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条微博引来千夫指,阿丘到底错哪儿了?4点


1条微博引来千夫指,阿丘到底错哪儿了?4点

阿丘被封杀了!

据说。

为啥?

因为他发微博说“中国应该向世界道歉”,激起了万众愤怒,伤害了民族感情。

1条微博引来千夫指,阿丘到底错哪儿了?4点

大众愤怒的理由,是“中国不欠谁一个道歉”。

很多人觉得,阿丘的提议,纯属无理取闹。

中国该不该道歉,不是哪个人说了算的。这里不去探讨。

这里探讨的是,阿丘在微博上的表达,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认真读了阿丘的微博,我暂时还是倾向于认为,阿丘的文字误导了大众,导致大众对他产生了误解。

误解之下,激起了一部分人的不满甚至愤怒情绪。

而他的本意,或许是表达对一些国人捕食野生动物和疫情初期有关部门的不作为的不满(后面会进一步探讨),同时希望中国与世界做一次平和理性的沟通。

个人浅见,按“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的逻辑分析,阿丘没有“做正确的事”,也没有“正确的做事”,所以就挨了骂。

为啥?

4点:

1条微博引来千夫指,阿丘到底错哪儿了?4点

1.发了不该发的话题

在疫情爆发根源查清前,公开发出关于道歉的任何提议,都不合时宜。

倡议道歉,就不是一件“正确的事”。

如果阿丘不发关于道歉的话题,一切都不会发生。

2.用错了工具

退一步说,如果要谈关于道歉的话题,也要选择正确的工具,把观点讲清楚,把理由讲完整。

这需要比较长的文字。

微博的文字量太简略,不足以传递全面的信息。

如果实在要表达,更好的做法,是选择长微博或其他能够充分表达观点和理由的工具,比如头条号、百家号、微信公众号等。

越简略的表达,越容易误导别人,越容易被误解。

被误解不是别人的错,谁被误解,就是谁的错。

微博这种工具,非常不适合表达容易引起争议的内容,除非是为了炒作。

1条微博引来千夫指,阿丘到底错哪儿了?4点

3.没有精准表达观点

以我的理解,阿丘真正想表达的,应该是下面的意思:

个人认为,我们有必要向世界道歉。

我的理由有二,一是我们对捕食野生动物管理不严,导致了病毒的传播;二是在疫情爆发之初防控措施不力,人为导致疫情加速扩散。

也就是说,这次疫情的爆发,其中有“人祸”的成分。如果最终调查表明,确有人为因素导致疫情爆发和扩散,我们应当向世界道歉。

目前已有初步事实证明,疫情的发生,与捕食野生动物管理不严和有关部门的不当作为甚至不作为有关。

应当道歉的,不是疫情本身,而是那些导致疫情发生和蔓延的人为因素。

换句话说,我们应当为疫情发生和蔓延过程中的失职道歉。

附:

关于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管理不严的有关证据。

关于疫情发生初期不当作为的有关证据。

假如这样做,误导和误解会不会少一些?

当然,阿丘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4.没有完整表述理由

有心的朋友会发现,很多人在日常沟通中,都会有个不良习惯:

只喜欢表达论点(结论),不喜欢展示论据(理由)。

有些是觉得没必要那么罗嗦,有些是怕麻烦,虽然知道需要更详细的说明,却因怕麻烦而偷懒。

但恰恰是这种没必要,或者怕麻烦,常常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很多人在批评和谩骂阿丘,批评是可以的,这是公民权利,但谩骂就不可以,那其实已经违法。

阿丘如果真错了,造成了不良影响,自然会有人去管他。

如果他违法了,司法部门会去管他。

作为公民,也可以举报,但不可以谩骂。

这点其实应该向司马三忌学习,他在举报韩红基金会时,也是很严格地按照有关程序进行举报,而没有侮辱和谩骂。

更有心的人,会通过阿丘这件事,反思自己的沟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努力学习精准表达,减少误导和误解,不断改善人际关系。

只会骂人的,终将为骂所累。

对于此事,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一起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