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手投足與山水相依!房縣的深山中原來藏著這麼多古宅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湖北房縣地處山區,大山深處藏著不少老宅子。

在房縣中壩鄉三池村密林之中,隱藏著一棟古老的建築——曹家大院。

居住在這裡的老人介紹,這座建築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舉手投足與山水相依!房縣的深山中原來藏著這麼多古宅

圖片來源秦楚網

從遠處看,這座房子處在三池村半山腰中,高大宏偉,非常壯觀。房子周圍修竹茂林,古樹掩映。

從近處看,屋頂、屋簷是用質地細密的石料精雕細鑿而成,牆壁、牆基全是用清一色的大青石壘砌而成,即便是門檻,也全是用最大、最好的石料加工而成。

舉手投足與山水相依!房縣的深山中原來藏著這麼多古宅

圖片來源秦楚網

據測量,最長的一個門檻寬5米,比故宮當時皇帝出入的門檻還要寬,其重量不下5噸。

據說,這些大石料,當初全是從老河口通過水陸運送的。路程之遠,交通不便,運這麼重的石料,其難度可想而知。

舉手投足與山水相依!房縣的深山中原來藏著這麼多古宅

在這座房子的正門上,有“光宗耀祖”四個大字,雖歷經歲月滄桑,風雨侵蝕,字跡仍清晰可辨,蒼勁有力,足見當時房主建房的良苦用心。

曹家大院,一座見證歷史的古老建築,一個傳承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

舉手投足與山水相依!房縣的深山中原來藏著這麼多古宅

圖片來源秦楚網

老宅承載著厚重文化,濃縮了歷史,如今,隨著時光的流逝,這些老宅子愈加顯得滄桑感十足。

在房縣,除了上面提到的曹家大院,還有很多老宅子

朱氏宗祠

舉手投足與山水相依!房縣的深山中原來藏著這麼多古宅

房縣朱氏宗祠建於明嘉靖四十年,距今已有450多年。祠堂分為兩院、兩進、三開間、四天井,附有花牆、圓門、箭道、門枋、馬廄、客舍等配套建築,具有明代典型的“習文尚武、院中有院”建築風格。

舉手投足與山水相依!房縣的深山中原來藏著這麼多古宅

東院為正殿,與箭道相連,屋頂高、開間大、進深深,是祠堂整體中最具有建築藝術和文化底蘊的部分。前殿有十六根大柱支撐,後殿神龕兩側,雕刻著雙龍拱“帝”的造型。

舉手投足與山水相依!房縣的深山中原來藏著這麼多古宅

宗祠前殿穿枋兩面均有浮雕的“程子四箴”,浮雕紋飾有龍、鳳、麒麟等吉祥寓意的圖案。前後廊為曲拱頂棚,外牆花窗基石為4塊3米長方形石刻浮雕,分別雕刻有“雄雞戴冠”、“天子門生、三元及第”等圖案。

聖宗祠

舉手投足與山水相依!房縣的深山中原來藏著這麼多古宅

聖宗祠是我省僅存的一家較為完整的古代祠堂之一,被列為省級文物。該祠建於清朝光緒年間,光緒三十一年開辦族塾,1920年改為彭家灣私立民族小學,解放後改為彭家灣小學,新四軍曾駐紮此祠堂辦公。

舉手投足與山水相依!房縣的深山中原來藏著這麼多古宅

該祠堂為四合院佈局,平面呈長方形,佔地面積約500平方米,由前殿、正殿、左右配殿及耳房等組成。

雖歷經歲月滄桑,風雨侵蝕,字跡仍清晰可辨,蒼勁有力,足見當時房主建房的良苦用心。

這些大院,都是見證我們房縣歷史的古老建築,一個傳承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