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餐桌禮儀誰能講講?

孟思羅國際酒莊


首先提問者問的是紅酒餐桌禮儀而不是西餐餐桌禮儀,這兩者有根本上的區別,所以現在我就談談紅酒在餐桌上的禮儀!

紅酒餐桌禮儀說是禮儀不如說是一種紅酒文化來得更加貼切一點。

因為高檔一點的餐廳或者酒店都會有這方面的培訓。

開瓶“呼吸”

為了讓飲用時紅葡萄酒的氣味更香醇,味道更柔順,可以預先開瓶讓酒透透氣,呼吸一會兒。其功能在於讓酒稍微氧化,與空氣接觸更能釋放其香味。紅葡萄酒呼吸的時間一般不應超過3個小時,而多年的陳酒,則最好在飲用時才開瓶,以避免提前開瓶令陳釀獨有的香氣散逸。

啟瓶

在聚會場合中,開瓶可以盡顯主人的優雅和技巧。

聰明的主人會先將酒讓客人觀看,並說出酒的產地和年份,展示面可以讓客人直觀地看到酒的標籤。

如何安全優雅地開瓶呢?

最常用的開瓶工具是一把帶木柄的螺旋鑽、槓桿式開瓶器及蝴蝶型開瓶器。開瓶時先用小刀從瓶口外凸處將封口割開,除去上端部分。接著對準中心將螺旋錐慢慢擰入軟木塞,然後扣緊瓶口,進而平穩地將把手緩緩拉起,將軟木塞拉出;當木塞快脫離瓶口時,應將瓶塞輕輕拉出,這樣就不會發出大的響聲——整個開瓶過程中都應儘量保持安靜。

開瓶取出軟木塞,讓客人看看軟木塞是否潮溼,若潮溼則證明該瓶酒採用了較為合理的保存方式,否則,該瓶酒很可能會因保存不當而變質。客人還可以聞聞軟木塞有無異味,或進行試喝,以進一步確認酒的品質。在確定無誤後,才可以正式倒酒。

紅酒餐桌禮儀之斟酒

倒酒時應先從主人的右方起依次給客人斟酒 注意女士、長者優先。倒酒時應讓每位客人都能看到酒的標籤。酒杯總是放在客人的右邊,所以倒酒也是從客人右邊倒。

倒酒時,一般白葡萄酒斟入酒杯的2/3容量,紅葡萄酒斟入酒杯的1/3容量。酒斟得過滿則難以舉杯,更無法觀色聞香,應給聚集在杯口的酒香留一定的空間,使酒的芳香在此縈繞不散。

紅酒餐桌禮儀-如何持酒瓶

手持酒瓶時,酒標 wine label 應該在外側。倒酒時,酒標可以面向顧客。每次向下倒酒後, 不要直線向上拿起瓶, 應一邊輕微旋轉酒瓶, 一邊提起酒瓶, 這樣, 酒便不會沿著酒瓶滴下, 因為已經均勻分佈在酒瓶口的四周。

細微之處的小動作最能體現主人的優雅和追求。

紅酒餐桌禮儀-賞酒

做一個有品味的客人也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如何賞酒、品酒呢?

在主人或侍者斟酒後,拿起酒杯,向內搖晃(右手者即逆時針,左手者即順時針)。然後把酒向內傾斜,低頭用鼻去嗅,味道香濃當是好徵兆。呷一口酒,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轉動舌頭去體會,在餐廳用酒時,這點尤為重要。

賞酒品酒時的小動作,絕對體現出一個人的品味。

喝酒是有禮儀的,即使不是非常正式的場合,因為, 禮儀是不分場合的,禮儀融和於我們的一言一行。

紅葡萄酒的飲用禮節:

通常情況下“白酒配海鮮,紅酒配肉類”是用餐飲酒的規則;但只要不是十分嚴格而正式的場合,主人完全可以根據客人的喜好來選擇酒款。在挑選某種合適的酒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既非酒的價格也非酒的產地,而是要看它是否與佐餐搭配得當,是否能給客人們帶來良好的口感。

