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那逝去的鄉村啊

隨筆:那逝去的鄉村啊


我還記得小時候家門口的竹林和池塘,

春天的時候冒出很多竹筍,

池塘旁一棵歪歪扭扭的毛桃樹,

花卻嬌豔地很,

一場雨,水面上便飄滿粉色的花瓣,

鴨子們嘎嘎叫著,

很粗魯地游過去,

絲毫不管落花的悽美。


更早的時候,池塘還很清,

放暑假的我們拿個木盆就下去戲水了;

那時候的冬天,很冷,

屋簷上掛著尖尖的冰稜,

池塘會結上厚厚的冰,

小孩們穿著棉鞋小心翼翼地從這頭走到那頭。


村頭有很多棵水杉,

還有幾棵苦楝樹,

春天的時候紫色的一簇簇小花美極了,

秋天樹上掛滿金黃色的果子。


再外面,便是大片的田野了,

沿著田埂往深處走,

兩旁的綠油油的稻田,

此起彼伏青蛙的叫聲,

田埂一側的溝渠,

水很清,水草茂盛,

下去抓魚蝦的時候,

總是會擔心遇到水蛇,

其實沒有毒,

膽大的孩子一下子捏住蛇的七寸,

甩到田埂上,

把其他孩子嚇一大跳。


隨筆:那逝去的鄉村啊


那時候的鄉村是恬靜的,

沒有那麼多化肥農藥,

也沒有那麼多垃圾,

光著腳踩在溫和的泥土上,

是純粹的簡單的幸福快樂,

就像湛藍的天空飄著潔白的雲彩。


~~~~~~~~~

後來,竹林被砍了,變成了菜地,

越來越多的化肥農藥、生活汙水被排到池塘,

水漸漸地發綠發黑,

塑料袋漂在上面,

遠遠地便聞到臭味。


再後來,池塘就被填掉了。

前幾年回去,連歪桃樹也不見了。

鄰居說,結的桃子不好吃呀!

分明記得那些年,

我們都還年少,

還一起在樹下巴巴地搜尋著變色的桃子,

用衣服擦一擦桃子上的毛,

啃上一口時的甜沁滋味。


我們的孩子已經在城裡了,

她們沒有挖過竹筍,

沒見過竹筍拱著泥土冒出來,

一場春雨便串老高的樣子。


她們不認識春天開紫花的苦楝樹,

秋天火紅色葉子的烏桕。

帶她們去鄉下,

那片熟悉的稻田變成了桃林,

鐵絲網圍著,走不進去,

路邊總會發現廢棄的破瓶子和塑料袋,

雜草叢中顯得格外髒兮兮的。


孩子們說:“我們回去吧!”

回去哪裡呢?

這裡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鄉村啊,

也依舊有很多留在這裡、繼續努力生活的鄉親啊。


這些年鄉村變化其實挺大的,

土路修成了水泥路,

不再車子開過,揚起一團灰塵;

砌了專門的水泥池,垃圾有了專門的堆放場所,乾淨了很多。

很多汙染嚴重的工廠都被遷到別處去了。

那些更偏遠的鄉村,

他們欣喜地接納遷過來的工廠,

期待帶來的經濟發展,

卻全然不知即將被破壞的環境。


我只有一個小花園,

種了很多花,也種葡萄、黃瓜和青椒。

坐在花園的葡萄架上,

我對孩子們說:“媽媽小時候...... ”

她們期待的眼神,

像極了小時候明亮夜空中閃爍的星星。


隨筆:那逝去的鄉村啊

隨筆:那逝去的鄉村啊


隨筆:那逝去的鄉村啊

隨筆:那逝去的鄉村啊

隨筆:那逝去的鄉村啊

隨筆:那逝去的鄉村啊

隨筆:那逝去的鄉村啊

本文刊登於《花也IFIORI》第59輯 -遇見好花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