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鍋底坑,其實是天山的古冰川,高山草原花兒溝白楊溝

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大小鍋底坑,其實是天山的古冰川,高山草原花兒溝白楊溝

燈杆山,海拔2718米,位於天池大海子西4公里處,是天池西側群峰中的第二高峰,屬峽谷森林帶,山上有大片牧場,山頂有三塊巨大石柱聳立,系火山岩牆沿裂隙風化而成。此山是極佳的觀景地,下可俯瞰天池全貌,上可遙望博格達雪峰,夜晚可觀烏魯木齊萬家燈火。

大小鍋底坑,其實是天山的古冰川,高山草原花兒溝白楊溝

大鍋底坑,是古冰川活動過程中形成的古冰窖,形狀像一個巨型鍋底,因此得名。大鍋底坑位於天池大海子西側2530米,海拔2180米,面積12.5萬平方米。南、西、北三面有陡壁環繞,東面開口,坑底為草地,南、西兩面雲杉成林,北面向陽山坡草地起伏,自成一景。

大小鍋底坑,其實是天山的古冰川,高山草原花兒溝白楊溝

有大鍋底坑就有小的,小鍋底坑是天池景區最美的一片林間草地,坑底海拔2180米,面積3.68萬平方米,是一個形狀完整的古冰窖,呈倒方錐形,四面封閉,環境幽靜,是天池地區最美的林間草地。

大小鍋底坑,其實是天山的古冰川,高山草原花兒溝白楊溝

東嶽廟遺址位於天池西南面,燈杆山山體南部的山腰一塊臺地上,臺地周圍環繞馬牙山、燈杆山,東北面是大鍋底坑,四周長滿雲杉密林。東嶽廟又名博岳廟,博格達山神廟,簡稱山神廟,始建於清代光緒十六年(1890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清政府頒發博格達山神廟扁額“覆幬遐陬”,意思是吉祥的帷幛覆蓋著遙遠的邊疆,以示皇恩浩蕩,恩澤邊疆。

大小鍋底坑,其實是天山的古冰川,高山草原花兒溝白楊溝

鐵瓦寺遺址位於天池西側,坐落在一塊四千多平方的臺地上,座西南,向東北,背靠山面天池。三面青松環繞,幽靜清雅,正前方平坦開闊。池北堤壩、湖水,池東臥龍山景盡收眼底,據說這裡是一塊風水寶地,左邊林邊凹地有一眼泉為青龍,右側終年白雪皚皚的博格達峰為白虎,鐵瓦寺的山門正好對海東臥龍山的三重山頭。

大小鍋底坑,其實是天山的古冰川,高山草原花兒溝白楊溝

花兒溝景區,屬於三工河流域的淺山帶,地形開闊,地勢起伏蜿蜒,有大片的草場,適宜騎馬、滑草等夏季旅遊活動以及滑雪、滑冰等冬季旅遊項目。 水磨河谷,河水由南向北在山谷間迂迴奔騰,水碧如翠錦,是米泉市與阜康市的界河。依山傍溪而行,千回百繞,水隨山轉,景隨路異,無論看山、觀景、聽溪皆美。

大小鍋底坑,其實是天山的古冰川,高山草原花兒溝白楊溝

白楊溝,位於三工河東側支谷中,溝長20公里,面積約30平方公里,是天山北坡生物多樣性的典型地區。溝壑縱橫,視野開闊,天山特有的各種喬木、灌木生長茂密,種類達200種以上。茂密的草場,成片的白楊林,陡峭的石壁和清澈的溪流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春天,花草競相開放,秋天,金黃的白楊輝映著蒼翠的雲杉,宛若天然花園。溝內馬鹿、狍子、雪兔、雪雞、石雞等野生動物怡然自得地徜徉其間,一派生機蓬勃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