斟酒的時候,決不要將整個杯子都倒得滿滿的,一般只要半杯就差不多了。如果預計在用餐的過程中,所喝的酒將超過一種的話,一定要記得為每杯酒準備單獨的酒杯。另外,正確的持杯方法是持葡萄酒杯的杯腳而非杯身,因為這樣白酒或香檳的酒溫才能不受體溫的影響而保持冰爽,同時也方便讓喝酒的人好好欣賞所有酒款,包括紅酒的美麗色澤。

大部分的紅酒適合於在較低的室溫下飲用。如果溫度過低,可以手捧著杯身利用體溫來給酒加熱。傳統上與紅酒相搭配的菜是牛肉、某些奶酪食品、拌著紅色沙司的空心粉以及禽肉。當然,與白酒類似,紅酒的飲用規則也並非那樣死板苛刻。很多人並不管主菜是什麼,僅僅因為個人喜好而一直選擇紅酒。這時,所喝的紅酒更傾向於口味清淡的波爾多幹紅。而勃艮第所產的紅酒,口味濃郁,一般不太合適。

不起泡的粉色葡萄酒也是紅酒家族的一員。它們適合於冰鎮後飲用。與其搭配的主菜口味清淡,例如魚類、小牛肉、雞肉和水果。對於一瓶好年份的紅酒,如果要盡情欣賞它的美妙,就一定要仔細遵循它稍嫌複雜的上酒程序:飲用前一至兩天,將酒從酒窖或酒櫥中取出,以最輕柔的方式把它轉移至稻草編織的籃子裡並保持酒瓶處於半水平的位置--比藏酒時要更立起15或20度。然後靜置至少一天的時間以便於酒中的沉澱物沉至瓶底。

假如您並沒有專門的酒窖,酒就必須在一兩天之前購買,然後遵循同樣的程序準備。飲用之前一小時左右是開啟瓶塞的最佳時間。當然,瓶塞上的金屬箔也應同時削去,以免它在倒酒時接觸倒酒漿而影響其品質。基於同樣的考慮,瓶嘴應用一塊潮溼的布擦拭乾淨以除去上面積攢的殘渣。拔軟木塞的時候要十分仔細,而拔出的瓶塞應放在酒瓶頸的旁邊,讓有心之人能注意到它的完好無損。開啟瓶塞後的這一個小時是酒瓶內瓊漿的“呼吸期”,它可以趁此時間將在酒窖保存時中所吸收的黴味兒或其它的奇怪氣味散發乾淨。

為了讓客人知道酒的情況,酒瓶一定要放在籃中,上面的標籤也不能撕走。斟酒時要格外小心,否則酒液可能因“後衝”而從瓶嘴向瓶底迴流甚至起泡,激起瓶底的沉澱。最後,瓶中的酒顯然不能倒空,要留下約一英寸深的酒液,因為這些酒液早已因沉澱而混濁。

謝謝[呲牙]


樂炫創業基


紅酒具有很深的文化內涵,講究餐桌禮儀既尊重了別人同時也能更好的體會出它帶給我們的文化和情調,在禮儀中經常通過飲用紅酒來達到社交,如果不知裡面的一些基礎禮儀,難免會出醜。下面列出了對付紅酒餐桌禮儀的六個方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6 分步閱讀

紅酒酒杯的選擇:

  杯子的形狀會影響品酒時的香氣跟氣味,一般來說紅酒杯口徑及杯肚較大,杯口寬而內縮,利於留住紅酒香、增加醒酒效果;白酒適合低溫飲用,因此杯身及直徑較小,以減緩回溫。同時品飲紅、白酒,一定要準備兩種酒杯,避免干擾風味。

2/6

  紅酒酒杯的拿法:

  大多紅酒皆需稍微冰鎮才能呈現最完美的一面,因此喝紅酒時應捏著杯腳或拿住杯座,千萬別像喝威士忌一樣握著杯身或托住杯肚,以免體溫影響其纖細的風味。

3/6

 

 紅酒的嗅聞:

  輕輕搖晃酒杯,讓酒液在晃動間釋放隱藏的香氣,將鼻子湊進酒杯嗅聞,捕捉其中豐富的花朵、水果、烤吐司或礦石等氣息。

4/6

 

