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天珠的權威鑑定,你會嗎?

新老天珠鑑別方法很多,主要是材質問題。很多市場上紋飾清晰、好看的一般商品珠,最難解決的是材質問題,古代材質地理範圍較窄,資源易耗盡、難以複製。

第一就是材質,古象雄時期或者說印度、尼泊爾所產的瑪瑙或者紅石髓,有它本身的屬性,在鑑別老天珠的時候,材質決定其真偽,這是第一要素。




第二是紋飾,古代西藏天珠的紋飾,是有別於印度文明的蝕花珠,紋飾特點帶有古象雄文化的特色,其紋飾非常古樸,線條和藝術表現力強。後期有好多老珠子或者類似於老珠子的紋飾,表現力比較差,紋飾張力弱,有一批珠子是唐代後期製作的。要認識到早期天珠的材質和保存環境的複雜性,有一些伏藏天珠並沒有風化紋,曲踏墓地考古發掘出土的珠子就很明顯,其表面非常光滑,屬於典型的象雄文化珠飾。所以把風化紋看做是判斷珠子新老的標準,肯定有侷限性。



第三是看孔道,早期的珠子都是手工打磨。中國瑪瑙製作的早期珠子是雙向打磨孔,中間因為鑽孔技術所限,會出現錯階,如果發現一個天珠對著光看是非常圓的孔道,就要仔細觀察一下是不是真正的老的,現在的機器一面可以直接鑽過去,不用兩面打孔。當然,已有高仿天珠採用兩面打孔的方法,迷惑收藏者。還有作為供奉用的供珠,通常不打孔。流傳的過程中因為有裝藏的需要,有一些天珠會用琉璃把孔道堵死,變成供珠的現象也存在。





第六是微觀,很多標準器一定要在放大鏡下面進行觀察,老天珠材質裡面有不同的特徵,包括鐵元素,經過長時間或者幾代人的佩戴,它會沿著黑色出現暈散,這就是硃砂,這種珠子還是非常值得收藏的。還有一部分特殊材質的天珠材料珍貴一些,裡面會有眉毛紋,他在燒製過程中也會出現,沿著眉毛紋產生風化現象,出現圓形或者眉毛狀的風化紋。





第九是看材質的份量,古代加工天珠的材料,多為喜馬拉雅山包括印度河流域加工古代珠子的原材料,密度相對較高,很多材料都經過河流洗刷,密度不高或者結晶不好的部分都已經磨掉了,有一定的手感、重量,這一點在收藏珠子時,一定要放在比較重要的地位。





第十是古代珠子的加工方式會影響收藏價值。古代流傳下來的珠子,因為加工方式不同有很多品種。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000年左右發明蝕花珠,一直到近代,這種加工珠子的方式非常簡單,沒有變化,基於打磨成珠子之後去鑲蝕白色的紋飾,這種方式也沒有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