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慈溪观海卫城内的“三十六条街”吗

你知道观海卫城内的“三十六条街”吗?


观海卫城设八卦为阵,城内造有三十六街和七十二弄,是按八卦四正四偶的原理所建。观海卫的街,建得非常宏大。其主大街东大街、南大街,可并行五辆马车,西大街、北大街稍小一点。除了四条大街设置之后,汤和明初建卫城时,按数字编号排列的,是以八卦图的顺序而排。以八八六十四卦的半数三十二定下了城内的三十二条街,再加上东、南、西、北四大街合成三十六街。


你知道慈溪观海卫城内的“三十六条街”吗

@慈溪鱼乐


随着历史的变迁,当年的三十六条街,虽大部分仍存,但街名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东、南、西、北四大街街名仍存,三十二街中数字的命名的今只存第八街。有的街弄已失,例如:第一街、有求街、井头街、西后街,还有许多弄的名字,岁月已经把他遗忘了,有的街改变为弄,例如:城隍庙后街改为西后弄;东后街改为东后弄。我们把三十六条街列出来,特别要感谢八十多岁的郑永范先生,他亲自跑过每条街,还把街的分布图画了出来,让我们镇志办的几位编辑十分感动。如发现错误,请大家指正,有知道七十二条弄的知情人,也请帮我们列出来,

东南西北四条街:东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

城边四周四条街:东城边街、南城边街、西城边街、北城边街。

以庙宇命名的八条街:娘娘庙街、真武殿街、关帝殿街、都神殿街、城隍庙街、城隍庙后街、三官殿街、东岳殿街。

以姓氏家属命名的二条街:王家街、孙家街。

三条街:火弄街、水湾口街、井头街。

十五条街:前仓街、后仓街、仓前街、鼓楼下南街、鼓楼下北街、下营街、上横街、堕民街、第八街、有求街、东后街、西后街、后西街、豆芽街、野猫街。


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编的《慈溪地名志》载:

东大街,位于镇东部,西起十字街口,东至东门桥。长430米,宽8米。原系石板路面,1980年改铺混凝土路面。因位在十字街口以东,直通东门的唯一街道,故名。

南大街,位于镇南部,北起十字街,南到杭甬公路。长666米,均宽8.5米。南段自杭甬公路到南门桥原系砂石路面,1979年改筑沥青路面。南门桥至十字街口以南,是进南门的唯一街道,故名。


你知道慈溪观海卫城内的“三十六条街”吗

@慈溪鱼乐


西大街,位于镇十字街北面的真武殿以西。东起北大街,西至西门桥。长440米,宽6米。原系石板路面,1983年改铺混凝土路面。因位在镇西部,是通西门的唯一街道,故名。


北大街,位于镇十字街北,南起十字街口,北至北门桥。长530米,宽6.3米,原系石板路面,1982年改筑混凝土路面。因位在十字街口以北直通北门唯一的街道,故名。

第八街,位于镇东北部,与北大街平行。南起东大街,北与鼓楼下街南端相接。长293米,均宽5米,原系石板路面,1985年改筑混凝土路面。因明代建城筑街巷时,此弄序数为八,故称第八街。


第一街,已废,原位于镇东北部,现归鼓楼下街。鼓楼下街,位于镇东北部,与北大街平行。南起第八街北端,北至北城边街。长155米,宽3.5米,石板路面。因街位于鼓楼山北侧,故名。

当时三十二街中,因街旁建有殿庙建筑,后习惯称为“囗囗庙、囗囗殿街”,比如《慈溪地名志》载有:

娘娘庙街,位于镇西南部,与西大街平行。东起十字街口,西接王家街。长147米,宽4米,石板路面。因街区内有娘娘庙,故名。

东岳殿街,位于镇西南部,与南大街平行。北至王家街、娘娘庙街,豆芽街三街交接处,南至南城边街西端。长179米,宽5米。因街区内有座东岳殿,故名。


城隍庙街,位于镇西南部,与南护城河平行。东起南大街,西至东岳殿街。长274米,宽5.5米,最狭处3.5米,石板路面。因街区内有座城隍庙,故名。

三官殿街,位于镇北部,与东大街平行。西起北大街,东至鼓楼下街与第八街连接处。长160米,宽6米。原系石板路面,现已改筑混凝土路面。内一段约42米,原称华家弄,现废其名划归三官殿街。