 紅酒的外觀:

  首先對著燈光處或舉杯於白紙前觀察酒的色澤與澄澈度,品紅酒時還可觀察酒緣的微妙色暈,越清淡或越老的酒,酒緣越寬;稍稍晃動後還可觀察酒液順流下來的酒痕,越是濃厚的酒流動速度越慢。

5/6

 

 紅酒的品嚐:

  大口含飲,並在嘴中略為輕漱,使酒液均勻散佈在舌面、味蕾充分體驗酒的酸甜與口感的濃郁度,再緩緩吞下。喝的若是好酒還能感受到綿綿尾韻。

6/6

 

 紅酒需注意的細節:

  紅酒應事先放在冰箱冷藏或於飲用前冰鎮10~15分鐘,不可放在冷凍區或加入冰塊,破壞其風味。倒酒時,不需要拿起酒杯,酒瓶不可碰觸杯緣,為了便於搖晃、發散酒香,倒酒時通常至1/4~1/3杯即可。


食味暖陽


您好,很高興和你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首先請人斟酒時,客人將酒杯置於桌面即可,如果不想再續酒,只需用手輕搖杯沿或掩杯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喝酒前應用餐巾抹去嘴角上的油漬,以免有礙觀瞻,且影響對酒香味的感覺。

西方各國的宴會敬酒一般選擇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間。敬酒時將杯子高舉齊眉,並注視對方,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葡萄酒杯正確的握標姿勢是用手指輕握杯腳。為避免手的溫度使酒溫增高,應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臺固定。喝酒時絕對不能吸著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搖晃杯子。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灑杯看人、拿著酒杯邊說話邊喝酒、吃東西時喝酒、口紅印在酒杯沿上等,都是失禮的行為。

招待客人時,在上酒的品種上,應按先輕後重、先幹後甜、先白後紅的順序安排。在品質上,則一般遵循越飲越高檔的規律,先上普通酒,最高級酒在餐末敬上。需要注意的是,在更換酒的品種時,一定要換用另一杯具,否則會被認為是服務的嚴重缺陷。不同的菜配不同的酒,菜式的不同,選擇紅葡萄酒也會有所區別。對於餐中酒來說,如果吃的是海鮮,最好選擇適合國人口味的醉蒲桃晚收甜白,而紅肉則適合喝紅葡萄酒。

學會飲酒禮儀,學會選擇合適的葡萄酒品種,你不僅能喝的舒心,還能喝的優雅,讓人讚歎你的品質,欣賞你的修養。






山山小廚


葡萄酒禮儀之開瓶

開瓶是一項慎重且優雅的動作,需要通過開瓶器來輔助,在打開葡萄酒的時候先將酒瓶擦乾淨,再用開瓶器上的小刀沿防漏圈(瓶口凸出的圓圈狀的部位)下方劃一圈,切除瓶封,切記不要轉動酒瓶。用布或紙巾將瓶口擦拭乾淨,再將開瓶器的螺絲鑽尖端垂直插入軟木塞的中心(如果鑽歪了,木塞容易被拔斷),順時針方向緩緩旋轉鑽入軟木塞中。以一端的支架頂住瓶口,拉起開瓶器的另一端,將軟木塞穩當而溫和地拔出。感覺到軟木塞快拔出時就停住,用手握住木塞,輕輕晃動或轉動,紳士地撥出軟木塞。

葡萄酒禮儀之醒酒

醒酒可以讓葡萄酒單寧充分氧化,散發本身的花香、果香,讓口感變得更加複雜、醇厚和柔順。將葡萄酒打開之後透過光源觀察瓶底,確定沉澱物並未汙染上方液體;傾倒葡萄酒前,目光要與酒瓶成90度,開始換瓶時要慢慢傾斜酒瓶,緩緩地將葡萄酒注入醒酒器中。注意要將瓶中最後有沉澱的酒液留在瓶肩,不能倒入醒酒器中,確保醒酒器中無沉澱。

