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批“丁克家庭”走向晚年,他們的現狀如何?

要我說,此類的勸說還是少點,你不是人家,怎麼能體會人家的想法?“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就是這個道理。在我看來,有生育能力而主動選擇丁克的夫妻,大多都是擁有強大的內心,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不依靠孩子,也能有精神寄託。

當然,“丁克”不要孩子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大部分是主動選擇丁克,覺得自己沒有能力養好一個孩子,或者沒有必要養一個孩子來維繫家庭。也有不少是被動選擇丁克,因為不能生育或者獨生子早亡,而被動選擇丁克。

爭議最大的,當然是那些有能力生孩子,卻主動選擇丁克的人。

第一批丁克一族,到現在大部分已經步入中老年了,他們有沒有後悔?沒有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呢?我認識的幾對丁克一族,結局還是不一樣的。


中國首批“丁克家庭”走向晚年,他們的現狀如何?

老張夫婦:

這是一對眾人眼裡的成功人士,在二線城市擁有好幾套房產,兩人的工作都是文職一類,典型的文學青年。眾人羨慕這一對神仙眷侶,他們年過30的時候,還像初入大學的學生一樣,手牽著手逛街遊玩。

出身於農村家庭的他們,自然受到來自家庭的壓力,好在兩人精神獨立,不為所動。再後來,兩人賣掉大部分房子移民海外,買了莊園別墅,過起了更自由的生活。國內還留有一套小房子,做起國際貿易的他們偶爾還會回來,一身輕鬆,瀟灑自如。

如今,老家的父母早已去世,沒人再催他們了,生活更加愜意,讓人羨慕不已。

中國首批“丁克家庭”走向晚年,他們的現狀如何?

頭條丁克夫婦:

在今日頭條上,也有不少丁克夫婦,我關注的一對夫妻,似乎就是電視劇裡的“神仙眷侶”,出國自駕遊、釣魚、吃美食,日子過得逍遙自在。

夫妻二人配合默契,恩愛無比,做什麼都能同步,生活是如此美好。他們有好的工作,有住房,有共同的業務愛好,相互關愛,相互體諒,沒有孩子,生活得更充實。

而且,因為沒有孩子拖累,他們和父母的關係更加親密,經常去父母那裡吃飯,經常見面一起旅遊,沒有養育下一代的矛盾,日子過的非常輕鬆。

中國首批“丁克家庭”走向晚年,他們的現狀如何?

以上這兩個例子,是我知道的“丁克”比較成功的例子,當然,也有中途後悔的。

我一個50歲的女同事,她和老公從結婚開始約定“丁克”,結果丈夫中途後悔,想生孩子“傳宗接代”,而我這個女同事當時不到40歲,雖然還有生育能力,但仍然堅持丁克,導致兩個人離婚。

如今,男的早已結婚生子,我的女同事則繼續丁克,每年都去出國旅行,一個人住著160平米的大房子,每天想做飯就做飯,不想做飯就去找個時尚小店坐下來細細品嚐,那種生活讓我們這些灰頭土臉的孩兒媽羨慕不已。當然啦,她有強大的內心,一個人也可以過的很好,我們未必有。

中國首批“丁克家庭”走向晚年,他們的現狀如何?

仔細想一想,選擇做丁克一族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1、最大的壓力不是來自於父母和外界,而是來自於丁克夫婦自身。

首先自己有足夠強大的內心,有足夠好的情感寄託。但凡能主動選擇丁克的夫妻,大多是有足夠的經濟基礎,有共同的愛好,能夠安於沒有孩子的生活。

不說別人了,就說我,我就沒有那麼強大的內心,所以需要生養孩子,靠養孩子來促使自己慢慢成長,這一點是比較慚愧的。

2、自己足夠獨立,不受父母等外界的影響。

在我們這個比較傳統的社會,結婚生子還是最普遍的社會形式,如果沒有孩子,父母會不停地催促,社會上,同事朋友也會認為“有病”,甚至懷疑“沒有生育能力”。

所以,想要丁克的人,還得承受得住來自外界的壓力。

中國首批“丁克家庭”走向晚年,他們的現狀如何?

3、老了之後怎麼辦?

其實這個問題已經漸漸淡化了,因為即便有孩子,老了也大抵很難指望得上。現在買房就業壓力那麼大,孩子們未必能過好,又哪裡有能力管老人?能逢年過節噓寒問暖就不錯了,不要指望他們伺候。

老了就算有子女的,咱有養老金也要靠自己,不能動了就去養老院。養老越來越不能指望兒女了,“養兒防老”的思想也該改改了。

有人可能會說丁克一族到老了,因為沒有子女會很悽慘,其實都一樣,有兒女的,整天為兒女牽掛,為孫輩操心,一天天過的灰頭土臉,也未必不悽慘。

各有各的好處,而且,丁克一族將來可能會越來越多,大家就見怪不怪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