你知道慈溪观海卫城内的“三十六条街”吗

@慈溪鱼乐


也有街旁家族集聚,而改称“囗家街”的。比如:

王家街,位于镇西南部孙家街南面,东起豆芽街与东岳殿街连接处,西至西门河沿,长222米,均宽4米,石板路面,因街区内住户以王姓为主,故名。

孙家街,位于镇西南部,与西大街平行,东起豆芽街,西至西城边街。长200米,宽4米,石板路面,因街区内住户孙姓最多,故名。


你知道慈溪观海卫城内的“三十六条街”吗

@慈溪鱼乐


也有以“上、下、前、后”方位称街名,比如有:

上横街,位于镇东南部,与南大街平行,南起南护城河沿,北至东大街。长395米,宽5米。原系石板路面,1984年改筑混凝土路面,因街位在东大街南首,故名。

下营街,位于镇东南角,与南护城河平行。西起上横街,东接东城边街。长205米,宽3.5米,石板路面。街南原是驻兵扎营之地,故名。

仓前街,位于镇东部,鼓楼山东面。长125米,宽2.5米,石板路面。

仓后街,位于镇东北部。西起鼓楼下街,东到东城边。长210米,宽3米,石板路面。


你知道慈溪观海卫城内的“三十六条街”吗

@慈溪鱼乐


水湾口街,位于镇中部,与东大街平行,西靠北大街,东至第八街。长150米,宽3米,石板路面。因明初筑城时,在此掘大水沟一条,以利北部废水排入北门河,街紧靠沟沿,故名。

也有以“东、南、西、北”位置称街名,比如有:

东城边街,位于镇东部,与东护城河平行。南起下营街,北到建筑工程处。长450米,宽3.5米,石板路面。因位于东城边,故名。


南城边街,位于镇南部,与南护城河平行,东起上横街,西至东岳殿街。长365米,宽5米,原系石板路面,于1983年改筑混凝土路面。因位于南城边,故名。

西城边街,位于镇西部,与西护城河平行。南起王家街,北至北城边街。长163米,宽3米,石板路面。原是西门城边小路,1981年命名为西城边街。

北城边街,位于镇北部,与北护城河平行。东起鼓楼下街,西至煤球厂。长174米,宽5米,石板路面。原是北门城边小路,1981年命名为北城边街。


东门半街,位于镇东门外,西起青龙桥,东到大通桥。长221米,宽6米。原系石板路面,1984年改铺混凝土路面。因街长约半里,故名。

西门半街,位于镇西部。东起西大街,西至塑料胶木厂。长1 10米,宽12米,砂石路面。

后西街,位于镇西北部,与西城边街平行。北起北城边街,南至野猫街。长142米,宽5米,石板路面。因位于西大街北面,1981年定名为后西街。

西田央街,位于镇南门大街西侧,当店弄南面.西起东义桥,东至南大街。长150米,宽5米,砂石路面。


还有以动物、植物名街的,比如有:

野猫街,位于镇西北部,与西大街平行。东起北大街,西至后西街与豆芽街接连处。长183米,宽6.5米,原系石板路面,1985年改铺混凝土路面。因街区北侧原有一池,俗称野猫池,又传旧时有一农户,起早贪黑,辛勤耕种,又爱贪人家小便宜,人称之为“野猫”,后发家致富,造起三进大屋,门前道路中俗称野猫街。

豆芽街,位于镇西部,与西城边街平行。北起野猫街,南至王家街、娘娘庙街、东岳殿街三街交接处。长343米,宽5米。原是石板路面,现改铺混凝土路面。早时因街区居民以孵豆芽为生.故名。


如果你知道观海卫城内的街名,看到有错误的,欢迎留言。

内容:观海卫镇志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