葡萄酒禮儀之斟酒

斟酒也是葡萄酒禮儀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正確、迅速、優美且規範的斟酒動作往往會給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斟酒分桌斟和捧斟,一般情況下,桌斟時杯子放桌上,瓶口應在杯口上方2釐米左右處為宜,瓶口不宜沾貼杯口,以免有礙衛生或發出聲響。捧斟的方法是一手握瓶,一手將酒杯捧在手中,站在賓客的右側,優雅、大方地向杯內斟酒。紅葡萄酒入杯均為1/3,白葡萄酒入杯為2/3比較適合。

葡萄酒禮儀之持杯

持杯看似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其實上它會對品鑑體驗產生影響。由於葡萄酒對溫度比較敏感,為了防止手掌的溫度影響葡萄酒的風味,持杯時,應手持高腳杯杯柄或杯託,通常將杯柄置於拇指、食指和中指之間,其他手指自然放置即可。

葡萄酒禮儀之碰杯

喝到盡興時,總會以碰杯的方式來傳達友好,表達高興或祝賀之情。由於普通的高腳杯杯壁很薄,因此,碰杯時需要用高腳杯的杯肚部分接觸。可將高腳杯向對方方向微微傾斜,用杯肚輕碰一下對方的杯肚。切忌用杯口碰杯,因為杯口碰杯方式極有可能使高腳杯破碎。敬酒時應該將杯子舉起到略低於視線,並注視對方,可以按中國的禮儀稍稍壓低杯沿以表尊敬。


愛美食的小湯圓


紅酒餐桌禮儀(簡單講,就是點酒,醒酒,倒酒,拿酒(持杯),喝酒(碰杯))

點酒:

可根據場景及用餐需求選擇不同產區,口感的紅酒

醒酒:

紅酒在用餐前應提前用醒酒器醒酒,在開瓶前應該用乾淨的餐巾布擦乾淨瓶身,開瓶後要擦乾淨瓶口,倒酒要迅速,熟練,優美,倒完酒也要把瓶口擦拭乾淨

倒酒:

倒酒要高沿酒杯🍸的杯壁緩慢倒入,倒入杯子酒量佔酒杯🍸容量的1/3為上線,倒入酒杯後,要適當旋轉酒瓶,防止酒瓶滴酒

拿酒(持杯):

持杯時,應手持高腳杯杯柄或杯託,將杯柄置於拇指,食指和中指之間,其他手指自然放置即可

喝酒(碰杯):

碰杯時應該是杯肚之間的接觸,忌用杯口碰杯,碰杯敬酒時應該將杯子舉起到略低於視線,並注視對方,可以按中國的禮儀稍稍壓低杯沿以表尊敬。



浙兒有酒


很多人在各類應酬宴請,或是開party的時候,都會選擇飲用葡萄酒,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餐桌禮儀一定要把握好,否則失了禮貌還不自知,那絕對是丟分的……

1、開瓶

開瓶前,應先認真閱讀酒標,確認該酒在種類、年份等方面與所點的是否一致,再看瓶蓋封口處有無漏酒痕跡、酒標是否乾淨後再開瓶。

2、斟酒

千萬別把酒滿上,最多將酒倒至杯中的三分之一處,即約在杯身直徑最大處就足矣,留有足夠的杯內空間,可挽留從酒中逸出的香氣。國際上較流行的服務順序是先女賓後主人,先女士後先生,先長輩後幼者,婦女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

3、舉杯

對於葡萄酒來說,溫度是最重要的,正確的姿勢是手指捏著杯身下的杯杆,甚至用拇指和食指捏著杯底也是正確的,這樣一方面避免將人體溫度傳導給葡萄酒,另一方面也是避免手指印留在杯身,影響對酒的觀賞。如果自認為酒溫太低,將杯杆夾在中指和無名指間,優雅而又浪漫。

4、晃杯

超薄觸感絕佳的杯緣設計,讓您更能享受酒的奧秘。

葡萄酒入口前還有個晃杯的動作。晃杯的目的是釋放酒的香氣,同時也是給酒留有更充足的氧化時間,使酒更柔和,所以酒不能倒太多。

晃杯使酒液自下而上,並順著杯轉動的方向打轉。好的晃杯動作會使杯中之酒形成較大的凹面,從而加速香氣的釋放和氧化;同時又有優美的螺旋狀運動軌跡——又稱“天使的淚痕”。


