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来了:哈佛把中国的蚂蚁金服和美国谷歌、脸书并举

【《哈佛商业评论》"人工智能时代的竞争":蚂蚁金服和谷歌、脸书并列】即将于1月出版的《哈佛商业评论》将刊登报道:"人工智能时代的竞争"。文章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商业竞争已然开始,谁更早布局人工智能,谁更有能力引领未来的全球商业竞争。目前,来自中国的蚂蚁金服和来自美国的谷歌、脸书等,已跑在全球人工智能的第一梯队,竞争优势均以数字化运营为核心。

该文回顾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企业发展历史。作为支付宝的母公司,蚂蚁金服被作为典型样本。文章开头就指出,成立仅5年的蚂蚁金服,用户数已突破10亿大关并继续增长。以支付宝为基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蚂蚁金服为用户提供包括消费金融、货币基金、理财平台、保险平台、信用服务等多元化的高附加值服务,用户甚至可以通过支付宝蚂蚁森林来践行低碳生活、参与环保。

人工智能时代来了:哈佛把中国的蚂蚁金服和美国谷歌、脸书并举

(《哈佛商业评论》1月刊以蚂蚁金服为案例介绍了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竞争优势)

作为来自中国的典型案例,《哈佛商业评论》的这篇分析认为:蚂蚁金服提供的服务围绕其数字科技核心能力,这是与传统金融机构最大的不同。比如在贷款审批、理财建议、审核用户的医疗费用等等"关键路径"上,一切皆可通过人工智能来完成。正是像蚂蚁金服、谷歌和Facebook这类新公司的兴起,引领了全球的"人工智能时代"。

不同以往的是:两位作者——哈佛商学院教授马尔科·伊安希迪和卡里姆·拉卡尼认为,在传统运营模式中,商业价值随着用户规模增长最终会递减;但在数字经济模式中,反而用户规模越大,创造商业价值的速度和总量都会递增。虽然从工业革命开始,建立规模一直是商业的核心;但数字科技公司正在从根本上改变规模、服务范围和学习能力的范式。人工智能驱动的业务流程可以比传统流程更快地扩大规模,支持更广的服务范围,更容易地与其他数字化业务产生协同效应,更好的迭代和优化服务

人工智能时代来了:哈佛把中国的蚂蚁金服和美国谷歌、脸书并举

(在数字运营模式中,用户规模增长会带来商业价值的递增,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规模收益递减"规律)

该模型显示,人工智能驱动型公司的数字经营模式更具未来可持续性,在数字时代更具明显的竞争优势。当然,两位作者也指出,可能需要相当长时间,人工智能驱动的经营模式产生的商业价值才能与传统模式的相提并论。因为网络效应在达到临界点之前不会产生太大价值,而大部分新算法都会经历缓慢的"冷启动"。

比如虽然蚂蚁金服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成立于2004年的核心业务——支付宝,也花了十几年时间的前期积累才达到当前规模。但是,一旦数字化经营模式开始运转,就可以创造出远远高于传统模式的价值。文章结论认为,在人工智能驱动的世界里,一旦产品与市场相匹配,用户数、用户参与度和收入就会快速增长。接受数字化运营模式的企业将获得巨大的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的竞争不仅成为了全球商业竞争和学术研究的焦点,其"AI的想象力"也成为世界各国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包括欧美日韩等全球各国均已陆续提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AI)国家战略和发展规划,我国更是早在2017年7月就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并且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多次提出,要加快科技创新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中国的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已走到世界前列。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性,将为国家的人工智能发展远景提供有力的实际支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