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之间去了楠溪江

距去永嘉楠溪江行已过去满久了,游记也一直未落笔,那就凭着记忆去回忆那次旅行。那天是周六,早晨还上着半天班,在临下班的纠结中买了去永嘉的票,因为时间紧赶不上动车,还叫了辆私家车去动车站。去永嘉,是为了楠溪江,也为了丽水古街。楠溪江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的独有特色而闻名遐迩,楠溪江畔座落着一条古街,它没有一般街道的喧闹,也没有一般街道的繁华的丽水古街。

交通路线:

11.12 动车福安 —永嘉,永嘉(城乡巴士)—岩头镇

11.13 岩头镇(城乡巴士)—鹤盛(三轮车)—石桅岩景区(私家车)—龙湾潭景区(公交)-苍坡古村(摩的)—芙蓉古村(城乡巴士)—火车站

忽然之间去了楠溪江

丽水古街


忽然之间去了楠溪江


到达永嘉火车站后出站,过马路向左拐,在“亚美大酒店”下公交站牌侯车,坐上白色的永嘉城乡巴士,到达楠溪江景区游客的集散中心,也是重要景点之一—岩头镇,车程一个多小时。到达岩头镇时下起了雨,初秋的江南小镇略有寒意,在镇上绕了一圈后找了家宾馆住下,傍晚时分抄小路穿胡同小路去往丽水古街。

丽水街形成于清代,盐商开始兴盛,岩头村长堤成了盐客运盐的必经之地,慢慢的岩头村的商业氛围也初具规模,从而在楠溪江畔形成了一条繁华的丽水古街。古街全长300多米,旧时90余间店面长廊相连,长廊依水而建, 随水势蜿蜒,有屋檐披盖,以利于行人遮阳避雨,廊下挂着一个个红灯笼,和参天的古树绿影相向。沿街有丽水古桥、接官花亭、楠溪石寨等景观,南端是寨墙的南门,门边高阶上有乘风亭。离亭不到50 米,还有一座接官亭,重檐攒顶,朴素庄重。两亭与丽水古桥一起为丽水商业等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光阴流逝,岁月更替,来往于丽水古街的盐客也逐渐散去不见踪影,留下的只有悠悠岁月风吹雨打过的时光长廊。漫步挂满灯笼的古旧长廊下,只见沿街的商铺冷冷清清,房檐屋瓦斑斑驳驳,小桥流水,屋舍俨然,青山延绵,古木苍劲,孩童追逐打闹其中。冥冥然,曾经那段商旅来往不绝的繁华景象依稀可见,曾经的市井热闹貌似就在眼前。如此景象之中,或小坐于廊下,喝喝茶,发发呆,听听溪水潺潺,廊下流淌,看看小鱼水中嬉戏,清澈见底,刹那间,古朴沧桑彷佛连同黑瓦小窗倒映其中,如明镜一般,上下天光,交相呼应,让人心境悠然,沉浸其间。远山依旧,绿树盎然,继续漫步于丽水古街的时光长廊中,品味着历史岁月的沧桑,享受着江南水乡的宁静,山美,水美,意更美。

三百米的距离,嗅到了千年前的古典气息

第二天清早的计划是去林坑。林坑位于黄南乡境内,最初是因为香港凤凰卫视副台长,号称“中国航拍第一人”的赵群力,在此地不幸殉职而声名大振,从不知名的小山村转为驴友们热衷的旅游热点。 林坑并非徒有虚名,这里拥有楠溪江保存最完整的山地民居。它们都有100年以上的历史,而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木屋早已超过200年。造型玲珑剔透的木屋掩映在青山绿水中,古朴自然,依山而建的民居,错落有致,和谐统一。因为林坑位于永嘉县的边缘,岩头去林坑的交通比较少,一天只有2班车,在旅游论坛里查询到去林坑的班车时间,众说纷纭也不确定哪个时间为准,也忘了咨询宾馆老板,大清早六点就在岩头车站路旁等候,一直到八点还未等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这么耗去了,可能六点时已错过班车了,于是改去石桅岩,只能错过计划中的林坑了。

忽然之间去了楠溪江

石桅岩小三峡


从岩头乘往鹤盛的中巴,下车后包了辆三轮车上山进入石桅岩景区。石桅岩景区位于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东北部,在鹤盛乡下岙村的峡谷中,擎天拔地,有“浙南天柱”之誉,堪称华夏之冠。为一块高306米的浅红色巨石,岩顶如并蒂莲蕾,比肩而耸,形似船桅,故名石桅岩。石桅岩周围环拱着九座高度在100--200米之间的峰峦,它们高低不等,形态各异,如群星托月般,簇拥着石桅岩景区这"天之骄子"。石桅岩三面环溪,陡坡松枝展翠,藤萝障翳,时有猴群出没。石桅岩南面脚下有一深潭,乘竹筏溯流而西,潭两岸是黝黑如铁的悬崖。眼看到了绝境,倏然间,舟筏捌一弯,钻进一条三米宽左右的岩缝,岩缝峭壁上置一钢梯,攀登其上,入一石洞,名"水仙洞",洞高8米,宽6米,深10米,洞中有壁泉,飞珠抛玉,洞口一野树,倚壁而生,苍枝瘦干向内欹偃,似天然盆景,洞旁怪石嶙峋,乔松排青。以洞作窗,对面峰峦陡立,峥嵘险峻,高低不同的两座独立石峰,中嵌一石,如麒麟送子,昂首向天,清流环石桅岩脚近300度迂回流淌,溪边修有栈道,沿溪而上,溪流似绿宝石镶嵌的腰带,盘旋石桅岩脚,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景色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给人回味无穷。

