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医生」大疫面前,为何人人“不平等”

「身边好医生」大疫面前,为何人人“不平等”

复工以后,每天小心翼翼的带上口罩上班。偶尔看着网上的新闻,想必会否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的人被感染,有的人却没事?大疫面前,为何人人“不平等”,病毒更“眷顾”免疫力低的人。怎么才能努力保护好自己守住自己性命!是的。答案就是—免疫力。

「身边好医生」大疫面前,为何人人“不平等”

冬春交替,在季节变换时,除了目前预防新冠肺炎,还要预防普通感冒,以及复工之后出现因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而导致的荨麻疹、带状疱疹等等与免疫力下降相关的疾病,那么免疫力到底是什么?如何提高免疫力呢?来听听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经典病房副主任医师闫海慧怎么说。

「身边好医生」大疫面前,为何人人“不平等”

一、首先一定要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是免疫力降低最大的敌人,充足的睡眠以醒来时体力恢复、精力充沛为标准,一般成人每天睡眠时间在7~8小时,老人也不能低于6小时。而且入睡时间一定要在每天23点之前,也就是子时,因为子午流注中胆经当令是:23点—1点,在此之前进行睡眠,胆经可以借助自己值班的机会,除了进行胆汁的新陈代谢外,逆冲的肝胆之火也会被收敛起来。很多人春天容易头痛,头痛,很多是因为肝胆之火比较旺盛,所以好好睡觉处了提高免疫力,还可以降肝火,改善偏头痛,治疗高血压等和肝阳上亢有关的疾病。

「身边好医生」大疫面前,为何人人“不平等”


二、喝杯蜂蜜柠檬水

现代研究表明,蜂蜜它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元素。可以抗菌消炎、促进组织再生和促进消化的作用。也包括可以提高人免疫力、同时它也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E也是一种较好的抗氧化剂。柠檬是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C的食物,能够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侵蚀和有害物质的损害,促进免疫系统健康。

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鼻腔到气管再到肺,构成了气的通路,肺部的水液可以随着气的流动从而散失,干燥的空气更容易带走水分,造成粘膜的损伤,从中医角度来看,酸甘可以滋阴,可以润肺,肺为“娇脏”,喜润勿燥。特别是现在季节交替,肺炎肆虐,我们应该适当吃点酸甜的水果润肺。但是,水果寒凉,过食易伤脾胃。所以我们把柠檬和蜂蜜加热来饮用。

「身边好医生」大疫面前,为何人人“不平等”

三、坚持适度的锻炼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但在身体基础状况正常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每周三天,每次30分钟~60分钟的运动量。我们平时在家不能外出,可以做做八段锦、太极等简单易行的运动,帮助提高免疫力。如果上班,可以尽量不要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可以步行或者单车,即锻炼身体又避免和人群过多的接触。

「身边好医生」大疫面前,为何人人“不平等”

四、补充阳气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对人来说,只要正气足了,邪气就不能侵犯人体,体内的“阳气”尤如大自然的太阳一样,没有了太阳,万物不能生长,或按现代医学说法,人的“阳气”即人的“正气”,“免疫功能”。可见人体百病生皆因阳气不足,此次病毒来袭,更提醒我们广大人民在平时要注意养生,保护我们人体内的阳气,才是保护我们健康最省时省力的方法。

「身边好医生」大疫面前,为何人人“不平等”

那怎么样补充阳气?晒太阳是补充阳气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举个例子,夏日本来就是应该出汗和晒太阳的时候,而现代人很多躲在空调房里,导致阳气不足,到了秋冬季节就容易生病。晒太阳养生的最佳时间是上午8至10时和下午4时至6时。半小时至一小时就可以,这个时候阳光中紫外线偏低,可避免伤害皮肤。

如果没时间晒太阳怎么办,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简便易行的补充阳气的方法,古人就把太阳称为天之阳,把艾草称为地之阳。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具有走三阴通十二经之功效。

●艾灸大椎穴,向体内注入纯阳之气

「身边好医生」大疫面前,为何人人“不平等”

大椎穴是督脉上的穴位,督脉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而手足三阳经都会汇聚到督脉的大椎穴上,所以,大椎穴可以说是我们身体的“阳中之阳”,保护好人体这个“小太阳”,是提高免疫力,提升阳气非常好的一个选择。

【取穴方法】低头,用手顺着脖子往下摸,在脖子和后背连接的地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骨性突起,那就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大椎穴就在它的下面凹陷内。

●艾灸神阙穴,保护门户很重要

「身边好医生」大疫面前,为何人人“不平等”

神阙穴,属任脉。在脐中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肚脐眼,是新生儿脐带脱落后遗留下来的一个组织, 祖国医学称脐中为“神阙”。脐居正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神是心灵生命力,阙是君主居城之门,为生命力居住的地方。它是一个先天穴位,先天穴位就是人体能和外界沟通能量的穴位,可以吸收好的能量,也很容易会被病邪所入侵,所以中医是反对穿露脐装的,认为这样会使寒邪直中门户,损害健康。古人还有:“艾灸神阙,万病自灭”的说法。艾灸神阙穴(肚脐)可快速改善内脏及组织的生理及病理活动,提高免疫力,强身健体,特别对体质较弱、失眠多梦、寒性胃痛、腹泻者有极好的改善作用。

【取穴方法】肚脐正中即为穴位。

●中脘穴,强身健体,养好脾胃是关键

「身边好医生」大疫面前,为何人人“不平等”

中脘穴属奇经八脉之任脉。中脘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同时号称胃的“灵魂腧穴”,中医认为中脘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的功效,能够调理脾胃功能不好,治疗胃及十指肠疾病,此穴此外对食欲不振、气血不足的头晕目眩、耳鸣、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都说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调理好了,我们摄入的水谷精微就会化生为我们的气血,自然而然精气神就足了,免疫力上来了。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剑突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