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創留學」:ED II 涼了?十萬火急的挽救辦法來了

到2月下旬,再晚的ED II學校也差不多都放出結果了,如果不幸你沒有等到錄取信,請千萬不要氣餒,先為自己全力以赴爭取過而鼓鼓掌吧~


對於大部分同學來說,經過ED I的失利,EDII的選擇是更加慎重的。如果你還沒有到達朋友圈曬錄取的階段,建議你最好屏蔽掉一些曬錄取的信息,讓自己暫時躲避一下二次傷痛,申請是自己的事情,做最好的自己才是永遠要牢記的。更重要的是,要想想除了接受目前的結果之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才能讓自己爭取到目前最好的結果。因此,讓我們來重拾信心,用下面5個維度的思考幫助自己打好下面的仗。


01 重新審視一下申請定位


如果ED階段沒有拿到錄取,無論是被放到候補名單waitlist還是defer到常規申請RD階段,都不能算是樂觀的情況。除了學校索要的補充材料以外,一封給力的love letter是必須的。然而,這些措施都不能保證一定會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如願拿到ED校的錄取。不少學生在這個時候,已經手握至少1封EA階段的保底錄取信了,失學的無謂恐慌,是不存在的。經歷緊張難熬的申請季,達到ED II放榜的時間點,大家基本上能夠平穩下來,很適合在這個時間點,重新考慮下自己的申請定位。ED校在自己心目中到底是什麼位置?除了這所,RD的學校裡,自己比較青睞的,同時有一定把握的,是哪些呢?

02 對ED校用情至深,非你莫屬的情況


如前所述,love letter用心寫,並且再次重申第一志願夢校,一旦錄取必定會入讀的決心,是非常必要的。力挽狂瀾如願錄取,自然就是萬幸了。如果這樣的爭取結果,到頭來依然失之交臂,而且到那個時刻,對夢校依然不改初心,完全不需要為gap year而驚懼。除了gap year,還有美本轉學的捷徑可以走。相比gap year或者熬到研究生階段再戰,轉學申請是怎樣的捷徑,可參考往期文章:想順利轉學美本,大一到大四中最佳申請時機是什麼時候?,此篇不做贅述。

這裡提供一些案例幫助大家減少ED失敗的痛苦感:無論是和創的學員,還是我們接觸到的其他的學員,當初覺得和自己完美適合的學校,等你真的進去之後,有可能會發現:“當王子和公主幸福的在一起”根本不是結束,而是柴米油鹽的開始。有些ED錄取的學生後面也會換學校。不是ED不用心或者不成功,而是這本來就不奇怪。美國大學各有特點,有些是蘋果,有些是梨。ED學校就和情侶談戀愛結婚一樣。

看看世界各地的離婚率多高。而且這些結婚的人,多數都是經過很長時間的戀愛才結婚的~


03 重新定位後發現新大陸的情況

準確認識自我,本身就是一件很難很複雜的事情。選校定位不僅涉及到自我的認知,同時還需要參考美國不同大學的鮮明特點。只要有靠譜的諮詢師做引導,加上自己主動積極做了解,對學校的瞭解不難掌握。而自我認知,卻是一件始終在發展在變化中的事情。就和創所接觸到的美本新生的同學和家長來看,有些同學在ED I失利後,反而在ED II階段,因為重新審視自己能夠達到的綜合競爭力,以及對未來大學生活最看重的因素,而申請到實質上更加適合自己的學校。從而使得ED I的失利變成一件幸事。

同時,也有些同學,在如願拿到ED錄取後,入學不久或者甚至於在辦理學籤的時候,就已經後悔當時的決定了,開始籌劃轉學申請的準備。比如說申請季的過度焦慮,使得自己迫切需要拿到一所還能接受的錄取結果,沉靜下來以後就開始後悔。也有可能源於一些觸動,對學科興趣或者入讀大學的意義,有了全新的認知,使得之前的整體定位方向並不合適自己的最新需求。

無論是什麼樣的原因,本科作為一個人的第一學歷,是讓自己從未成年成長為一個完全獨立的成年人的關鍵過渡時期。本科教育對自己的價值,遠遠不只是學習一些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整體學校氛圍的觸動,與周圍同齡人的思想交鋒與碰撞等等,都在無時無刻不塑造著你的三觀和你的思維方式。無論是想要追求極致的治學精神,還是廣博的知識體系,亦或是多樣化同學群體對視野的衝擊,本身並沒有孰優孰劣。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最看重什麼,那麼就往自己最想要的方向去發展就好了。如果發現了自己對夢校的想法有什麼變化,也不用對自己有什麼質疑,其實有些同學可能和你一樣的呢!

