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法院線上調解打造無障礙司法服務 疫情期間全市法院調解案件超700宗

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當事人不便出門怎麼辦?訴訟糾紛如何解決?東莞法官巧用微信、電話、視頻調解,打造線上無障礙司法服務。疫情防控以來,截至3月2日,全市三個基層法院共線上調解成功案件785件。

在線助裝修工快速化解合同糾紛

2月28日,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南城人民法庭(下稱南城法庭)通過線上調解快速化解一宗合同糾紛,幫助當事人走出困境,獲得了點贊。

東莞法院線上調解打造無障礙司法服務  疫情期間全市法院調解案件超700宗

南城法庭線上調解,化解合同糾紛

黃先生是一名裝修工人,從事建築裝修行業多年。2015年5月,他與被告李某簽訂了一份裝修合同,雙方約定由李某支付工程款給黃先生裝修其位於勝和社區的房屋,但黃先生按合同要求完成工程後,李某一直不支付工程款項。黃先生多次索要無果,遂訴至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要求李某支付22萬多元的工程款和賠償款。

考慮到黃先生當前急需用錢,調解是最優的解決辦法。2月23日,南城法庭調解員翟佩芝拿到案件後,立刻開展工作。經瞭解,黃先生系湖北籍居民,受疫情影響,返莞後還處於居家隔離期,無法到庭參與調解。為儘快化解黃先生困境的同時確保防疫工作不出現紕漏,翟佩芝決定改用網上調解的方式,在零接觸的情況下盡最大努力化解這一涉疫情糾紛。

翟佩芝多次通過網絡、微信、電話的方式分別與黃先生及李某進行溝通協商。翟佩芝一方面以調解員的同理心在線上耐心傾聽黃先生的訴說,快速取得了黃先生的信任。另一方面,她又積極與被告李某進行溝通。一開始李某對翟佩芝的態度很不耐煩,甚至有牴觸情緒,但是翟佩芝卻不輕言放棄,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釋之以法,勸說李某在疫情形勢讓大家揪心的情況下,不要因為拖欠工人工程款的行為導致大家寒心。經翟佩芝的不懈努力,李某由一開始的抗拒調解逐步轉變為接受調解,並對拖欠款項的行為表示歉意,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的時機逐步成熟。

2月28日,經過前期的多次溝通交流,雙方僅用了半小時就達成了和解協議,最終由李某分五期支付15萬元工程款給黃先生。

當天成功電話調解2宗糾紛

2月13日上午10時半,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沙田法庭的法官詹傑拿起了一個勞動爭議糾紛案卷宗。2020年1月7日,東莞市某玩具有限公司與員工郭某因勞動爭議糾紛訴至法院。該案原定於2月18日開庭。但因目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詹傑打算先跟雙方口頭溝通一下。

經幾次電話溝通,玩具公司一方提出了調解方案。郭某因疫情嚴重,不願意出門。經過反覆考慮,下午15時多,郭某表示同意公司的調解方案。雙方言和,無需開庭。

同日上午11時,詹傑開始處理一起貨款糾紛案。1月8日,東莞市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狀告客戶郭某,追討對方購買電磁爐拖欠的貨款1萬多元及違約金。本案原定於2月19日下午開庭。

詹法官去電郭某。此時郭某還在雲南老家,表示希望延後開庭。經詹傑在電話裡反覆溝通,終於促成雙方達成了口頭調解協議。該案無需開庭。

視頻調解幫湖北籍勞動者要回工傷賠償

“你好,我現在還在湖北老家,開庭那天怕是趕不回來了。”2月10日,眼看法院傳票上開庭的日子越來越近,滯留在湖北荊州的王某心急如焚,致電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橋頭法庭的書記員說明情況。

2018年6月,王某在東莞某紡織公司上班時發生事故,並被認定為工傷。之後,經申請勞動仲裁,仲裁庭裁定用人單位須向其支付工資、工傷賠償款等近12萬元。但用人單位認為賠償金額過高,於2020年1月中旬起訴至法院。橋頭法庭受理後定於2月26日對該案進行開庭審理。

王某表示,他受傷已快兩年,現今受疫情影響,短期之內無法回到東莞,擔心法院會延期審理。家裡本來條件就不好,現在更是雪上加霜。

“您在老家有條件上網嗎?我們想通過網絡視頻形式開庭。” 2月17日,剛從抗疫一線回到工作崗位的橋頭法庭庭長劉桂明在聽到書記員轉述後,便第一時間聯繫王某。

徵得用人單位代理律師同意後,劉桂明向雙方確認案件將如期開庭。

東莞法院線上調解打造無障礙司法服務  疫情期間全市法院調解案件超700宗

橋頭法庭如期開庭,進行網絡調解

2月26日上午,遠在千里之外的王某及在東莞的代理律師同時出現在了橋頭法庭網絡庭審的視頻畫面中。雙方陳述意見、出示證據材料後,劉桂明針對雙方賠償數額的分歧當庭展開調解。

“在這種特殊時期,大家能通過網絡協商解決糾紛實屬不易。如果調解不成,一審二審下來,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成本,這些花費跟你們賠償數額的差距比起來,可能還更大……”

在劉桂明的耐心勸導下,雙方協商一個多小時後終於同意各退一步,用人單位將在3月5日前向王某一次性支付105000元。法院製作調解協議後郵寄雙方簽字。

訴調對接成效顯著

2019年,東莞法院創新的訴調對接“1+2+3”模式,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全面推進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在不到一年的實踐中,東莞全市三個基層法院參與訴前調解一審民商事案件80706件,其中訴前成功調解案件就有48322件,調解成功率達68.52%。通過“1+2+3”模式的實行,東莞全市三個基層法院十餘年來首次實現了民商事案件收案增幅的負增長。該模式也被廣東省委政法委評為全省第二批社會治理實踐創新項目。

另外,為了更好的在疫情期間提高調解員的調解能力,2月25日-28日,東莞市中級法院和市司法局聯合引入在線調解培訓精品課程,由資深優秀講師為調解員提供在線調解技能培訓。東莞法院350名幹警參加了線上調解培訓課程。

通訊員:劉偉樂 黃彩華 鍾紫薇 袁小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