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米袋子”護好“菜籃子”

守住“米袋子”護好“菜籃子”

農民在大棚裡採摘西紅柿。

2月24日一大早,渭南經開區信義街道信義村村民李文育就來到了自家麥田裡。接水管、開水泵,很快一股股清水就慢慢流向了麥田的各個角落。看著綠油油的麥苗,李文育臉上的笑容綻放開來。“土地就是咱農民的命根子。只要咱把莊稼種好了,今年就肯定能有一個好收成!”

在當下的秦東大地,像這樣的春耕景象無處不在。

渭南是一個傳統農業大市,在陝西農業版圖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為了守住“米袋子”,護好“菜籃子”,渭南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生產,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確保經濟社會全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瞭解,為了充分發揮好“三農”的壓艙石作用,早在2月1日,渭南市就緊急下發《關於切實做好“菜籃子”產品增產保供 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物質保障的通知》,要求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農村最重要的工作,把確保“菜籃子”產品供應作為農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強化責任擔當,密切協同配合;切實履職盡責,做好增產保供;抓好春耕生產,穩住農業基本盤。

短短4天后,針對一些地方出現的“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運輸受阻,“菜籃子”產品出不了村、進不了城等問題,渭南市農業農村局、交通運輸局、公安局等三部門又聯合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切實保障“菜籃子”產品和畜禽種苗、飼料、防疫物資等生產資料正常生產流通,抓好“菜籃子”產品增產保供工作,抓好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強飼料、獸藥等投入品消毒滅源和正常生產運送工作,抓好技術指導和信息宣傳服務。

之後,渭南市把“菜籃子”產品和春耕備耕農業生產資料納入疫情防控期間居民生活必需品範疇,為全市重點農業生產和服務企業發放“通行證”298個,解決了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最後一公里”運輸難題。

小麥是渭南市第一大糧食作物,面積與產量均居全省首位。為了守住“米袋子”,夯實全年糧食生產的基礎,渭南市農業農村局根據苗情、墒情分類指導,積極做好小麥春管,促進小麥增櫱增穗。據統計,全市冬前共開展冬灌、鎮壓、化控等田間管理措施200餘萬畝次,春季共進行灌溉、施肥、化學除草140餘萬畝次,有力地促進了小麥苗情轉化升級。

在此基礎上,渭南市農業農村局還印發了《春季麥田管理工作與春耕備播技術意見》,將越冬作物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治、抗旱保收技術等知識,以手機微信、網絡平臺等方式發送給種植大戶和廣大農戶,指導他們及時抗旱防蟲,為夏糧豐收打好基礎。目前,渭南市423萬畝麥田,苗情整體較好,其中八成是一二類苗。

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服務蔬菜生產,保障疫情期間蔬菜供應,渭南市制定了《春季蔬菜技術指導意見》,並組織專家通過電話、微信的方式調查全市蔬菜主要種植大戶,瞭解生產基本情況、存在問題,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建議。相關產銷信息也會定期發佈在互聯網上,且與相鄰地市農業農村部門共享,以便超市、批發市場等採購商及時看到貨源情況。

另外,在保障畜產品供給方面,渭南市在抓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同時,實行畜牧業生產情況日調度制度。目前全市有7家生豬屠宰企業正常開工,日產豬肉120噸左右,雞蛋日均產量約330噸,能夠滿足人民群眾日常生活需求。在果業春管及果品銷售方面,目前全市已完成果園精細修剪150萬畝,春灌110萬畝。各類果業企業已復工100家,實現銷售1.54萬噸。(記者 姚志偉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