04 搶佔新大陸的對策

如果最適合自己的學校,剛好在已經提交的RD名單中,剛剛好可以再次審讀下為這所學校提交的全套申請材料,看看在學校的審核階段,還有什麼可以補充提交的東西。比如非強制提交的額外推薦信,作品集,面試等材料。手邊有能用的,儘快整理出來補充提交。同時,

趁著補交材料的契機,也應該精心籌劃一封love letter,正式表達一下對學校的鐘情,比如一旦錄取,一定會入讀等表決心的方式,都是可以的。

一般來說,大家的ED選校的錄取難度,不太會是主申檔的學校,如果重新定位後的RD學校,相比自己沒有拿到錄取的ED學校,錄取難度稍低一點的話,趕在申請結果發放之前,積極主動聯繫學校,表達對這所學校的重視程度,對於如願拿到錄取是非常有利的。在自己的綜合實力不足以有十全把握拿到目標學校錄取的情況下,都不建議坐等錄取結果。在當下美國新生申請競爭連年加劇的情況下,與自己綜合競爭力相當的學生,到底有多少人,是很難預測的。

與其讓學校在綜合競爭力趨於“同質化”的申請者中仔細甄別取捨,不如主動一點,讓自己的吸引力有所增加,你這封信有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把waitlist變成offer。好過於RD放榜的時候,拿到一個不痛不癢的waitlist,讓自己揪心後悔。如果只是個waitlist的結果,能否轉正是存在一定風險的(

不僅是TOP 30的學校waitlist轉正難度高,其實像波士頓大學這種熱門學校,也有出現過waitlist轉正率趨近於零的情況),而且即使成功轉正,往往也至少需要熬到5月底,甚至有可能在6/7月份才能等到結果。這麼長時間的等待,是另一種煎熬不說。到時候不甘心,同樣走一遍補交材料,或者發送love letter的流程,其實所投入的精力跟現階段提前爭取,是不相上下的。

搶佔先機,補發申請材料,不僅僅能夠在申請審核階段讓自己更有優勢一點,同時,love letter中明確表達入讀的決心,也是打動招生官的利器。但凡參與U.S.News排名的大學,都在不同維度上受排名因素的制約,新生拿到錄取的入讀率,跟錄取率一樣,是目前US News排名公式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當兩位申請者表現出來的綜合實力不相上下的時候,能夠讓招生官感受到入讀本校的可能性更高的學生,一定是更有機會拿到錄取,而不是被放在waitlist裡的。


05 另圖高就的對策

有些同學可能會發現,重新定位後的結果讓自己很難堪,想要去的學校竟然已經錯過,根本就不在自己的選校名單中。雖然這種情況比較罕見,如果真的是這樣,也不需要屈從自己。考慮再戰一年的時間成本,以及周圍同學紛紛入學給自己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可以從轉學申請的角度來籌劃未來要爭取入讀的學校。這是一個高效同時可能讓自己的教育體驗更加多元化的選擇。

需要額外留意的是,新生申請與轉學申請是不同類別的兩種申請,雖然看起來都是本科階段的申請,但其實全套申請材料的側重點,包括軟硬件的準備,及申請文書的呈現,都跟新生申請有很大的差異。延續新生申請的準備路徑,是非常有可能錯失轉學申請的第二次機會的。只要成功轉入到夢校,無論是入讀後的選課優先級,還是畢業要求,乃至將來的學位證書,或者升讀碩士或博士研究生時的GPA含金量,都與該校從新生開始入讀的學生,無任何的差別對待。相反,如果轉入後各方面表現卓越,實際上經過和創留學拿到錄取的本科轉學學員,有不少在研究生申請或留美就業方面,都表現出非常強勢的競爭力。比如轉學到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同學,拿到計算機專業專排第一的斯坦福大學的錄取,PK掉同屆眾多同時申請的本校從新生開始入讀的學生。

正視轉學申請這條路,就需要及早規劃,從申請要求入手,來倒推選擇對自己轉學最有利的學校。(有關本科轉學的綜合材料要求,感興趣可參考往期文章:骨灰級美本轉學規劃清單,再學不會建議親把自己寄過來哦~)比如如為了獲取有深度的大學推薦信,在大一大二基礎課程階段大範圍採用百人以上大班授課的大型公立學校,就需要慎選。相比之下,看起來排名稍低一點的小學校,可能就更適合當做本科轉學的跳板了。比如,在上個申請季,和創就有從排名到60多的私立學校,拿到TOP 30學校的商學院的本科轉學錄取的同學。相比同級別的公立學校,這位同學因為相對小班制的教育體系,所得到的轉學申請優勢是非常突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