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疫不容辭的城市“擺渡者”——記江夏區防疫愛心志願者車隊

【作者:李鵬程】溫疫橫行,武漢封城,謠言四起,患者急增,醫院爆滿,焦慮瀰漫,公交停運,城市告急……有這樣一群“70後”,他們不抱怨、不傳謠、不觀望,自發行動起來,在江夏紙坊愛心志願者李清明的號召下,組成一支防疫愛心志願者車隊,他們燃起心中的信念,揹負家人的囑託,把群眾的利益裝在心中,戴上口罩,發動引擎,駕起愛車,義無反顧的“逆行”在寂寥的街頭,衝向疫情迷離的城市鄉村,冒著被感染的危險穿梭於社區、醫院、小區、鄉村,把醫護人員、醫療物資、困難群體、就醫群眾、生活物資等安全順利的送到指定地點。有時,對方一句“謝謝”的話就能讓他們滿足,有時對方回報的一張笑臉就能讓他們心比蜜甜。


他們,是照亮這個城市的一束光;他們,是點燃群眾心頭的一絲火,他們是一群普通的勞動者,城市因為他們的堅守變得不普通;他們是一群平凡的守城人,城市因他們的奮鬥顯得不平凡。他們用大義善舉,溫暖著這個患病的城市;他們用古道熱腸,為疫城中困頓的人們搖槳擺渡。走近這個群體,可以聽到他們一個個溫暖的故事;走近這個群體,可以聽到有人在低吟著他們閃亮的名字。
他們就是江夏區防疫愛心志願者車隊。
嶽有凡,45歲,做過司機、房地產營銷,現在一家保險公司工作
疫情發生後,看著全國各地馳援武漢,醫護人員和軍人夙夜奮戰,天天看新聞的他再也按捺不住,主動報名參加了江夏防疫愛心志願者車隊,服務於大橋新區十字嶺社區,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志願者服務。讀初二的兒子對爸爸的選擇很支持:“現在別人有困難我們不幫,萬一哪天我們遇到了困難誰來幫?特殊時期讓爸爸給社會多做點貢獻!”兒子的鼓舞堅定了他的初衷。
嶽有凡每天出車回來,進家門前老婆先從頭到腳用酒精噴殺一遍再讓他進門,然後把他的衣服用掛燙機先蒸汽高溫殺毒,再把衣熨燙平整,老婆無微不至的呵護讓嶽有凡每天出車心裡暖暖的,渾身有使不完的勁。

10天來,為社區服務18起,主要是接送醫護人員和幫群眾買藥、看病,講起沿途的故事,嶽有凡有滿滿的收穫感。一次從東湖高新交界處接一名鄂州援助區協和醫院的女醫生,沿途教了很多防疫防護知識給嶽有凡,比如護目鏡片塗上洗潔精可以防起霧等,臨下車時,稱自己吃大食堂不能開伙,將車上老家的蔬菜贈給嶽有凡表達謝意,看著對方滿眼的感激,嶽有凡不忍心拒絕。
還有一個清江泓景小區的爹爹因思念兒女,嶽有凡出車接他回烏龍泉土地堂老家,半月不見,兒子、女兒見到老父親非常開心,到菜地裡拔了一大把青菜硬塞到嶽有凡車裡,還堅持留下嶽有凡的電話要上門感謝……這些平凡的人帶給嶽有凡很多感慨:“現在一些人覺得自己很有本事、很有錢,但一旦災難和溫疫來臨,卻顯得非常可憐、非常渺小。是的,金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與之間的親情、友情和關心。”
陳世偉,45歲,從事餐具批發
當李清明發起組建防疫愛心志願者車隊通知後,在城管上班的愛人郭紅雲馬上給他報了名。“你是一個黨齡5年的黨員,國難當頭,你不帶頭誰帶頭”,這是老婆的態度。
陳世偉是一個很勤快的人,在他看來,武漢實行交通管制,自己店面不能開張,不如給社會做點實事。主要服務於龍井社區,做得最多的就是送就醫群眾和有急事出行的人。

