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說“我不會”?看這位老師如何展現“鼓勵”的驚人力量!

當孩子告訴你,TA不會畫畫,

你會怎麼回答?

圖畫書《點》

講述了一個從不會畫畫

到作品登上學校藝術展覽

的小女孩的故事。

她是被施了什麼神奇魔法呢?

孩子總說“我不會”?看這位老師如何展現“鼓勵”的驚人力量!

文·圖 /(加)彼得·雷諾茲

譯 / 邢培健

南海出版公司

本書入選閱芽計劃《給3-6歲孩子的60本圖畫書》

想得到這本權威選書指導的爸爸媽媽請拉至文末哦~

這是一本榮獲美國十項年度童書大獎的圖畫書,也因此榮登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當你看到這本書的封面,一定會被封面上一個大大的 “點”字吸引,也一定會看到那個努力、拼搏,試圖把點畫好的小朋友!

原版書的名字《The Dot》耐人尋味,翻譯為中文《點》有一語雙關的意思,只要給孩子一點點鼓勵,TA就能有信心做得更好,甚至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出來成為最好的自己。

孩子總說“我不會”?看這位老師如何展現“鼓勵”的驚人力量!

據說《點》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本書作者彼德·雷諾茲身上的真實故事。

正是在他七年級時,他的數學老師鼓勵他“畫一筆”,才成就了一位著名的童書作家、插畫家。

如果沒有這樣一位老師,今天我們就看不到彼得的精彩作品了,如這本著名的《點》,當然還有《味兒》《羅絲的花園》《有一天》《北極星》《我的大大的小世界》等。

孩子總說“我不會”?看這位老師如何展現“鼓勵”的驚人力量!

彼得·雷諾茲

在創作上,彼德·雷諾茲最大的願望是希望每一位大小讀者通過閱讀他的故事,“能夠激勵你找出屬於自己的獨特之處,然後看它領你走向何方”。

彼得・雷諾茲創作了近百部作品,也獲得了許多大獎。

同時,他在創作動畫短片上面也十分耀眼,代表作《藍色的鞋子》、《永遠活著》都頻頻獲獎,還包括他改編自己的繪本之作,像《點》、《味兒》、《北極星》等。

孩子總說“我不會”?看這位老師如何展現“鼓勵”的驚人力量!

《點》的小主人公,名字叫瓦士緹,她不想去畫畫甚至很氣憤地說 :“真可笑,我就是不會畫畫!”

孩子總說“我不會”?看這位老師如何展現“鼓勵”的驚人力量!

圖畫書的畫面十分有趣,簡單的線條,像簡筆畫一樣的構圖,卻把人物的表情、心態刻畫得淋漓盡致。

在老師的耐心引導和鼓勵下,她在紙上戳出了一個小小的點。

孩子總說“我不會”?看這位老師如何展現“鼓勵”的驚人力量!

她實在想不出來,這個點就是她以後創作的奇妙開始。

因為,這個點不一樣!

在老師那裡,這個小小的點成了一個完全被接納、被理解、被肯定的點。

它被裝進畫框,如同名家畫作一般地佔據了牆面一個顯眼的位置。

孩子總說“我不會”?看這位老師如何展現“鼓勵”的驚人力量!

它不是孩子無力的表達,也不是其敷衍老師的行為,而是變得更加有意義!

它已經不再是瓦士緹眼中那個難看的點、憤怒的點,而是她巨大信心的起點!

它是一個美麗的點,是一個祝福的點,是一個肯定的點,如同老師對孩子的鼓勵,帶領瓦士緹從過去走向未來,從不願意畫畫,到勇敢探索繪畫的奧秘!

它點燃了瓦士緹幼小生命中的創造力之火。

圖畫書的結尾之處,當看到瓦士緹將點傳遞給後面的小朋友的時候, 你彷彿看到了對於耐心啟發和鼓勵的傳遞…

孩子總說“我不會”?看這位老師如何展現“鼓勵”的驚人力量!

孩子總說“我不會”?看這位老師如何展現“鼓勵”的驚人力量!

《點》的語言自然流暢,用詞豐富,有許多形象的用詞,如“一動不動”“狠狠地戳”“巨大的轟動”“彎彎曲曲”等。這些語言的表達,更有利於孩子理解故事內容,理解主人公的內心,同時可以豐富孩子的詞彙和語言表達。

孩子總說“我不會”?看這位老師如何展現“鼓勵”的驚人力量!

阿爾弗雷得.阿德勒在《兒童的人格教育》 中寫道:

認可孩子的獨特性,給予孩子愛,尊重和平等感,鼓勵孩子糾正錯誤和發展能力,指導孩子在奉獻中發現意義,給予孩子合理的成長挑戰,允許他按照自己的速度成長,教育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並富有合作精神。

這樣,孩子會有一種安全感和被認可感、在征服困難中感到自己的力量,在成就和奉獻中感到滿意,不害怕嘗試和失敗,並以安全和友善的眼光看世界。

試想一下,如果是我們這些成人——老師、父母、長輩,總是以成人世界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表現。

在孩子沒有畫出成人想要的圖案時,直接進行批評或者剝奪其進行創作的機會。

沒有對這個幼小的生命耐心啟發和積極鼓勵,並且靜靜等待他的成長,沒有對孩子的內心世界有足夠的理解,沒有守衛、呵護他們可貴的創造力......

那麼,這個屬於孩子的最初的、珍貴的“點”,也許就會逐漸離開他們。

孩子總說“我不會”?看這位老師如何展現“鼓勵”的驚人力量!

彼德·雷諾茲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去學校訪問的時候經常問孩子們,誰喜歡畫畫?在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舉手。到了四五年級,大多數孩子都不舉手了,或者都指向班裡的‘小藝術家’。看著孩子們的創造力一點點減弱、消失,是件很悲哀的事。”

或許,孩子失去的不是那點創造力,更不是那點想象力,而是缺少那麼一點點自信。

整個故事讀下來,

孩子會了解瓦士緹並不是天生不會畫畫

只是她沒有足夠的自信。

孩子就會對自己的一些弱點感到釋然

TA會慢慢學會接受獨特的自己

他會相信自己的失敗

只是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

他會慢慢的瞭解到

有時用自己的方法來做一些事情

你會做得跟大家一樣好,甚至更好。

每個孩子都會遇到瓦士緹那樣的困難

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聰明的老師鼓勵。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

你們可以和瓦士緹的老師做得一樣棒嗎?

歡迎關注愛閱公益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閱讀內容:iread-founda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