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你吃貴州

黔菜印象

帶著你吃貴州


初到貴陽,品嚐地道黔菜,與川菜最大的不同是,辣椒用的非常棒,幾乎不用花椒;比川菜好的地方是油沒有川菜多,葷素搭配用的更好;比川菜不足的地方是菜品相對比較粗糙,味型的確不如川菜豐富。

帶著你吃貴州

貴州比較有特色的是辣椒用法,鮓辣椒、手搓糊辣椒、餈粑辣椒、鮮辣椒、糟辣椒等等,每種風味都不太一樣,豆腐丸子、絲娃娃、折耳根炒臘肉、酸湯系列、腸旺面、不同地區的牛羊肉粉、都是到貴州來值得品嚐的菜品,苗族的長桌筵,除了菜品豐盛外,還充分體現了貴州人的好客的熱情。唱著苗族的敬酒歌,感受著高山流水般獨特的飲酒方式,讓你一下就能記住多彩而且好客的貴州。

帶著你吃貴州


帶著你吃貴州


帶著你吃貴州

給黔菜的建議:儘量挖掘地方食材,地方飲食文化,並運用現代人喜歡的方式開發一些融合的菜品,並且應該更加精細、更加有文化一些。

苗家酸湯

帶著你吃貴州

凱里酸湯魚曾一段時間風靡全國,沒來凱里之前就曾聽說,並也曾在不同的城市中品嚐過,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可能與最近幾年特別流行酸辣有一定的關係。

凱里的酸湯據說起源於臺江(當地人所述,他們認為他們的酸湯最地道、正宗),分白酸、紅酸,都可以煮魚、牛肉、雞肉等所有菜品。個人感覺就是火鍋的一種,可能是由於貴州多處山區,比較溼冷,火鍋就成為冬季最適合的菜品。火鍋桌邊圍著一些配菜,可在鍋中燙食,也可直接食用。白酸不辣,酸味突出,個人覺得煮魚略腥,比較適合煮雞肉、牛肉等;相比之下,紅酸湯更受歡迎,在白酸的基礎上加入鮓辣椒,番茄等,其酸味來自發酵的米酸,是屬於酸的比較柔和,能夠讓你記住的味道。

帶著你吃貴州


帶著你吃貴州


帶著你吃貴州


酸湯可以走向全國,但應該在配菜方面、盛具方面、菜品製作方面更講究,才會更有市場。

長桌筵

帶著你吃貴州

經常在電視中看到長桌筵,印象是很多人,很多菜,很多酒,有機會到苗家腹地品嚐長著筵滿懷期待。走到主人家,幾個長條桌(比較簡陋的長條形木桌),兩邊擺著凳子,賓主對向而坐,可相互交流。

帶著你吃貴州


帶著你吃貴州


帶著你吃貴州


帶著你吃貴州


帶著你吃貴州


帶著你吃貴州

我所品嚐到的苗寨長桌筵分為三組,每組中間有個火鍋是清湯煮的老鴨,配的有:雞湯飯(通常先吃)、鮓辣粑、白切雞、白煮肉、臘肉、香腸、血豆腐、小蔥炒雞蛋、泡菜拌折耳根等菜餚,據瞭解可豐儉由人,菜品數量也可調整。比較獨特的是火鍋中的蘸水,用手搓辣椒(糊辣椒)、配上香菜、鹽、味精等調料,吃的時候加入一點火鍋的湯,菜品蘸著這些菜更加入味。

帶著你吃貴州


帶著你吃貴州


據說每個村寨過節、每個人家辦紅白喜事時都會擺上長桌筵,每家出幾個菜,帶上桌椅擺在一起就成為了長桌筵。而如今,這種筵飲的方式已成一種鄉愁和鄉俗,成為了苗寨的符號。下一步,可以在菜品開發、桌椅的形式、文化的挖掘和包裝等方面再進一步,相信會做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