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說:諸事不順時,牢記這三句話,好運不請自來

老人說:諸事不順時,牢記這三句話,好運不請自來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而在這人生的長河中,我們時而奔流直下,時而迂迴曲折。

有快樂,也會有痛苦,有順境,也會有逆境。但是在我們遭遇坎坷時,能懂得這三句話,自然時來運轉。

第一:既往不戀,當下不雜

老人說:諸事不順時,牢記這三句話,好運不請自來


我們的大多煩惱,都是因為對過去的執著,

如果心中放不下,憂愁自然難解。

佛語云:過去事或善或惡,不復思量,思量則障道矣。

人生一世,我們的所有得失都會成為過往,不管曾經輝煌還是落魄,都沒有必要沉溺其中。我們都是從過往中走過來的,也行往事有很多值得我們回味的,但是一味地沉迷於其中,那隻會羈絆我們前進的腳步。

不執著於過往,才能不困於情,亦不滯於物。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泰戈爾說:“如果你因錯過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錯過繁星。”只有輕裝上陣的人,才能走得更快更遠。

人生的失意,往往是我們對當下太過於困惑,內心太嘈雜,難以專注,

佛家講:現在事或順或逆,亦不須著意,著意則擾方寸矣。

過好當下,重在心靜。心靜則萬事順,做好當下,要努力拼搏,不急不躁,才能理清思路,不被外事幹擾;才

《金剛經》中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萬事萬物都在不斷地變化,如果我們能有一顆平常心,去留無意、苦樂坦然。自然好運不請自來;

第二: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老人說:諸事不順時,牢記這三句話,好運不請自來


每當我們遇到自己難以抉擇或者遇到什麼難題的時候,總希望有人可以給我們一點建議,那這個時候,善於聽取就很重要了。

《論語•為政》中講:“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

意思就是告誡後人,做事要多聽多看,謹言慎行。如此才能少犯錯,少後悔。

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大多人都知道這個道理,可是卻難以做到。因為我們往往太過於心高氣傲,做事全憑自我喜好。

《傳習錄》中講: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如果我們與人交往,但不懂得虛心學習,那結果只能是一敗塗地。所以王陽明才說:“謙為眾善之基,傲為罪惡之魁”。

人有傲骨,才能傲然挺立於天地。但不能有傲氣,心高氣傲的人,往往會矇蔽自己的眼睛,從而片面看待問題,最後導致自己犯錯。

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就需要我們有謙卑的心。可以廣泛徵求不同的意見,學習到別人的長處。

人生如海,包容兼收。才能海納百川不擇細流,如此,好運不請自來。

第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老人說:諸事不順時,牢記這三句話,好運不請自來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和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一樣,我們的四季就是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春去春來,花謝花開。我們的人生美好的光陰也是稍縱即逝;

所以,我們不要為外物的一時得失而傷心難過,有詩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人生旅途最珍貴的是過程,最美的是沿途風景。

花有花的芬芳,山有山的巍峨,海有海的遼闊,萬物皆有特色。人生也是如此,高處俯瞰大地,身處仰望星空,用欣賞的眼光去看,我們會發現一切都很美。

所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人生這麼長,我們不要著眼與局部,不要侷限與當下,“好來好往好聚首,春去秋來再團圓。”;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說:“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如果我們有為自己的目標奮鬥了,則無愧於心。一生不長,自當珍惜。我們所追求的不過是平安快樂,對於得失外物得失,由他去吧;

所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證內心世界的平衡,自然好運不請自來;


人間坎坷,每個人都會經歷苦難,從苦難中汲取營養,才能讓生命之花盡情綻放。最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心得,一起交流學習,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