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90年代的天津:我的鄰居小老伯

回憶90年代的天津:我的鄰居小老伯

口述 | 陳先生

整理 | 哏兒哥(配圖來自網絡)

天津人稱呼鄰居的方式,和別的地方不一樣,喜歡按照對方在其家裡的輩分直呼。也就有了老姑、嫂子、三姨等等,外人聽上去好像是一家子一樣,但實際上一點血緣關係也沒有。以至於好多的天津飯館也是如此,比如三姑牛肉餅、二嫂子包子等等,從店名就大概其能知道這是天津人的飯館,當然,也有仿效的,比如四姐鍋巴菜,非天津人士,只是名字起的很天津。

回憶90年代的天津:我的鄰居小老伯

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以前我們院的一位鄰居,是我們隔壁屋王奶奶的小兒子,王奶奶仨閨女一個小子,這個小子也叫老嘎達,在家一般比較聖,好吃好穿,不光爹媽喜愛有佳,就是倆姐姐也關懷備至。93年時,王奶奶帶著小老伯搬到我們院,當時倆閨女早已出嫁,唯獨這個三十來歲的小兒子還單著,為嘛一直沒搞對象呢?因為小老伯一直沒有個正式工作,整天閒在家,接觸的人少,吃喝還得靠媽媽那點退休金,所以,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小老伯這種人不太容易找到對象。

回憶90年代的天津:我的鄰居小老伯

王奶奶為兒子的婚事沒少著急,不光託倆閨女幫忙介紹,就是門口那些大娘,她也是都託付一遍。但基本上能到見面這一步的都寥寥無幾。

回憶90年代的天津:我的鄰居小老伯

沒個事由吧,小老伯也不著急,天天除了看電視做飯以外,就愛逗小孩,有點像馬三立相聲裡的張二伯,但小老伯本質並不壞,人也很樂觀。看小孩當時玩溜溜球,他準會湊過去看看,然後略帶口吃的搭擱“我...我看玩兒玩得瀟灑嗎?”幾個小孩一塊踢球兒,他也會跟著一塊兒跑,“傳...傳我我...”雖然比孩子們的長輩,但是能用同齡人的態度與門口小孩接觸,所以門口小孩兒都很喜歡他。

回憶90年代的天津:我的鄰居小老伯

每到夏天時,雜院裡的平房比較憋悶,人們習慣於在傍晚,蚊子下來之前,在院裡把飯吃了,捎帶腳聊聊大天,這個時候,小老伯總愛跟大夥摻和摻和,比如,隔壁大嫂子在熬魚,他會站大嫂子門口說:“嫂子,孬的嘛魚?味兒夠竄的啊。””你鼻子夠尖的,弄好了你盛點兒。“”盛點兒噶嘛,加雙筷子一塊兒吃,不得了嗎?“”那你拿馬紮去,一會兒我端出來“”我們家也熬魚,逗楞玩兒“

回憶90年代的天津:我的鄰居小老伯

又比如,有時候他會宣揚自己的美食觀,“我就愛吃餅,甭管饅頭多鮮,餅多幹,我揍愛吃餅”。偶爾也會給別人一些烹飪建議,燒茄子,得切大塊,油過透了,再點點兒甜麵醬,最後出鍋撒一層蒜末。等等。每天過得輕鬆自在,活脫脫像個孩子。

回憶90年代的天津:我的鄰居小老伯

95年前後,聽說濱江道擺攤兒能賺錢,小老伯終於打算挑戰一把自己,弄點事兒乾乾,也跟別人一樣南下廣州去打貨,大包小包一大堆拉回天津,如果沒記錯的話,當時廣州的衣服按包走,不按件更不按款。一包拆開,內衣外衣男士女士全都有,完全看你自己怎麼想轍搗騰出去。

回憶90年代的天津:我的鄰居小老伯

回憶90年代的天津:我的鄰居小老伯

有的人就是這樣,窩囊的時候特別窩囊,可是有了合適的機會,瞬間就能挺起來,進入自己的角色。小老伯就是這麼個人,接觸服裝之後,他好像瞬間變了個人,雖然依舊是說話磕磕巴巴,但絲毫不影響人家表達意思,更不影響辦成事兒,後來好多人成了他的主顧,都覺得他實在,人還沒脾氣。你挑挑擇擇隨便,從來沒紅過臉。後來小老伯戀愛了,這個閨女也是他的主顧之一,挺瘦小的一個女孩,留荷葉頭,不愛說話。接觸一段時間之後,女孩也辭了工作,跟他一塊兒做起了買賣。

回憶90年代的天津:我的鄰居小老伯

什麼都好,就是結婚的事兒一直沒提。王奶奶那時候總往我們家跑,只要我媳婦在家,我一出家門,王奶奶就拉門進來,“嫂子,你說這閨女是嘛意思呢?”我媳婦也沒法給出什麼建議,畢竟是年輕人的事兒,人家可能有自己的打算。時機不成熟,誰勸也沒用。

回憶90年代的天津:我的鄰居小老伯

其實這個事,大家心裡都明白,小老伯當時沒房,如果結了婚,就得把媳婦接到我們院,跟王奶奶一塊擠15平米的平房,誰能樂意?

回憶90年代的天津:我的鄰居小老伯

後來王奶奶也想明白了這個問題,跟倆閨女商量,把房騰出來給小老伯結婚用,她自己則選擇“旅居”的方式,在倆閨女家來回住住。到此,小老伯結婚的事算有了眉目,一家子也開始操辦,當時沒有嘛裝修的概念,頂多就是門窗上點油漆,屋裡刷層大白,買套傢俱,在添置個電視洗衣機,算是齊活了。結婚那天,小老伯特別高興,人逢喜事精神爽,就連說話也連貫了許多,我當時從我們單位給他借了一輛桑塔納,算是挺有排場的把新娘子接走了。

回憶90年代的天津:我的鄰居小老伯

結婚之後,還有一段特別有意思的事兒,可能現在年輕人聽來都不太相信。

婚後一年多快兩年,小老嬸一直沒動靜,在當時,只要結婚,婚後必然懷孕生孩子,可是他們兩口子這個狀態確實有悖於當時的風氣,後來,鄰居幾個老爺們喝酒時,小老伯也提過這個事兒,三哥,你說我要不去曹開鏞看看去?看嘛啊?我回來給你弄倆盤帶子你看看,就行了。你介體格絕對沒問題!後來,三哥真從單位給學摸來兩盤帶子,包著報紙就遞給小老伯了。“慢慢看”。可能有朋友問,嘛帶子?都是過來人了,不必細說了吧。哈哈哈哈。

回憶90年代的天津:我的鄰居小老伯

說來也巧,小老伯接過帶子之後,每過倆月,媳婦就有了。果然讓三哥給說中了。為了這個,小老伯還請我們幾個吃了一頓涮鍋子。

後來,我搬離了小院,大家也就少了聯繫,再過幾年,小院舊房拆遷改造,一大群親密無間,偶有小小小小紛爭的鄰里們正式分離,雖然大家還都居於天津,但因為家務繁忙少了聯繫。

回憶90年代的天津:我的鄰居小老伯

前幾天我做夢還夢見過他,還是年輕時的模樣,夢裡他略帶扒雌的問我,大哥,你知道介四嘛牌子嗎?我看著一串英文搖搖頭,“不懂了吧,介叫迪拉多納,你再看這是嘛?”“小花?”介叫蒙特嬌“

時至今日,我們都已過了知天命的年紀,回想起過往那些點點滴滴,還總會在心底掀起點點漣漪,希望那些老鄰居一切都好,也希望看到此文的朋友們快樂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