忽然之间去了楠溪江


忽然之间去了楠溪江

砂石潭


忽然之间去了楠溪江


忽然之间去了楠溪江

移步易景的山峰

忽然之间去了楠溪江

石桅岩


走出石桅岩,在门口叫了私家车前往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离石桅岩景区有21公里,公园内,平均海拔540米,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奇峰异岩,飞瀑碧潭,到处可见,山石林立,重峦叠嶂,溪流纷争,四季各异,朝晴暮雨,气象万千,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自然景观组成了一幅幅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山水画卷。有七折瀑、五连瀑、骆驼峰、三曲瀑、石柱岩、孔雀拜仙、石墙等众多景点,且集中成片。尤其是山顶空中玻璃观光平台堪称中国第一。龙湾潭内有七瀑七潭奇观。瀑潭排列错落有序,宛若一队白马银甲骑兵摇旗呐喊呼啸下山。一瀑仅见瀑花,潭似半开的凤眼。二瀑似苍龙从石洞中钻出,侧身蜿蜒下游,卷起一片烟雾,形似瓢。三瀑左细右粗,双瀑齐下形似大缸。四瀑犹如腾蛟穿峡,轰鸣而下,晶莹如蓝宝石。五瀑舒展开朗,形似一把银制琵琶。六瀑斜泻,沿石槽而下,绰约多姿,形似鲤鱼。七瀑落差约50余米,势如破竹,声震山岳。下有大泄龙潭,略呈半月形。潭沿石壁平整光滑,人坐潭边,瀑风扑面,遍体清凉。潭三面石壁高耸,似一顶天然帐子,人称布帐岩。布帐岩半腰凌空喷出一股飞泉,四季不竭。大泄龙潭水面下约2米深处,有一石窟,深莫能测,谓龙宫,右侧是险峻的麒麟峰。在山顶玻璃观景台往下望,非常壮观。

忽然之间去了楠溪江


忽然之间去了楠溪江

壮丽秀美的七折瀑


忽然之间去了楠溪江


忽然之间去了楠溪江

中国第一高空玻璃观景台


龙湾潭归来后去了苍坡,在村里迷路,在村里看到了雨后的双色彩虹,苍坡古村是岩头镇三大传统古村落中给我最大惊喜的一个。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虽经近千年的沧桑风雨,却旧颜未改,仍然保留有宋代建筑的寨墙、路道、住宅、亭榭、祠庙、水池以及古柏等,处处显示出浓郁的古意。村中街巷呈八卦形,以方形环状的鼓盘巷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四方开八条路,经村寨的八道门通向村外。先后建东西两方池及园堤胜景。同时以“文房四宝”作为规划思想指导其布局,直街称“笔街”,对村西笔架山;以两方池作“砚台”;砚台两旁搁端头打斜的条石以为“墨”;村四周展开的平畴以为纸。意在激励后代读书入仕,光宗耀祖。

忽然之间去了楠溪江

苍坡古村


忽然之间去了楠溪江

雨后彩虹


忽然之间去了楠溪江

芙蓉村


苍坡后在仅有一个小时的空余时间又坐摩的来到了闻名遐迩的芙蓉古村,是一座背靠"芙蓉三冠",布局于平地上的大型村寨,始建于唐代末年,为陈姓聚居之地。芙蓉村中本无芙蓉,因其西南山上有三座高崖,其色白里透红,状如三朵含苞待放之芙蓉,因而得名。芙蓉村是楠溪江各村落中历史最悠久的,按照"七星八斗"的思想进行规划设计,意为天上星与地上人相对应,星筑台、斗凿池以为象征。村中民宅大多系木质结构,以参差错落的屋顶,朴实素雅的形态,优美亲切的比例尺度,白墙青瓦的明快色调,兼以家家石砌矮墙,户户绿树成荫,使整个村落构成一种和谐美。不过芙蓉村是此行里最为失望的景点,匆忙中就结束回程。

由丽水古街开始,从石桅岩到龙湾潭,从苍坡到芙蓉古村,诗画楠溪水,秋色山连山。一天半的浙南山水之行,就像一首清新的小诗,虽然没有大惊大喜的华丽辞藻,但是却无时无刻不在触动我的神经,挑动我的心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