龄去获得相应的资本和能力,而对于未来那些不确定的方向,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

比如我那哥们,他想让孩子上名校,但却从小忽视了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让孩子缺乏了上名校的资本。

孩子喜欢画画也没有相应的引导孩子去上专业系统的课程,以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错过了教育孩子的关键节点,即使自身再有条件都无法帮助到孩子。

简而言之,父母要去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能力、有底气自由去选择任何一条路的人,而不是被逼无奈只能选择仅有一条路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不失去这个大方向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则:

1.孩子感兴趣的方向

在这个方向中,要有一两个孩子感兴趣的方向,比如说我的孩子喜欢美术和围棋,那我会坚持给他上相应的训练班,会带他去各国、各地的美术馆去参观学习,会鼓励他参加相应的比赛,不断提高孩子的专业技能。

2.有利于孩子未来的方向

在这个方向上,要有一两个对孩子未来发展有利的方向,比如现在是智能时代崛起的时代,我不知道日后孩子是否是这个领域的人,但要求孩子必须要懂得这方面的能力,于是我给孩子报了编程班。

3.补短的方向

另外,在这个方向上,一定要补短,即让孩子能力尽量平衡发展,比如我的孩子数学成绩差,那我会利用寒暑假班找老师,给孩子专门补短。


拥有一个大的规划,不让孩子失去方向的乱努力,这将成为孩子未来的资本。


该死的快乐教育,别再让它成为孩子痛恨父母的理由!

写在最后


“快乐教育”没有错,只是不要被错误理解。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们也一定要有方向。

这是我从朋友遭遇中吸取到的一些小感受,希望大家都能够在孩子该有的年纪,正确引导孩子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童年要快乐,但是这是一种“有所为”的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