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強基計劃初瞭解

“靴子終於落地了!”

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官網重磅發佈了

《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這意味著民間傳聞已久的2020年自主招生取消,有了官方的消息

那麼,隨著而來的強基計劃,對標之前的自主招生,都有哪些變化呢?2020年綜合評價會不會有變化?地方性的綜合評價如浙江省“三位一體”招生會不會取消?

這些都是廣大家長、考生都迫切想知道的答案。

未雨綢繆:強基計劃初瞭解

作為一名從業十餘年的高考規劃專業人士、學而思愛智康新高考政策研究中心的專業老師,梳理教育部官方文件和問答,以及自主招生、綜合評價多年一線從業經驗,試著從10個方面變化,給出一些建議。


1


參與招生院校,雙一流A類36校

在此次發佈的強基計劃中,教育部公佈的2020年試點高校一共是36所,可以看得出這是雙一流高校A類高校陣容。在2019年及以往的自主招生中,一共參與招生計劃的是高校為90所。從數量上來看,看似減少了,實質上質量更高了。雙一流A類高校都是原985高校中優質校,可以給優秀學生更合適的高校配比。實際上,在2019年自主招生中,部分211高校面臨著報名人數驟降,甚至少有問津的尷尬局面。與其讓那麼邊緣性高校“陪跑”,還不如讓真正有吸引力的高校“攬才”,強基計劃高校首批試點高校先挑36所A類雙一流高校,想必就是這個原因。


未雨綢繆:強基計劃初瞭解


2


高考成績凸顯,學科備考是王道

在往年考生和家長參加自主招生,都是想在高考前給孩子一個“逆襲”或“雙保險”機會。對於中等生,想拔高衝更高檔次的名校,對於優秀生,可以利用自主招生給自己一個“雙保險”。但是在2020年強基計劃中,相比較以往自主招生降分錄取制,有個最大的區別,在於考生要參加高考,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按比例合成考生成績,尤其強調高考成績所佔比重不得低於85%,再根據考生填報志願,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

從強基計劃中,可以看出高考成績是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錄取重要依據,改變了原自主招生的“降分錄取”辦法,體現對學生更加全面綜合評價。

這就意味著,讓考生更加重視平時的學科成績學業和考試,讓高考成績成為衡量的重要“尺子”。而不再像以往一些考生和家長,將心思放在了論文發表和專利申請等事務上,這些論文、專利在2019年自主招生就已“失效”,在2020年及以後的強基計劃依然不予認可。


3


專業更加聚焦,國家戰略加基礎

在往年的自主招生中,各校招生專業較為寬泛,從基礎學科、到熱門的財經專業都有涉及。而在強基計劃的定位中,“主要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在專業設置上,突出基礎學科專業,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

近年來,涉及到國家戰略的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製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都面臨著頂級人才“斷層”現象,在新高考改革實驗地浙江等省市還出現選科“逃離物理”現象。這些關乎國家戰略的基礎學科,需要選拔優秀人才培養。而強基計劃就真正落地到這些專業上了,

這就意味著考生要想學熱門的金融、會計、新聞傳媒等專業,還是要通過高考裸考等途徑爭取,有利於分層人才、培養人才。讓考生也明確,不合適也就踏實備戰高考,不再念戰“強基計劃”。


4


單獨編班培養,一流師資深造廣

與之強基計劃所配套的是招收學生可以單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激勵機制,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使命感。而在以往的自主招生招收的學生,進校後往往沒有特別的培養機制,隨普通高考錄取的學生混編入班。而對於強基計劃這個亮點,給予真正想學基礎學科的優秀學子,解決了後顧之憂。不僅單獨編班,可以將實行導師制、小班化培養,對於優秀學生,可以免試推薦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學、獎學金等優先安排。建立本—碩—博銜接培養模式,鼓勵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前言科學中心等吸納學生參與研究。這樣,

對於願意學習基礎學科的學生,在學校容易出成果、深造路徑廣。


5


競賽地位削減,更加看重綜合力

在以往自主招生中,競賽證書、論文、專利等一度都是通過自主招生的重要“籌碼”,在2019年自主招生“十嚴格”趨勢下,論文、專利失效,不再作為申報條件,但是競賽證書,尤其是以學科五大學科競賽,是通過自主招生的“不二之選”。強基計劃則是以高考成績不低於85%的比重,再加上校測15%的比重作為選拔和錄取依據,那就意味著學科競賽的地位在強基計劃中地位大大下降,沒有以往在自主招生的地位。更不用說那些科創類競賽,將會面臨著更加尷尬的地位。當然,對於有學科競賽或科創競賽的考生,依然可以參加綜合評價招生等途徑申報名校。但相較於以往競賽證書“一統天下”的局面,將會嚴重瓦解。這樣的好處,就是再次明確強基計劃選拔綜合能力全面、願意學習基礎學科、未來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的優秀學生。