水果魔方


你好,我是侍酒師小婷。關於紅酒的餐桌禮儀,希望能和大家分享!由於問題不夠精準明確,所以我在這裡講述分為兩部分:西餐的用餐禮儀和紅酒的禮儀。

西方餐桌禮儀起源於繁盛的古羅馬時期,隨著古羅馬的強大領土的擴張,也把先進的餐桌禮儀和文化帶到了歐洲和其他國家。到了羅馬帝國的查理曼大帝時,禮儀更為複雜,甚至專制在地質時代餐桌禮儀顯得繁瑣嚴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樣的用餐習慣,高爐人有坐著用餐跪著用餐,羅馬人臥著進食,法國人從小學習把雙手放在桌上。

在用餐過程中,我們需要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正式開始就餐時,一定要等到大家面前都有食物擺放好,如果別人邀請你到家吃,等主人先吃。

2,喝湯,咀嚼絕不出聲。

3,不在公共場合,大聲的發出打嗝聲。

4,不要隨意移動餐盤,不許和同伴交換餐點。

5,刀叉輕放,不要發出刮盤聲。

6,講話時不揮舞刀叉或者用刀叉指著人。

7,用叉送食入口之時,右手持刀不能放下。

8,切實物只切一口大小,並且一口放進嘴裡,不要只咬半口。

9,不要翻看底盤的廠牌名。

10,每上一道菜,從最外側的左右一副刀叉開始使用。

11,使用放在右前方的杯子,不要拿到別人的杯子,不要再咀嚼食物時張著嘴巴。

12,不要在沒有品嚐食物之前就開始加佐料。

13,不要伸手去夠物品,讓別人遞給你。

14,傳遞食物時逆時針方向傳遞,如果你左手邊的人需要什麼時直接遞給他即可,不需要大費周章的繞一圈遞給他。

15,尊貴的客人(主人右側)是第1個上餐的之後是主人,最後是剩下的各位。

在紅酒的禮儀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是:斟酒,持杯,碰杯。優美且規範的動作,往往會給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斟酒的禮儀:

1,桌斟時杯子放在桌上,瓶口應在杯口上方兩釐米處為宜,瓶口不宜粘貼杯口,以免有礙衛生或發出聲響。

2,捧斟的方法是一手握瓶,一手將酒杯捧在手中,站在賓客的右側,優雅大方的向杯內斟酒。紅葡萄入杯均為1/3,白葡萄入杯為2/3,比較合適。

持杯的禮儀:

持杯時,應手持高腳杯,杯柄或杯託,或者將杯柄置於拇指,食指和中指之間,其他手指自然放置即可。

碰杯的禮儀:

1,碰杯時,需要用高腳杯的杯度部分接觸,可將高腳杯向著對方方向微微傾斜,用杯肚輕碰一下對方的杯肚。切忌用杯口碰杯,因為杯口碰杯方式極有可能使高腳杯破碎。

2,敬酒時,應該將杯子舉起,略低於事件並注視對方,也可以按照傳統中國利益稍稍壓低杯沿以示尊敬。

禮儀也是酒文化的一部分,也只有遵循這些禮儀,社交氛圍才會更加自然而愉悅。這份葡萄酒相關的餐桌禮儀,讓你在用餐時,或者參加酒局更加顯得風度翩翩,得體大方~






侍酒師小婷


葡萄酒禮儀之開瓶

開瓶是一項慎重且優雅的動作,需要通過開瓶器來輔助,在打開葡萄酒的時候先將酒瓶擦乾淨,再用開瓶器上的小刀沿防漏圈(瓶口凸出的圓圈狀的部位)下方劃一圈,切除瓶封,切記不要轉動酒瓶。用布或紙巾將瓶口擦拭乾淨,再將開瓶器的螺絲鑽尖端垂直插入軟木塞的中心(如果鑽歪了,木塞容易被拔斷),順時針方向緩緩旋轉鑽入軟木塞中。以一端的支架頂住瓶口,拉起開瓶器的另一端,將軟木塞穩當而溫和地拔出。感覺到軟木塞快拔出時就停住,用手握住木塞,輕輕晃動或轉動,紳士地撥出軟木塞。