轄區60歲的姜婆婆每週一、三、五下午四點要去醫院做透析,晚上9點要接回,陳世偉自接到通知,準時準點,風雨無阻,婆婆每次拱手感謝讓陳世偉覺得一天沒有虛度。
2月4日接到社區通知,一位父親要送16歲的兒子去大橋精神病院,擔心孩子精神病發作,陳世偉一路上講幽默風趣的故事安撫他,孩子一路上很開心,臨下車時,其父親很感動,掏錢表示感謝時被陳世偉婉拒,後趁陳世偉發動引擎時,這位父親突然向其車內扔了一包香菸,待陳世偉下車拿煙準備返還時,他們已匆匆消失了蹤影。“人心都是肉長的,你若真心待人,別人也懂得感恩,對我來說,看到服務對象滿意的笑容我就知足了。”

致敬!疫不容辭的城市“擺渡者”——記江夏區防疫愛心志願者車隊


彭萍,42歲,建築行業
在愛心志願者車隊中作為唯一女性司機顯得格外耀眼,主要服務於文苑社區。
看到招募志願者通知後,1月28日她就與丈夫雙雙一起到紙坊街道領取了紅彤彤的防疫愛心志願者車標。得知媽媽從一個小老闆華麗轉身為一名志願者,上大一的兒子逢人就誇“媽媽是志願者車隊的愛心司機,了不起!”這樣的表揚讓彭萍很受用。相對於其它志願者,她的活並不多,總共做了5次志願者服務,主要是拖運防護用品、兒童防護口罩、藥品和消毒液。
最讓彭萍感動的是文苑社區的工作人員每次出車前幫她的愛車消毒,提醒她出車回來及時消毒、開窗通風等,這讓彭萍覺得社區工作人員如此重視志願者,沒有理由幹不好工作。
最讓彭萍擔心的是有一次到幸福社區送發熱病人去醉江月酒店隔離,當時防護服還沒有配發下來,接到任務彭萍沒有多想,穿上雨衣、戴上口罩、手套就將其送到酒店,雖然身體沒有什麼不適,事後想想還是有點害怕。

致敬!疫不容辭的城市“擺渡者”——記江夏區防疫愛心志願者車隊


談起做志願的初衷,彭萍說,很多當醫生的同學都主動報名衝到第一線,身邊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積極抗疫,為國家做事,覺得自己也應該為他人做點什麼。
黃忠豹,45歲,山坡人,大貨車司機
他是第一個主動報名參加江夏防疫愛心志願者的熱心漢子。自紙坊到山坡的客車停運後,他就挑起了往返紙坊到山坡街的擔子,每天往返90多公里幫群眾買藥、購米油等生活物資,每次出車,樸實的妻子總是叮囑他注意做好防護、做好消毒。談及做志願者的初衷,這個憨厚的漢子說:“女兒只有8歲,在讀二年級,做父親的我要給她樹一個好榜樣。”

致敬!疫不容辭的城市“擺渡者”——記江夏區防疫愛心志願者車隊


愛心志願者司機李程在群聊微信中寫道:“國難當頭,溫瘟橫行,時局維艱,謠言滿天飛,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抱怨、不傳謠,與其坐而論道,不如做點實事。也許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活成一束光、一星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愛我城,逆向前行!待到城春草木深,三月桃花開,也許我們可以驕傲地對自己說,我們沒有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亦是照亮這個城市的無名英雄。”
據江夏防疫愛心志願者車隊負責人李清明介紹:“車隊組建以來共有45人參加了愛心志願者車隊,截至2月9日,共開展志願服務150餘次,運送醫療物資120餘箱(件),運送醫護人員20人,運送就醫群眾60多人,轉運密切接觸隔離人員9人,拖運米、糧、油1500餘公斤”。
李清明表示,紙坊街道辦事處對這支愛心志願者車隊非常重視,給每位隊員配齊了防護服、口罩、精酒等防護品,增添了隊員們開展服務的底氣和勇氣,下一步,江夏防疫愛心志願者車隊將繼續發揚志願者精神,繼續免費為市民提供應急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