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中具有成长性的一环,政策暖风频吹,板块即将启动

指数弱反弹,调整情绪依旧浓厚,全天市场没有太多亮点,活跃的基本都是小成交个股,大资金基本都是按兵不动状态,大家都在静观其变等待转机。

其次目前一些核心的科技股都已经涨到时间窗口附近,如果未来科技开始回调的话,我认为基建会是一个阶段性补涨的方向。而今天我想聊一聊,基建当中的装配式建筑板块。

第一层逻辑:建筑行业经过了两年的调整,不论是绝对估值还是相对估值都到了历史最低位,当前行业市盈率 8.4 倍,市净率 0.85 倍,估值吸引力突出。

第二层逻辑:一季度疫情对行业全年影响有限。 一季度是建筑行业的产值形成淡季,占全年比例较低,短期阶段性施工影响可控。这和建筑行业的特点有关,一方面,建筑行业露天和高空作业多,受自然气候影响大,这导致在北方严寒地区无法开展业务;另一方面,我国春节假期在一季度,通常元宵节后才陆续复工,所以实际开工时间相对较短。随着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日益提高,行业季节性特征逐步减弱,但一季度仍然是产值形成淡季,占全年比例约为 17%;从基建投资完成额角度计算,一季度仅占 14%。

第三层逻辑:复工基建先行。顶层政策陆续出台,地方稳投资亦努力创造条件,充分保障后续投资施工。原则上应在 2020 年 2 月 15 日前做好复工准备,力争 2 月 20 日前复工。 工程复工的顺序为基建等重点工程>保障房等民生工程>房建等其他工程,区域上疫情较轻的省份复工相对较早。预计大部分施工需求或在 3 月中上旬开始启动,疫情或影响基建复苏节奏,但会不影响基建全年稳增。

第四层逻辑:疫情冲击提升基建加码预期。 上周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针对新冠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和影响,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积极扩大内需、聚焦重点领域,发挥积极财政作用,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投向,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稳增长政策再加码。

第五层逻辑:装配式是建筑业未来发展必然方向,组装效率高、精度高、绿色环保(建筑垃圾较少)、可大幅降低人工依赖。当前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采用的集装箱活动板房模式正是装配式建筑的一种,极大地提升了建筑效率。 政策明确定调应急医疗优先装配式,全国大量建设“小汤山”定点收治医院,短期提振钢结构建筑需求,有望促装配式建筑加快推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