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新品種——‘玉美人’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以‘八月紅’為母本,‘碭山酥梨’為父本,於2000年在鄭州果樹研究所梨品種資源圃內,通過人工雜交選育的方法,培育成的優質中熟梨新品種,其育種代號是00-1-155。


梨新品種——‘玉美人’

玉美人單果照

1. 果實經濟性狀

果實倒卵圓形,平均單果重250克,縱徑44.90釐米,橫徑69.44釐米;果梗斜生,基部膨大,長度4.08釐米,中間粗度4.06毫米;梗窪深度極淺,廣度狹;果皮黃綠色,果面光滑;萼片宿存,聚合;萼窪肋狀,深度中,廣度廣。果心中等,5心室,果肉白色,肉質細脆而稍緻密,汁液多,石細胞少,風味酸甜可口,類似蘋果味,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可溶性糖含量9.5%,總酸含量0.08%,維生素C含量7mg/100g。鄭州地區8月中旬成熟。

2. 生物學特性及植物學特徵

樹勢中庸偏強,成枝力中,萌芽力強,樹姿半開張。以短果枝結果為主,花量適中,坐果率高,無採前落果和大小年結果現象,豐產穩產,適應性強。主幹光滑,一年生枝黃褐色,皮孔數量中,節間長度3.4釐米,無針刺,嫩枝茸毛無。葉芽斜生,葉芽頂端尖,牙託中。葉色深綠,葉片卵圓形,葉柄長度5.4釐米,葉片長9.6釐米,寬6.6釐米,葉基寬楔形,葉尖漸尖,葉緣銳鋸齒,有刺芒,葉背無絨毛,葉面平展,葉姿斜向上。花蕾白色,花葯粉紅,花瓣圓形,花瓣數5,柱頭5,柱頭位置高,花柱基本無絨毛,雄蕊21。

3. 栽培技術要點

3.1 寬行密植與配置授粉樹

‘玉美人’梨生長勢中庸偏強,萌芽力和成枝力強,建議株行距應以1.0-2.0米×3.5-4米。授粉品種可選擇圓黃、黃冠、紅香酥等,配置的比例通常為4~5:1。

3.2 主幹樹形與整形修剪

採用主幹樹形,樹高3米左右,幹高50-60釐米,冠徑1.5-2.5米,結果枝組20-25個(直徑<2cm),與中心幹成70~80度夾角,呈單軸延伸,永久骨幹枝。定植第1年以培養強健的中心幹為目標,第2年春季按促進主幹上多分枝(25-30個分枝),促進分枝開展角度(與中心幹成70-80度),控制分枝生長量,促進早結果(第3年2000斤),經2-3年培養,達到理想的樹體結構。以夏季修剪為主,多長放少回縮不短截,結果枝組呈單軸延伸,及時剪除背上直立枝、過密枝;採用斜剪法剪除與主幹競爭的側枝(超過主幹直徑1/3的側枝)、分枝角度狹小的側枝;連續結果2年後進行落頭,落頭部位應有2個以上結果枝,以控制樹體上部生長勢。

3.2 土肥水管理

採用行間生草與樹下覆蓋的土壤管理制度,以有機肥為主,,70%的氮來自有機肥,減少化肥等的施用。每生產1000公斤梨果全年需純氮3.0~4.5公斤、磷1.5~2.0公斤、鉀3.0~4.5公斤,三者相對比例為1:0.5:1。萌芽前和採果後以N肥為主,花後和果實膨大期N、P、K配合使用。在此基礎上,結合噴藥,於6月份以前葉面噴施2~3次0.3%的尿素,6月份以後噴施1~2次0.3%的磷酸二氫鉀。

3.3 合理負載與疏花疏果

‘玉美人’梨在進入盛果期後,應嚴格控制座果量,做好疏花疏果,留果標準是每隔20公分留一個果,每畝大約留果16000個,畝產控制在4000公斤左右。

3.4 綠色防控與減少用藥

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按照病蟲害發生規律,科學使用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技術,化學防治應選用綠色食品要求的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休眠期防治注意剪除病蟲枝,刮除樹幹上的粗皮、病斑、老翹皮等,清除園內的枯枝、落葉、僵果,深埋地下或集中燒燬。冬剪後和萌芽前各噴1次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生長期重點防治黑星病、梨木蝨、食心蟲、蚜蟲和黃粉蚜等病蟲害,在防治關鍵期有針對性地集中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