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好多地方大力發展蘋果種植,現在和前六七年比,面積究竟有啥變化?

淵明園


你好,我是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大家都知道,農民種植糧食不掙錢,為了擺脫貧困,發家致富,在當地地方政府的促使引導下,都在積極大力發展蘋果生產,從而使全國蘋果種植面積、產量處在不斷上升的動態之中。目前許多地方,就連雲貴川、新疆等地區也都在積極發展蘋果生產。

所以說,現在和以前相比蘋果種植面積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衛農雖然沒有具體數字,但是也想從除過老果區以外,近些年來發展速度比較快的幾個方面,說明一下這個問題。



一是中西部貧困地區,比如我們這裡,地方政府把種植蘋果當成了引導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來抓,積極想方設法從果樹苗、資金、技術、物資等多方面,大力扶持農民發展蘋果生產。這樣一些不太適合種植蘋果的地方,看到有農民種植蘋果掙錢了,也都盲目跟風栽植蘋果樹。

二是南方等地種出了醜蘋果,還打出了天然野生無公害的牌子。說不打農藥,不套袋,自然生長。蘋果樣子雖不好看,但是含糖量高,味道獨特、香味濃,緊實但又不硬,營養健康,很受消費者歡迎。



三是西北等地的糖心蘋果。實際上就是水心蘋果,有人提煉出了糖心買點,進行廣泛宣傳推廣。這樣不但幫助果農解決了賣病果難,還營銷成了聞名的優質品牌,讓消費者不但接受,而且喜歡上了這個好吃的糖心蘋果。

四是東北沈農大,培育出了寒富蘋果新品種。使蘋果栽植區域,向北推移了200多公里,適栽區擴大到了遼寧全境,甚至連吉林南部本來不適宜種植的地方,也能栽植蘋果了。而且去年的寒富蘋果,以獨特的口味,成功打入了北京高端超市,很受消費者歡迎。



從以上幾個方面,就不難看出現在全國蘋果種植面積的變化情況了。去年因蘋果受災減產,所以價格比較高。但是蘋果產大於銷,供過於求的問題是實實在在的。同時也反映出,目前蘋果市場上雖然產大於銷,但是優質蘋果不多,質量比較差的蘋果太多。

所以說現在蘋果產業的重點,應該是調整結構,壓縮面積,提高質量。作為果農來說,想要掙到錢,就應該努力生產出優質蘋果,提高優果率才行。

以上是衛龍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你好!蘋果作為全民最愛吃的水果,確實已經全國很多地方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特別是陝西,山東等地的一些地方的水果已經形成很大規模。成為農民除了種植糧食以外的又一大經濟來源。我的家鄉在河南靈寶,緊靠陝西。從我記事的時候起,家裡就已經開始種蘋果。斷斷續續也有30多年了。作為一個資深老果農,我就把我對蘋果發展趨勢做一個分享。

1,產量,七年前農戶往往追求的是產量。那個時候蘋果價格比較低。我們那裡大概賣兩塊錢左右一斤。但是農民種植技術匱乏,管理水平有限。所以產出的水果質量不是特別高。

2,質量,以前的種植戶,種植蘋果。基本上靠老方法,老經驗。沒有形成規模,觀念比較陳舊。蘋果的產量質量完全靠天氣,經驗。導致蘋果價格下跌。以至於當時有很多農戶都轉行種植其他農產品。


3,規模,七年前出門打工人少,農村土地資源緊張。每家每戶種植產量有限,加之水果市場變化動盪,人們對蘋果種植的熱情逐漸下降。導致近一兩年水果價格又開始上漲。

由於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蘋果的質量上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價格開始上漲。蘋果的質量開始逐步提高轉型升級。套袋蘋果,SOD蘋果,糖心蘋果。開始出精品水果,高質量水果。農民的種植熱情逐步回升。種植規模也開始發生變化,從以前的一家一戶,逐步變成大莊園形式的種植園地。統一管理,統一出售的一條龍服務。綜合目前情況來看,蘋果市場前景廣闊,建議種植。

以上就是我對蘋果種植的一些看法。有不同看法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一起交流探討。


鄉村小名


我們國家現在的優質蘋果價格還是很不錯的,以新疆的和山東的最有特點。種植規模還是山東的的蘋果居多。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不想在農村發展,即便種植了很多年的果農也有很多放棄的。

首先是現在的蘋果價格還是很不錯的,賣相好點的能賣到7.8塊一斤,但是真正到果農手裡的錢沒多少,所以現在就有很多果農選擇了放棄,真正現在的種植規模比七八年前少了很多。以煙臺為例18年的果農比前兩年少了10分之2左右的規模。農村大量勞動力湧入城市尤其獨子家庭的父母大都前往城市給子女照顧孩子更加大了農村的人口大量流逝。

所以現在在農村種植果樹的果農越來越少。





張真人在鄉村


蘋果新產區發展較快,國內蘋果總體已經供大於求,超出約1000萬t。2018年因晚霜減產近4分之1,價格還行。不出狀況話2019年國內蘋果將是嚴峻的一年,希望果農早做應對。


龍崗書


我們遼寧多了一些產區,除遼南的蘋果主產區外,遼西產區,現在遼中增加了寒富種植地,甚至吉林長春都在種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