也可以讓學生們在高中階段,不必再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競賽中,而是要回歸到高考學科成績提升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未雨綢繆:強基計劃初瞭解


6


特長學生機會,留有口子優惠多

雖然強基計劃將競賽證書、論文、專利排斥在外,主渠道是選拔綜合能力優秀的學生,但也給特長生留有一道小門。對於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或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學生,高校可以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辦法。在高考後,由高校專家對學生進行嚴格考核錄取。而且給予的優惠幅度最高可以到一本線(新高考省市另劃)。所以,對於有學科特長和專業特長的少數考生來說,也有機會進入強基計劃的雙一流高校讀書。這點類似於以往的自主招生招考特點,但是這部分在強基計劃中,所佔的名額極少,而且考核可以預見將會異常嚴格,就是真正要有實力說話,而不可能像往年自主招生中,有通過不實材料矇混過關的情況出現。


7


考核時間推後,高考後安心備考

相比較以往的自主招生,強基計劃在申報時間節點上,在高考之前變化不大。但是在高考之後的考核時間將會大大推遲。在以往的自主招生一旦通過初審,複試考核(筆試、面試、體側)一般會在高考之後的6月10日—20日集中考核。但是在強基計劃以高考成績為重要依據的選拔機制下,將會在6月25日前提供考生高考成績,6月26日之前依據高考成績、招生名額一定倍數確定入圍名單。在7月4日前,高校組織考核。這就意味著,在2020年強基計劃的校測環節,可以給考生更充容的兩週黃金備考時間。而在高考前就可以更安心的準備高考備考,高考後還有時間來集中準備筆試、面試環節,尤其是面試環節的準備,可以有更充裕的準備。


8


取消以往初審,先填志願提前錄

在公佈的2020年強基計劃中,跟往年自主招生相比,還有一個大的區別就是取消了初審環節。拿到了自主招生初審,才有資格在高考之後參加通過初審自主招生高校的複試環節。在在以往考生和家長揪心的在於,考前出初審結果,將會影響孩子的心態。通過初審的孩子,有的會飄飄然大意,沒有通過初審的孩子,有的自信心又備受打擊。這下好了,

強基計劃,高考之後,並且出分之後再根據名額倍率出入圍名單,這樣對於考生和家長的心理煎熬也會大大減輕。而且錄取在提前批次及錄取開始前完成錄取備案,被錄取的考生將不再參加後續高考志願錄取。高校須於7月5日前確定錄取考生名單並公示錄取標準。被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後續高考志願錄取。這就意味著,強基計劃的錄取有可能類似於浙江三位一體7所高水平高校的“鎖檔”政策。那就要提醒考生,如果高考知道分數後,如果不想去某所強基計劃高校,就應理性放棄該校的校測,要不一旦被錄取就不能被後續高考志願錄取。


9


高校試點開展,後續可能再壯大


相信看到強基計劃2020年首批試點高校名單,讓不少中等偏上的考生和家長有所失望,以往還能有機會衝擊一些還不錯的211大學或邊緣性985大學,但是強基計劃的36所雙一流A類大學,還是對於高分段學生更有希望。當然如果屬於學科特長或專業特長,也有可能拿到這些名校的一本線優惠,但畢竟是極少數,而且是實力過硬。不過對於現在孩子在初中或高一高二的家長來說,也不要太失望。按照教育部的說法,

強基計劃2020年才是試點,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高校向教育部申請並提交相關專業的招生和人才培養一體化方案,教育部專家綜合各方面因素,研究確定強基計劃招生高校、專業及規模。期待未來可以有更多的高校加入到強基計劃高校陣營。


10


綜合評價走勢,猜想並行不取消

對於2020年自主招生全面取消,強基計劃重磅來襲,還讓考生和家長極為關注的是2020年綜合評價招生會不會受到影響?地方性的類似於浙江“三位一體”招生會不會取消?從此次教育部官方發佈的文件來看,只是說取消自主招生,並沒有說取消綜合評價。而且對於往年通過綜合評價形式招生的上海紐約大學2020年本科生招生已與2020年1月1日截止申請。對於地方的“三位一體”招生,中國美術學院2020年本科招生章程中,已經明確說明面向浙江省招收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本科生70名。

未雨綢繆:強基計劃初瞭解


由此可以看到,2020年綜合評價以及地方性的浙江三位一體等綜合評價招生,將會依然推行。

當然,最新的政策,還是需要等教育部門官方的消息佐證,也可以早點讓家長焦急的心可以放緩下來,讓孩子可以更好的備戰高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