葡萄酒禮儀之醒酒

醒酒可以讓葡萄酒單寧充分氧化,散發本身的花香、果香,讓口感變得更加複雜、醇厚和柔順。將葡萄酒打開之後透過光源觀察瓶底,確定沉澱物並未汙染上方液體;傾倒葡萄酒前,目光要與酒瓶成90度,開始換瓶時要慢慢傾斜酒瓶,緩緩地將葡萄酒注入醒酒器中。注意要將瓶中最後有沉澱的酒液留在瓶肩,不能倒入醒酒器中,確保醒酒器中無沉澱。

葡萄酒禮儀之斟酒

斟酒也是葡萄酒禮儀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正確、迅速、優美且規範的斟酒動作往往會給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斟酒分桌斟和捧斟,一般情況下,桌斟時杯子放桌上,瓶口應在杯口上方2釐米左右處為宜,瓶口不宜沾貼杯口,以免有礙衛生或發出聲響。捧斟的方法是一手握瓶,一手將酒杯捧在手中,站在賓客的右側,優雅、大方地向杯內斟酒。紅葡萄酒入杯均為1/3,白葡萄酒入杯為2/3比較適合。

葡萄酒禮儀之持杯

持杯看似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其實上它會對品鑑體驗產生影響。由於葡萄酒對溫度比較敏感,為了防止手掌的溫度影響葡萄酒的風味,持杯時,應手持高腳杯杯柄或杯託,通常將杯柄置於拇指、食指和中指之間,其他手指自然放置即可。

葡萄酒禮儀之碰杯

喝到盡興時,總會以碰杯的方式來傳達友好,表達高興或祝賀之情。由於普通的高腳杯杯壁很薄,因此,碰杯時需要用高腳杯的杯肚部分接觸。可將高腳杯向對方方向微微傾斜,用杯肚輕碰一下對方的杯肚。切忌用杯口碰杯,因為杯口碰杯方式極有可能使高腳杯破碎。敬酒時應該將杯子舉起到略低於視線,並注視對方,可以按中國的禮儀稍稍壓低杯沿以表尊敬。

收好這份葡萄酒禮儀小貼士,在即將來臨的十一長假中好好享受聚會時光,與親朋好友一同分享羅納河谷葡萄酒,品味快樂!







隔壁小全的實習生活


斟酒

 在招待客人時,倒酒時應先從主人的右方起依次給客人斟酒,注意女士、長者優先。

 倒酒時應讓每位客人都能看到酒的標籤。酒杯總是放在客人的右邊,所以倒酒也是從客人右邊倒。

 倒酒時,一般白葡萄酒斟入酒杯的2/3容量,紅葡萄酒斟入酒杯的1/3容量。酒斟得過滿則難以舉杯,更無法觀色聞香,應給聚集在杯口的酒香留一定的空間,使酒的芳香在此縈繞不散。

 舉杯 為避免手的溫度使酒溫增高,正確的握杯姿勢是用三根手指輕握杯腳,即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臺固定。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更不要猛烈搖晃杯子。


星期天下


紅酒餐桌禮儀,紅酒應該配紅肉(豬肉,牛肉等)

醒酒:

紅酒在用餐前應提前用醒酒器醒酒,在開瓶前應該用乾淨的餐巾布擦乾淨瓶身,開瓶後要擦乾淨瓶口,倒酒要迅速,熟練,優美,倒完酒也要把瓶口擦拭乾淨

倒酒:

倒酒要高於瓶口2釐米,倒入杯子的1/3

持杯:

持杯時,應手持高腳杯杯柄或杯託,將杯柄置於拇指,食指和中指之間,其他手指自然放置即可

碰杯:

碰杯時應該是杯肚之間的接觸,忌用杯口碰杯,碰杯敬酒時應該將杯子舉起到略低於視線,並注視對方,可以按中國的禮儀稍稍壓低杯沿以表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