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县:“小切口”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


宝兴县:“小切口”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

宝兴县灵关工业集中区


有“熊猫老家”之称的雅安市宝兴县,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扩量提质中找到了平衡点,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特色化发展之路,成绩亮眼:2018年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排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全市第一,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在全省33个山区县排名第九位,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成绩的取得与宝兴县在壮大民营经济中拿出的实打实“真金白银”分不开。宝兴县为破解民营经济规模小、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弱、知名品牌大企业少等问题,紧紧瞄准“服务型”“阳光型”“精准型”“智能型”切口,创新实施送政策进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评议政府、民营企业业主培训、互联网+监管+服务“四个全覆盖”改革,为全县民营企业健康成长、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宝兴县:“小切口”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

宝兴县当地企业丰瑞农业香菇


瞄准“服务型”切口

实施“送政策进民营企业”全覆盖


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转型发展中遇到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宝兴县建立健全了政商常态化沟通机制和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完善了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优质民营企业“一企一策”帮扶机制。按照《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工作方案》,28名县级领导联系49户民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与此同时,县级有关部门主动亲商扶商,充分听取企业对我县加快实体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意见诉求。2019年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累计服务企业996家(次),收集企业意见建议70条,解决突出问题20件。

而为了激励企业扩大开放,激活经济主体,宝兴县相继出台多项扶持措施、激励措施以及司法保障措施,并以“送政策进民企”“法律八进”“春风行动”“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等活动为载体进行深入宣传,让全县民营企业熟悉知晓政策、用足用好政策。不仅如此,宝兴县转变职能理念,积极开展帮办代办服务,充分释放政策红利。

在减税减负方面,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规范降低涉企收费,增强企业获得感。

1-10月,累计减税46936户次2547万元,实现纳税人百分百应享尽享、应退尽退;同时,落实社保降费政策,预计2019年将为参保企业全年减负481.9万元。

此外,宝兴县积极争取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电价优惠政策,贯彻实施电力直接交易、丰水期富余电量消纳等政策,降低用电成本。在降用工成本方面,落实降低社保缴费名义费率政策,通过返还失业保险费、给予社保补贴等保障企业稳定用工。促进政银保企互动共赢,目前,6家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签约意向,融资金额达7.68亿元。

瞄准“阳光型”切口

实施“民营企业评议政府”全覆盖


服务好不好,企业说了算。为此,宝兴县建立逆向考核政府部门履职工作体系,推行企业对政府部门“两评议一公开”制度,即企业评议政府服务行为、政府执法部门执法行为,公开企业对政府评议结果。

而为了避免企业主看部门“脸色”的现象,宝兴县创新摒弃大会评议的死板,让规模以上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三个层次的民营经济代表线上“打分”,动动“手指”就能对职能部门的服务打分。评选结果配套问责措施,倒逼职能部门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权力应在阳光下运行,政商交往同样需要在“阳光”下运行。宝兴县划定了政商交往“负面清单”,落实容错免责机制,鼓励干部贴心服务、积极亲商。

同时,充分运用“12388”“12380”举报电话和网络举报平台,畅通政商交往中涉及公职人员的违纪违法行为举报渠道,严肃查处在服务民营企业和涉企执法过程中的“吃拿卡要”“慵懒散浮拖”行为,并邀请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担任特约监察员,参与“阳光问廉”、参加听证会等进行监督,让企业家安心安身安业。

瞄准“精准型”切口

实施“民营企业业主培训”全覆盖


为发挥党建引领的聚合引领作用,宝兴县组织民营企业把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择优选派58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员,推动符合基本条件的民营企业尽快建立党组织。通过“互联网+流动党员”的管理模式,引导“口袋党员”“隐形党员”亮明身份、转关系,确保规模以上非公企业、有党员的两新组织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同时,依托“先锋领航·全域提升”基层党建攻坚行动,对全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支部实行星级评定,党员进行积分化管理,全面提升全县各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此外,宝兴县将民营企业家教育培训纳入全县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依托夹金山干部学院,建立现代企业培训基地。目前,已组织3家优质民营企业到北京参加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组织全县规上民营企业、个体经营户开展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

瞄准“智能型”切口

实施“互联网+监管+服务”全覆盖


以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办事只跑一处”为目标,宝兴县规范办理流程、精简申报材料、压缩办理事项,实现了85%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办事效率提速60%以上,并推行周六延时服务。

宝兴县编制了246项行政许可事项“一卡明”的办理指南,将12个部门的120项服务事项纳入“一窗受理、集成服务”,185项服务事项实现了“一小时办结”;推行“一车制”现场联合踏勘,实现了“12345”政务服务热线电话“一号对外”。

除了窗口办理,24小时自助服务区为企业、群众提供了便捷办理发票发售、社保缴费查询等的“不打烊”政务服务,全程电子数据交换,形成安全可控、运行稳定的登记新体系。


不仅如此,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率100%。依托四川省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客户端APP,将全县30个部门的246项行政许可事项和371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