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還能復甦嗎?

古瓷片兒


詩歌會不會復甦呢?詩歌作為一種傳統文化,一種文學體裁,存在必有其意義,就像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樣,出現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時值今日,寫詩的人少了,寫散文和其他題裁的文學作品多了,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進步,以及歲月的流逝和淡忘,有些傳統的文化在現代社會已經不被很重視了,所以才會沒落,但傳統的文化確實有他的文化的精髓,雖然沒被那麼重視,但好的,美的東西永遠會存在於人的思想和意思裡,存在於人的感官裡的,就像一顆明珠,永遠都會耀眼,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如蓮花盛開,淨化心靈,給人以美的享受,可以暇想很美的意境,給人以嚮往以希望,也像一盞明燈,你總能看到那明亮的燈光,把你的心照亮。

詩歌的魅力就在於它的臆想很深遠很豐富,很少的字但可以概括所有要表達的內容和思想。愛讀詩愛寫詩的人大都都是有內在氣質的人,或高雅或明媚或恬靜或活潑,都是與眾不同的人,都是有修養有品德的人,腹有詩書氣自華,歲月從不敗美人,可見詩歌的魅力和對人的影響有多大。詩歌可以陶冶你的情操,增強你人格的魅力,詩情畫意,詩禪一味,盡在其中,明心致,怡心情,提境界,是你精神的食糧。

讀一首好的詩歌,如清泉入口,仙音入耳,令你心曠神怡,無盡的享受,悠然自得,陶醉其中,不勝美妙,無以倫比。

詩歌雖然不是生活,但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可以以詩的意境去生活,有一個美好的追求,一個美麗的希望,一個奮鬥的目標,豈不樂哉快哉?

願大力弘揚民族文化傳統,傳承詩歌文化精髓,從小學詩詞,讀詩詞,寫詩詞,這樣,詩歌文化才可以長青不敗,一顆傳承了幾千年文化的明珠將更加燦爛輝煌!






開心一笑128327317


如果說古體詩的話,難。

現在,愛寫古體詩的人不少,但多還是在"仿寫",在"為賦新詞強說愁"。現代人寫古體詩,如果還總出現"明月",“垂柳",等等意象,那就是在瞎扯,鋼筋水泥間,還會有田園時代的意象?

寫古體詩不描寫現代生活,現代科技,不敢引入現代詞彙,一味去尋求古人傷春悲秋之感,那就是在無病呻吟。

如此,能復甦嗎?


夢話古今


首先告訴你,詩歌作為一個文體,從來沒有衰敗。

詩歌是幾千年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涵,抑制不住延續。

沒有詩歌,文體永遠不會健全,沒有謳歌的載體。

沒有詩歌,陽光只是光線和熱,沒有精神的延伸,你只能站在自私的角度感受春夏秋冬。

沒有詩歌,冬去春來,你只能看到季節的變幻,看不到大自然給我們的詩意。

沒有詩歌,你只能機械地理解萬物生長,感觸不到生命的生生不息,感受不到生命的可貴。

沒有詩歌,你不知道人生的境界,你只能一日三餐,做一個溫飽的載體。

沒有詩歌,你告訴孩子,你努力為什麼?

沒有詩歌,你上面的父母,下面的子女,你為什麼要努力?

如果只是溫飽,乞丐都可以。

因為沒有境界的生活,你是不是也不願意?

境界是人生的目標,起碼是是酒足飯飽後想要得到的釋然。

人不為裹腹活著,因為思想在活躍,不讓你放棄該追求的東西。

思想和精神上支撐一個人走下去的源泉,哪怕你行走水盡處,精神讓你坐看雲起時。

試問多少人為一張嘴活著?

精神的追求,本就是一種詩意。

那些理想的境界,那些優美的環境,那些山山水水,那些不是追求的精神領域?

這些,那一點離開了詩意?

沒有詩意,還有意境嗎?

沒有詩歌,拿來的詩意?

你所向往的美好,存在嗎?

手機打字,胡言亂語。

敬請斧正。



南溪十三叔


滿江紅 - 新騷客

        半響地

物慾橫流,

淹沒了江郎才氣。

淘淘寶,

幾多划算,

幾分利息。

飛蛾撲火追財富,

那得孤篇壓金枝。

隨風安家北上廣深,

數票子。

多少錢,

從來急;

搬銀磚,

光陰迫。

一輩子太久,

只聞銅味。

四海窮盡舊騷客,

五湖獨缺杜甫李。

要振興詩壇新局面,

待何日。

2019.5.14於宜春


開門hong


詩歌非常可能復甦,但不是現在這種樣子的詩歌。


曹和平


能。詩歌若是沒了,人的精神和心靈就會走向空虛!啊!我愛這個矛盾不斷、衝突不斷的世界!因為只有這樣!我才會有無窮的笑話可看!倘若人類不在勾心鬥角、互為欺騙!人生還有什麼意義?正是因為那惡的存在,善才有機會影響世界、感動天地!啊!我愛!——業務寫手。


殷樹財


詩歌談不上什麼復甦不復蘇的,在古代,詩是用來唱的,可是能進勾欄酒肆聽得起曲的有錢人,沒幾個,但是,詩歌一直頑強地存在著。只是到了近現代,紙媒的發達,才使詩歌入了尋常百姓的眼,但是,在過去,又有幾人認識字呢?所以,詩歌沒有什麼復甦不復蘇的事,就像西方的芭蕾,中國的京戲,它們都是一種藝術,無論你欣賞與否,將永遠以人類精神食糧的狀態存在下去。



詩歌是抒發人們內心情懷的一種比較美的形式。它的優點是朗朗上口、意境深遠、想象力豐富;它的缺點是對文化對意境的要求較高。隨著物質的逐漸豐富無憂,人們對對精神、對美的追求會越來越強烈和人們整體文化素質的提高,詩歌會愈來愈被人們喜愛和掌握,不會再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無痕5702


詩歌在中國五千年文學史上獨佔鰲頭,特別是到了唐宋時代更是壟斷了整個文壇,成為國家精神的寶貴財富。歷史發展到今天,物慾橫流、祟拜金錢,傳統文化道德淪落,詩歌被冷落一角,暫時遇到生存危機。但從漫長的歷史看,詩歌的生命力頑強,“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只要人類存在,詩歌就會存在,而且會發揚廣大。


南陽雪中草


詩歌不如錢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